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11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35篇
临床医学   35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5篇
外科学   322篇
综合类   667篇
预防医学   117篇
药学   209篇
  2篇
中国医学   145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I。)治疗合并重度肾积水的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组342例,B超提示肾集合系统分离4.0~l6.2cm。患肾积脓或超过l000ml巨大肾积水均在术前B超引导F行肾造瘘,3个月后复奁CT、ECT,。肾皮质平均厚度〉2mm,GFR〉10ml/min,肾造瘘管弓I流量〉400ml,尿比重〉1.010冉施行手术。术中在B超引导下穿刺并扩张建立16~20号经皮肾通道,采用科医人钬激光1期或Ⅱ期、Ⅲ期粉碎结石并冲m体外。结果:I期手术结石清除时间20~18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约10~350ml,平均40m1。术后5天KUB复查,在肾区与输尿管走行区未发现结石影为结石取净。单纯输尿管上段结石l期手术结石取净术为100%;肾铸型或多发结石、肾门结石、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1期手术结石取净率76.3吖。39例术后短期发热,3例术后出现较严重出血。237例随诊1个月~5年,输尿管狭窄4例,输尿管Il寸J锁2例。结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合并重度肾积水的E尿路结石具有微创、安今和技术难度低的特点。但术后残行率和输尿管狭窄、闭锁的发生牢较高,术中寻找。肾门Ⅲ口困难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2.
正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以盆腔内大量脂肪异常增生和脏器受压为特征的罕见良性疾病,病因不明,大多数合并腺性膀胱炎。本科现收治1例本病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33岁,因"腰部不适1月余"入院。现无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血尿,无尿急、尿频、尿痛,无排尿困难,无尿不尽感。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73.
本组1998年1月-20002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24-59岁,平均34.7岁,均经临床随访证实。采用LOGIQ-400CL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充分暴露腹部,观察肾脏回声,判断肾积水程度,并沿输尿管走行做纵向、横向及变换体位多方位扫查,并观察膀胱及输尿管喷尿情况。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的产前超声诊断及其预后。方法对56例胎儿肾积水按肾盂扩张的前后径(<10mm,10~15mm,>15mm)为准,分为轻,中,重度3组,并于首次检查后l个月,两周、产前及出生后l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随访复查。结果29例轻度肾积水胎儿,随访过程中有26例肾积水消失,2例肾积水减轻,1例肾积水加重;16例中度肾积水胎儿,随访过程有7例肾积水消失,1例肾积水减轻,8例肾积水加重;11例重度肾积水胎儿随访过程中均见病情加重。结论胎儿肾积水应于出生后复查以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安全无创,能在一定程度上判断胎儿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积水的效果。方法将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积水的184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61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4周复查结果显示输尿管内结石完全排出。观察组积水消退率(85.71%)与对照组(83.9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积水,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成形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pyeloplasty,RALP)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我科行RALP治疗16例小儿UPJO。建立机械臂,进腹腔后经肠系膜入路,确定病变部位,裁剪扩张的肾盂,切除狭窄段输尿管,缝合吻合口,缝合切口。结果16例RALP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10~235 min,平均160 min,其中输尿管肾吻合时间40~55 min,平均50 min。术中出血量<10 ml。术后住院时间4~8 d,平均5.5 d。住院费用48391~58622元,平均53839元。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1例术后4周出现尿路感染,口服头孢克洛抗炎3 d后治愈。16例随访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2例术后6个月肾皮质厚度与术前比较明显增加[(4.94±0.58)mm vs.(1.97±0.27)mm,t=22.293,P=0.000],同位素肾图提示分肾功能恢复良好[(38.03±1.76)%vs.(28.32±1.82)%,t=49.396,P=0.000]。结论RALP治疗小儿UPJO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7.
肾积水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皮下输尿管旁路肾盂膀胱转流术是通过皮下隧道放置转流管,利用重力原理和虹吸作用,引导尿液按患侧肾盂→皮下转流管→膀胱,再由尿道排泄到体外。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具有可控尿、引流可靠、术中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8.
例1,孕妇33岁.孕3产1,现孕30周。孕期常规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7.8cm,于会阴前方扫查胎儿外阴呈“三线”征.但三线间距离增宽,外侧两条线呈杯口状向外扩张.其前方见一实性团块似镶嵌在杯口之上(图1),未见阴囊或睾丸。超声提示:胎儿外生殖器畸形(尿道下裂)。孕妇又到外院行彩超检查,未报告生殖器畸形.继续妊娠至足月产下一婴儿.其阴茎长  相似文献   
79.
患者男 ,40岁。因下腹部包块 2月余入院。患者于 2个月前发现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小包块 ,渐增大 ,无症状。体检 :心肺未见异常 ,肝脾未触及 ,左下腹可触及巨大囊性包块 3个。IVU示左肾形态、功能正常 ,右肾未显影。B超示腹腔巨大囊性包块、肝包虫病不除外。CT扫描及经皮穿刺肾盂造影示右肾、输尿管巨大积水 ,呈多房性。胸片示右膈肌上移。膀胱镜检时测膀胱容量明显缩小 ,可见膀胱外包块压迫迹象 ,右输尿管口观察不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右侧输尿管呈节段性扭曲扩张积水 ,输尿管末端相对狭窄 ,右肾巨大积水 ,肾实质受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硅胶外支架与双J管在小儿肾积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肾积水患儿1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均予以肾盂离断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硅胶外支架引流,研究组采用双J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肾动脉流速和阻力情况,肾功能,并发症和肾积水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1.85±12.96)分钟和(102.22±15.93)分钟,住院时间分别为(7.95±1.14)天和(14.22±1.6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肾叶间动脉、肾门动脉流速及阻力和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肾叶间动脉、肾门动脉流速和分肾功能均上升,阻力、血肌酐、尿素氮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和1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肾盂前后径测量截断值(AP,anteriorposterior)值分别为(1.66±0.27)cm和(1.73±0.21)cm,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6.25%和28.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肾盂离断成形术留置硅胶外支架和双J管均可充分引流,但双J管引流更能有效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