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306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65篇
中国医学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缺氧复合氰化钠(NaCN)中毒对大鼠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1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和高原组,每组64只。平原组大鼠在常规实验室内处理,高原组于模拟海拔4 000m的高原低压舱内连续缺氧暴露3d,每天23.5h。高原组和平原组大鼠分别在模拟高原条件和平原条件下经腹腔注射NaCN 3.6mg/kg,于中毒0、0.5、2、6h麻醉取脑,冰上分离海马和纹状体组织,离心提取组织内蛋白质。HPLC法测定大鼠脑纹状体和海马组织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平原组大鼠NaCN中毒0.5、2、6h脑纹状体和海马组织的DA、NE和5-HT含量与中毒0h比较变化不明显。高原组大鼠脑纹状体DA、NE、5-HT含量和海马组织NE、5-HT含量在NaCN中毒2h或6h与0h比较均显著下降。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纹状体DA、NE、5-HT和海马组织NE、5-HT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高原缺氧后脑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而氰化物中毒可进一步加剧这一改变。  相似文献   
82.
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药理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追踪研究黑质—纹状体环路的胆硷能神经元及其纤维联系。结果显示尾、壳核内有两种AchE阳性神经元,它们不被黑质注射HRP所标记。黑质内纹投射细胞呈AchE阳性。本文对AchE阳性神经元和黑质—纹状体环路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并检测胚鼠纹状体外侧节突 (LGE)对多巴胺能 (DA)细胞存活性的促进和营养导向作用。方法 将帕金森病 (PD)模型随机分成四组 :Co -culture组 (n =12 ) ;Cograft组 (n =12 ) ;Solo -VM组 (n =12 ) ;Con trol组 (n =8)。将胚鼠LGE细胞和腹侧中脑组织 (VM )制成细胞悬液 ,植入Control组外的其他各组动物的尾壳核。 2周后进行PD鼠行为学检测 ,连续观察 2 4周 ,继之将各组大鼠处死 ,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Co -culture组和Co - graft组大鼠移植后旋转行为较Solo -VM组大鼠明显减少。CO -culture组和CO - graft组之间大鼠的旋转行为比较 ,无统计学差异。免疫组化观察证实LGE和VM离体培养移植和新鲜移植均能提高DA细胞的存活性 ,增加宿主纹状体内DA纤维重新支配的密度 ,并形成明显的DA细胞团。结论 LGE细胞对VM移植物有明显的营养导向作用 ,并可增强DA细胞的存活 ,促进移值后DA细胞功能持久维持 ,并增加DA细胞再支配的密度  相似文献   
84.
85.
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本课题利用新生大鼠构建HIE的动物模型 ,研究了缺氧缺血对促凋亡基因Par 4(prostateapoptosisresponse 4,Par 4)和BAD(bcl XL ,bcl 2associateddeath ,BAD)在纹状体中表达的影响与意义 ,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 试剂 :Trizol购自Gibco公司 ,MLV逆转录酶等购自Promega公司。兔抗Par 4多克隆抗体、兔抗BAD多克隆抗体等购于SantaCruz公司。2 .实验分组 :新生 7日龄SD大鼠 ,随机分成HIE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3 .HIE动物模…  相似文献   
86.
多系统萎缩磁共振成像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磁共振成像特征以及各型之间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MSA的32例病人常规磁共振成像资料,其中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7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8例,Shy-Drager综合征(SDS)7例.结果 OPCA组主要有十字征、小脑中脚高信号、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及四脑室扩大等7项MR表现.SND组主要有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壳核高信号及壳核萎缩等3项MR表现.而SDS组缺乏特征性MR表现.OPCA组与SND组比较,十字征、小脑中脚高信号、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四脑室扩大、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和壳核萎缩等9项MR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组与SDS组比较,十字征、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和四脑室扩大等6项MR表现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D组与SDS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MR表现只有壳核萎缩和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2项.结论 常规磁共振成像有助于MSA的诊断及各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7.
DA耗竭对缺血性纹状体CaM KⅡ活性及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DA耗竭对纹状体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与CaM KⅡ的参与有关,建立了损毁大鼠黑质+四动脉阻断前脑缺血的复合模型,采用同位素^32P掺入法、放射自显影和CaM KⅡ及磷酸化CaM KⅡ(p-CaM KⅡ)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DA耗竭对纹状体缺血CaM KⅡ活性、自身磷酸化、含量和细胞内分布的影响。发现损毁黑质、耗竭DA可逆转由缺血引起的纹状体CaM KⅡ酶活性及免疫活性下降,减  相似文献   
88.
高丽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61-2061
震颤麻痹是好发于中年以后的原因不明的黑质以及黑质纹状体通路变性的疾病.症状可以有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动作减少且缓慢等.必须长期服用抗帕金森病(PD)药物,但抗PD药物副作用较多,比如’开关’现象、’剂末’运动不能与’耗尽’效应,多动现象以及精神障碍均为抗PD药物的副作用.其中精神障碍症状比较少见.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此病人,总结治疗中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9.
不同胎龄脑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背景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疗效日益得到肯定,但人不同胚龄神经干细胞的发育规律评估较少.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人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发育规律,为拓展神经干细胞在儿科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研究在全军儿科中心实验室进行.30例水囊引产的胎儿经家属及胎儿母亲同意后由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提供,并按胎龄24,26,28,30,32周分为5组,每组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光镜观察技术进行实验.主要观测指标人不同胎脑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及其生长方式.结果不同胎龄纹状体组织均存在神经干细胞,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及三角形,以圆形和椭圆形多见,三角形细胞仅出现在30,24周的胎脑纹状体.各型细胞有大有小,0~3个突起,核呈圆形及椭圆形,大部分细胞染色质疏松,少部分细胞染色质致密,1~4个核仁不等.5个胎龄的大多数神经干细胞以单个细胞形式生长;30周神经干细胞偶见对称性分裂的集落样生长方式;28周神经干细胞可见对称分裂双细胞、多个细胞集落等生长方式.同胎龄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大小及生长方式基本相同.结论人胎脑纹状体存在神经干细胞,且不同胎龄纹状体的神经干细胞在形态及生长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90.
学习记忆新区——纹状体边缘区的发现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舒斯云  包新民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5):2187-2188,F002
纹状体边缘区(marginal division of the striatum,MrD)是在鼠,猫,猴和人脑内新纹状体尾内侧发现的一个由梭形细胞组成的亚区。边缘区内有特殊的神经联系和大量在神经纤维,终末和神经元胞体内表达的神经递质,这些特征把边缘区与纹状体内其他结构区别开来。三维重建显示边缘区为新纹状体和苍白球之间一扁平盘状结构。大鼠双侧边缘区化学性损毁后进行双盲Y迷宫试验结果发现大鼠出现了严重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应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在人体活体试验也证明了边缘区的学习记忆功能。化学诱导c-fos表达法观察到边缘区和海马,杏仁核和Meynert基底核之间有功能联系。可以认为边缘区是哺乳动物脑内一个新发现的新纹状体内的特殊结构,可能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