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1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291篇
耳鼻咽喉   84篇
儿科学   55篇
妇产科学   204篇
基础医学   412篇
口腔科学   231篇
临床医学   977篇
内科学   634篇
皮肤病学   182篇
神经病学   85篇
特种医学   3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875篇
综合类   2544篇
预防医学   337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809篇
  19篇
中国医学   301篇
肿瘤学   1054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367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633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591篇
  2004年   449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79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目的 通过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及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的69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90例患者中液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符合率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2.34%(42/18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58.33%(56/96),宫颈癌100%(16/16).细胞学结果 示良性细胞改变75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LSIL、HSIL和宫颈癌者分别为315、188、96、16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53.96%(170/315)、77.12%(134/188)、80.21%(77/96)和100%(16/16).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炎症、上皮内瘤变Ⅰ级和(或)湿疣(CIN Ⅰ/HPV)、CIN Ⅱ/CIN Ⅲ、宫颈浸润癌者分别为425、81、157和27例,其HR-HPV阳性率分别为43.29%(184/425)、74.93%(60/81)、91.72%(144/157)和92.5%(25/27).此外,413例HR-HPV阳性者中,病理学≥CIN Ⅰ/HPV者占55.45%(229/413);277例HR-HPV阴性者中,病理学为炎症者占87.01%(241/277),≥CIN Ⅰ/HPV者占12.99%(36/277),而36例≥CIN Ⅰ/HPV者中CIN 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仅占5.42%(15/277).315例ASC中,HR-HPV阳性者170例,病理学≥CIN Ⅰ/HPV占41.76%(71/170),其中CIN Ⅱ/CIN Ⅲ和宫颈浸润癌占69.01%(49/71);HR-HPV阴性145例,病理学≥CIN Ⅱ/CIN Ⅲ者仅占4.83%(7/145),炎症占90.34%(131/145).结论 HR-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效方法 ,二者结合有利于宫颈病变的分流管理,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2.
转移是膀胱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且早期以淋巴结转移为主。T2 期膀胱癌约 50%淋巴管内有癌细胞,T3 期几乎全部淋巴管内有癌细胞。残存的肿瘤细胞淋巴管浸润是肿瘤切除术后复发的根源,明显的淋巴结转移更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膀胱癌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  相似文献   
83.
《河北中医》2007,29(5):F0003-F0003
拥有固定床位46张,医务人员18人.著名周围血管病专家董田林主任医师担任学科带头人,拥有内服、外用并重的特色中医药治疗方法和现代医学血管再通手术.对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坏疽.动静脉血栓病等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大肠癌的发病情况、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该院1987~2006年经大肠镜及病理检查确珍的大肠癌病例,对比性分析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前10年(1987~1996年)及后10年(1997~2006年)大肠癌发病特点。结果后10年大肠癌发病率显著上升,主要以老年组增高为主,非老年组增加不明显。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大肠癌的发病部位相同,依次为直肠、左半结肠、右半结肠,最好发的部位为直肠、乙状结肠。病理类型仍然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血便、黏液脓血便仍然是大肠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结论20年间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前10年仅占26.2%,后10年占73.8%,老年组发病率明显增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其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5.
妊娠并发疱疹样脓疱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31岁 ,彝族。因妊娠 4个月余 ,全身皮肤红斑、脓疱、脱屑、痒痛伴发热 10d ,于 2 0 0 2年 7月 2 1日收住院。患者于 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高达 39 5℃ ,且双手背、上臂出现红斑、脓疱、痒痛 ,当时未诊治 ,之后病变迅速波及全身 ,持续不退 ,来我院就诊。发病后精神不振、纳差、睡眠不佳 ,尿量少 ,大便正常、关节疼痛。既往无银屑病病史及相关家族史。身体检查 :体温 37 6℃ ,脉搏 10 4次 ,血压 95 /75mmHg(1mmHg =0 133kPa)。一般状况差 ,中度贫血貌 ,心肺部检查无异常发现 ,腹部如孕 5个月。全身皮肤有散在或融合成大片状…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薄层斜轴位扫描在判断子宫恶性肿瘤宫颈浸润范围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MRI资料,比较普通轴位、旁矢状位及薄层斜轴位T2WI 3种扫描方法对判断子宫恶性肿瘤宫颈浸润范围的准确性. 结果 普通轴位、旁矢状位和薄层斜轴位T2WI判断宫颈病变浸润范围的准确性分别为77.36%、60.38%和92.45%.普通轴位与旁矢状位相比(χ2=3.56,P>0.05),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薄层斜轴位与旁矢状位比较(χ2=15.13,P<0.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薄层斜轴位与普通轴位比较(χ2=4.71,P<0.05),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宫颈病变浸润程度和范围的准确评价,薄层斜轴位扫描是一种非常必要而且有用的方法,应在常规轴位扫描的基础上加扫薄层斜轴位,提高宫颈病变浸润程度和范围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7.
蛋白激酶C导致鼻息肉组织中嗜酸粒细胞浸润增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38(2):83-85,I001
  相似文献   
88.
4例恶性胃类癌术前均被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所有病灶在术后均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肿瘤平均直径3.8cm,浸润深度.1例至深肌层.3例至浆膜或浆膜外.均伴有胃周围淋巴结转移。3例有肝弥漫性转移,其中2例发生于术后半年。根治性切除3例.姑息性切除1例。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其余3例平均已存活20个月。  相似文献   
89.
应用B超判断胃肿瘤的周围浸润及转移,已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及应用。作者1989年8月至1996年6月间应用B超检查胃恶性肿瘤出现周围组织浸润及远隔器官转移1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周诺 《广西医学》1994,16(4):334-3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