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1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222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45篇
内科学   34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31篇
特种医学   1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96篇
综合类   1200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044篇
  6篇
中国医学   325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51篇
  2009年   238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新型胆碱酯酶抑制剂(NAI)及水迷宫训练对AD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的影响。方法用36只Wistar♂大鼠制作AD动物模型,随机分成3组:NAI组、石杉碱甲组(Hup组)、单纯损伤组(SO组)。水迷宫训练后,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密度。结果①定位航行实验中,NAI组逃避潜伏期较SO组显著缩短(P<0.01)。②空间探索实验中,NAI组跨越各象限平台相应位置次数占总次数百分率较SO组明显增高(P<0.01)。③组化结果显示:NAI组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密度较SO组明显增加(P<0.05)。尽管NAI组胆碱能纤维密度高于Hu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NAI治疗及水迷宫行为训练后的AD大鼠,海马结构内胆碱能纤维密度明显增加,提示NAI及水迷宫训练联合作用可促进AD大鼠海马结构胆碱能纤维重建。  相似文献   
102.
大黄酚的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大黄酚对过氧化脂质(LPO)及脑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体外实验测定大鼠肝、 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体外实验及颈管内(icv)给药测定小鼠脑组织中AChE活性。结果:大黄酚可显著抑制大鼠肝、脑 LPO的生成,减少组织MDA含量,在体内、外均可显著抑制小鼠脑AChE活性,且有剂量相关性。结论:大黄酚具有抗衰老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抑制LPO和ACh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3.
胞二磷胆碱致哮喘严重发作2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胞二磷胆碱(citicoline)为核苷衍生物,化学名为胞嘧啶核苷二磷酸胆碱,参与体内卵磷脂生物合成,是大脑代谢激活剂,能增强上行性网状结构激活系统功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管流量,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临床上用于颅脑外伤、脑手术引起意识障碍,脑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瘫或神经退化和慢性病变引起的神经后遗症.一般情况下本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而且程度较轻,如恶心、干呕、食欲不振、暂时性血压下降等.近年来,有关胞二磷胆碱所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也有较多报道.但胞二磷胆碱致哮喘严重发作罕见,我院于2004年10~11月间发生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神经保护剂——胞磷胆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胞磷胆碱是内源性合成磷脂酰胆碱的中间体 ,是构建生物膜的重要成分。中枢神经损伤后 ,胞磷胆碱参与修复和再生 ,起神经保护作用 ;在神经介质的转移和生物电的传导中也起重要作用。对急性中风、外科手术后引起的神经损伤、意识障碍 ,对帕金森综合征、痴呆症、青光眼等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近年对胞磷胆碱作用机理已提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5.
气道局部治疗对气道黏液高分泌干预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常用局部治疗性药物对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作用的机制和特点。方法用超声雾化吸入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复制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分别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budesonide)、胆碱M受体阻断剂异丙托溴铵以及两者配伍联用进行干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斑点印迹法分别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黏蛋白(MUC)的含量和MUC5ACmRNA表达水平。结果NE能显著增加气道MUC和MUC5ACmRNA的表达(P<0.01);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均可降低MUC和MUC5ACmRNA的表达(P<0.05),两者联用可增强抑制黏蛋白的效应(P<0.01)。结论NE是慢性气道黏液高分泌发生的重要因素;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可抑制MUC基因及转录水平的表达,且两者联用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建立动态监测正常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乙酰胆碱 (ACh)和胆碱 (Ch)水平的方法。方法 应用脑内微透析与高效液相色谱 (HPLC ) 柱后固定化酶反应器 (IMER ) 电化学检测法 (ED)相结合的技术 ,动态监测正常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ACh和Ch水平。结果 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ACh和Ch浓度在灌流开始时较高 ,然后逐渐降低 ,ACh在灌流进行 2 4 0min后达到较稳定水平 ;Ch浓度则在灌流的 4 5 0min内持续下降。HPLC IMER ED检测ACh和Ch的极限可达 15 0fmol,且至少在 0 12 5~ 1 0 μmol·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HPLC IMER ED是一种灵敏且可靠的测定ACh和Ch的方法 ,和微透析技术相结合可以动态监测清醒自由活动大鼠脑内细胞外液中ACh和Ch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7.
王越  刘跃  王怀经  汪海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2):1353-1356
目的 研究脑N受体α7亚型同源性上行性调节的药理学特征。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胆碱、烟碱及甲基牛扁碱 ,孵育 7d ,用γ计数器检测[12 5I]α 银环蛇毒素结合位点的变化情况。结果 胆碱(0 0 0 1~ 1μmol·L-1) ,烟碱 (>10 μmol·L-1)以及甲基牛扁碱 (>10 μmol·L-1)长期作用后 ,都可以增加 [12 5I]α 银环蛇毒素的结合量 (P <0 0 5 ) ,但对解离常数 (Kd)无影响 (P >0 0 5 )。结论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胆碱、烟碱和甲基牛扁碱长期作用可使海马神经元上的N受体α7亚型数目上调 ,且胆碱与烟碱上调α7受体的药理学特征不同。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究柴胡疏肝散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0月收治的9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ALT、AST、GGT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LT、AST、GGT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且治疗组ALT、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酒精性脂肪肝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提高治愈率,同时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09.
谵妄是一种急性的认知功能障碍,以觉醒水平和认知功能紊乱为主要特点。谵妄是卒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导致卒中临床过程复杂化,住院时间延长,增加死亡率﹑痴呆发生率。有报道[1]急性卒中后谵妄的发生率高达24%~48%。本研究通过对79例卒中后谵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  相似文献   
1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4):490-491
目的:分析支气管舒张剂联合抗胆碱药治疗慢阻肺(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三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B组患者采用异丙托溴铵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硫酸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肺功能、呼吸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FEV_1、FVC1及PEF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EV_1、FVC1及PEF均明显提高(P<0.05),与A组、B组相比,联合组升高的更为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大于A组(73.33%)、B组(76.67%)的总有效率(P<0.05);且联合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应用支气管舒张剂与抗胆碱药联合治疗COPD的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