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200篇
耳鼻咽喉   2441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17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3篇
特种医学   1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833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86篇
药学   146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240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49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使用酶消化法及机械分离法对 Hensen细胞进行分离 ,置于倒置显微镜下用碘化丙啶及钙敏荧光染料 Fluo-3进行细胞活性鉴定并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静息状态 Hensen细胞内的游离 Ca2 +的时空分布。结果证明 ,每个豚鼠耳蜗可以得到单离的 Hensen细胞 5~ 12个。细胞活性良好 ,可保持 5~ 6h。当细胞变性、坏死时可见一系列的形态学变化。对此得出几点判断 Hensen细胞活性的标准 :(1)细胞体呈卵圆形或椭圆形 ,大小可不一致 ;(2 )细胞膜完整 ,细胞边界清楚 ,折光现象明显 ;(3 )细胞浆清澈透明 ,无布朗运动 ,无溢出 ;(4 )细胞浆内的脂滴清晰可辨 ,折光现象明显 ;(5 )细胞无水肿 (即无气球样变 )。在静息状态下 ,Hensen细胞内的 Ca2 + 在细胞内分布不均匀 ,脂滴所在部位没有 Ca2 + 的分布。随时间延长 ,细胞内的 [Ca2 + ] i可小幅度振荡 ,但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状态。本工作为进一步对 Hensen细胞的其他特性进行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2.
心钠素免疫反应在豚鼠耳蜗中的整体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豚鼠耳蜗中心钠素 (ANP)免疫反应的分布状态 ,为探讨ANP在耳蜗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ANP在正常豚鼠耳蜗各组织中的分布特征。结果 :在耳蜗 1~ 4回的血管纹、螺旋缘、Corti’s器、螺旋神经节和中间阶外壁的螺旋韧带均发现有ANP反应 (ANP IR)阳性产物 ;而耳蜗骨壁、前庭膜、鼓阶外壁的螺旋韧带和鼓阶的下壁ANP IR为阴性。结论 :耳蜗中的ANP在内耳淋巴液的生成和声信号的传导以及耳蜗血流量的调节等方面可能担负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NO、NOS与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宪霖  郑鸣 《解剖与临床》2005,10(3):250-251
内耳疾病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内耳微循环障碍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研究内耳微循环障碍的发病机理和病变学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脑缺血不仅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还和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导致的微小动脉病变相关。脑缺血可引起听觉传导功能障碍或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而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常可使原有的损伤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74.
颞骨岩部结构的定位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颅底手术中耳蜗的定位、岩尖的磨除范围提供解剖学方法。方法:在12个成人头颅标本上利用颅中窝入路暴露岩内面神经、耳蜗、颈内动脉等结构。观测岩内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internalcarotidartery,ICA)的膝部、内耳道内侧缘、棘孔与耳蜗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耳蜗位于面神经膝状神经节的前下方和岩内ICA膝部的后上方,耳蜗覆盖到ICA膝部的上方。ICA水平段与ICA膝部和内耳道内侧缘连线的夹角为67.1°±4.3°。结论:以棘孔和膝状神经节连线的中点、膝状神经节、内耳道内侧缘形成的三角定位耳蜗。在耳前—颞下窝斜坡手术入路中,在中颅底,过ICA膝部做与ICA水平段成67.1°±4.3°的夹角,在这个夹角内磨除岩尖骨质,不会损伤耳蜗、内耳道及其内容物。耳蜗基底圈至ICA膝部的距离为(0.302±0.016)cm。从前向后磨除岩尖骨质时,ICA膝部后方的骨质磨除不要超过(0.302±0.016)cm,否则会损伤耳蜗。  相似文献   
75.
耳蜗基底膜振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耳蜗是一个非凡的感觉器件。它可以分辨出强度差别极其微小和频率非常相近的不同的声音。本文首先通过介绍耳蜗基底膜与听觉结构的生理和解剖特性,然后从数学和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耳蜗基底膜的结构特性,从而建立了耳蜗基底膜的振动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本文所建立的耳蜗基底膜振动模型得出的结果与临床解剖和生理实验的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76.
用HRP顺行追踪方法,研究黄喉鵐(emberiza elegans)的两对耳蜗核,即角状核和巨细胞核的传出投射.将HRP注入角状核,在双侧上橄榄核,对侧外侧丘系核腹侧部,外侧丘系腹核及中脑背外侧核的背侧1/4的区域见到顺行标记纤维或终末.将HRP注入巨细胞核,标记纤维或终末分布于双侧层状核;标记细胞分布于同侧上橄榄核.结果表明:角状核投射至双侧上橄榄核,对侧外侧丘系核腹侧部,外侧丘系腹核及中脑背外侧核的背侧部.巨细胞核投射至双侧层状核.此外,巨细胞核接受同侧上橄榄核的传人,它可能是一条听觉的反馈回路.  相似文献   
77.
1 材料和方法1 1 受试动物 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 30 0g ,精养 1周后应用。动物共分为 4组 ,对照组 12只 ,单独低强度噪声暴露组32只 ,低强度噪声加高强度噪声暴露组 36只 ,单独高强度噪声暴露组 10只。1 2 噪声暴露 动物置于铁丝笼内 ,给予倍频带噪声 ,中心频率为 4kHz,声音经SoundTechPL5 0 0功放放大 ,连接Celec tionRTT 5 0x麦克风放置笼顶。噪声由B&K声级计 2 2 0 9和B&K 2 6 0 6测量放大器较准和作频谱分析。低强度噪声分别为 5 5dB、6 5dB、75dB、85和 95dB (SPL) 10h ,间…  相似文献   
78.
一氧化氮合酶在小鼠耳蜗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本实验用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小鼠耳蜗内nNOS与eNOS的表达。方法: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后,取耳蜗、经脱钙,作10μm厚冰冻切片,进行nNOS和e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胸、内外柱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nNOS、eNOS的表达呈强阳性。血管纹的基底和中间细胞、螺旋突起、螺旋韧带细胞处有阳性nNOS、eNOS的表达,耳蜗小球的内皮细胞无nNOS与的表达,但eNOS的表达呈阳性。结论:由nNOS和eNOS合成的NO在维持耳蜗正常神经传导及耳蜗正常血液供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从生理学实验结果讨论了听觉外周特别是耳蜗在频率分析中的作用,通过对耳蜗的某些性质与线性带通滤波器的比较,指出了我们在采用工程语言对听觉系统进行描述时,以及在用工程的方法提高人的听力时所必需注意的某些问题,尤其是听觉外周所表现的非线性性质。  相似文献   
80.
应用生物微球技术,结合耳蜗连续切片,直接定量检测6只正常豚鼠耳蜗血流。结果耳蜗总血流为1.662±0.262μl/min·cochlea,蜗轴、外侧壁、耳蜗隔三处血流,分别为0.955±0.272μl/min、0.654±0.272μl/min和0.053±0.060μl/min。对本实验方法和结果进行了讨论,认为用该方法检测动物的耳蜗总血流和耳蜗局部血流是准确易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