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背景:近期相关研究发现精氨酸酶Ⅰ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有关, 但国内外相关研究大都集中在动脉, 并未对静脉性疾病, 进行广泛研究。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模型大鼠精氨酸酶Ⅰ的表达变化, 分析其在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血管钳夹股静脉+双后肢髋人字石膏外固定制动的方式建立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 根据不同的观察时间点和血栓形成的不同病理生理过程情况分为血栓形成前组、血栓形成高峰期组和无血栓形成组,提取各组血液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精氨酸酶Ⅰ在各组血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血栓形成高峰期组精氨酸酶Ⅰ表达量比其他3组明显上升(P 〈0.01),正常对照组、血栓形成前组和无血栓形成组精氨酸酶Ⅰ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提示精氨酸酶Ⅰ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2.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host and bacterial arginases in the colonization of mice by 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METHODS: H.pylori produces a very powerful urease that hydrolyzes urea to carbon dioxide and ammonium,which neutralizes acid.Urease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o H.pylori pathogenesis;therefore,the urea substrate must be in ample supply for urease to work efficiently.The urea substrate is most likely provided by arginase activity,which hydrolyzes L-arginine to L-ornithine and urea.Previous...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了解精氨酸酶对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原代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在RPMI 16 40培养液中补加 10 %胎牛血清和精氨酸酶 5 0 0U/L ,与对照组培养液同时置于 37℃孵箱中孵育 2 4h ,以活细胞密度 5× 10 8/L接种来自 18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病人的原代白血病细胞 ,在 37℃ ,5 %CO2 和饱和湿度下培养。结果 :培养 4d计数活细胞 ,发现其密度为起始密度的 (6 4 2 8± 3 12 ) % ,而对照组为 (10 8 5 6± 12 2 7) % (P <0 0 0 1) ;收集细胞行Wright Giemsa、DNA、POX、NAE及NaF抑制试验、墨汁吞噬试验和NBT还原试验等细胞化学染色 ,油镜下观察发现 ,白血病细胞向成熟分叶核粒细胞分化。结论 :精氨酸酶对APL原代细胞有抑制生长和引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对癫痫共病抑郁大鼠各脑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精氨酸酶1 (Arg-1)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从实验室购得28只纯净级大鼠,随机分为四个组别,分别为对照组(n=7)、癫痫组(n=7)、慢性不可预见中等应激刺激的抑郁组(n=7)、氯化锂一匹罗卡品法构建的癫痫共病抑郁组(共病组)(n=7)。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四组大鼠的iNOS和Arg-1表达,以及利用TUNEL染色检测大鼠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于造模完成之后的第4周末来进行行为学测试,抑郁组、共病组与另外两组相比表现为体质量、垂直运动、水平运动、糖水偏好率的大幅下降(P<0.05)。共病组与抑郁组相比,表现为水平运动和蔗糖偏好率的大幅下降(P<0.05);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可以看出,各组海马区、杏仁核、额前皮质三区的iNOS与Arg-1表达均呈阳性,且集中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当中,存在沉淀,颜色为棕褐色或棕黄色。就三区iNOS与Arg-1的表达来看,共病组与其他三组相比,前者表达大幅增多,后者表达大幅减少(P<0.05)。且就共病组来看,其海马区与另外两区相比有着显著更高的iNOS表达(...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1受体关联激酶4(IRAK4)、重组人精氨酸酶1(ARG1)、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的表达及其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周口东新医院收治的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周口东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IRAK4、ARG1、UCH-L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IRAK4(310.44±40.36)μg/L VS (360.59±52.88)μg/L、ARG1(80.59±9.01)ng/m L VS (109.58±11.73)ng/m L、UCH-L1(0.90±0.11)μg/L VS (1.62±0.20)μg/L水平较高(P<0.05)。与研究组轻度患者相比,中度、重度患者IRAK4(340.55±48.36)μg/L VS (359.73±50.93)μg/L VS (385.83±53.79)μg/L、ARG1 (92.36±10.37)ng/m L VS (106.88±11.50)ng/m L VS (135.52±12.59)ng/m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