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85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309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58篇
妇产科学   212篇
基础医学   1034篇
口腔科学   465篇
临床医学   2613篇
内科学   1001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496篇
特种医学   10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135篇
综合类   5497篇
预防医学   1400篇
眼科学   221篇
药学   2087篇
  43篇
中国医学   1197篇
肿瘤学   25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339篇
  2021年   447篇
  2020年   483篇
  2019年   453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433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885篇
  2013年   805篇
  2012年   1044篇
  2011年   1025篇
  2010年   1011篇
  2009年   967篇
  2008年   1332篇
  2007年   1131篇
  2006年   1015篇
  2005年   1194篇
  2004年   766篇
  2003年   737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389篇
  1999年   337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75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患儿 女,出生6d。因呼吸急促3d入院。孕40^ 1周,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550g,Apgar 1、5 min评分均9分(皮肤颜色扣1分)。其母胎盘黏连,产后大出血。人院查体:R48次/分,足月新生儿,反应可,呼吸急促,点头样呼吸,口周微绀。面部双颊可见树枝状紫红色毛细血管扩张,压之褪色,不高起皮面。背部自颈部至骶尾部可见一宽5cm的巨大血管瘤,颜色暗红,不高起皮面,表面光滑,压之部分褪色。三凹征( ),胸廓两侧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无罗音。心尖搏动位于第四肋间右锁骨中线内2cm处,无震撼,  相似文献   
82.
国人鼻泪管冠状位CT扫描基线的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国人鼻泪管冠状位CT扫描的最佳基线。②方法 随机选取 2 8例 (男 2 0例 ,女 8例 )正中矢状位切开的尸头 ,解剖鼻泪管 ,观察鼻泪管的走向并测量鼻泪管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额最高点至前鼻棘连线的夹角 ,并根据此角度对随机选取的 5例完整尸头进行冠状位CT扫描 ,同一角度对扫描后的尸头进行冠状位切片 ,并比较两种方法所测鼻泪管是否吻合。③结果 鼻泪管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额最高点至前鼻棘连线的夹角为8.74°± 1 .39° ,两种方法所测鼻泪管结果一致。④结论 依此角度进行冠状位CT扫描 ,可以完整地显现出鼻泪管全貌  相似文献   
83.
急性脑梗塞早期局部动脉内溶栓药物及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局部动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及药物。方法47例不同时间窗患者给予动脉内灌注尿激酶及罂粟碱,术后判断溶栓疗效,评价时间窗及药物对疗效的影响。结果血管再通率89.36%,术后3个月随访恢复良好率72.34%,6~8h和6h以内患者血管再通率及预后无差异。结论局部动脉溶栓是急性脑梗塞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最佳适应症是大脑中动脉梗塞患者,时间窗应以螺旋CT灌注检查的半暗带作为真正的时间窗依据,原则上可掌握在6~8h以内,术中联合应用尿激酶及罂粟碱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4.
对冲性颅脑损伤临床较为常见,发病机理为冲击点受力后,外力经脑组织传导至对冲点,致对冲点处周围脑组织与颅骨撞击,造成颅脑损伤。多数情况下对冲伤较冲击点伤更为严重。治疗方法如果有手术指征应采用扩大骨窗开颅减压手术,治疗效果较常规骨窗开颅减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85.
2001~2003年我科采用小骨窗微创开颅清除幕上硬膜外血肿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螺旋CT三维成像在脊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附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创伤性骨折是常见的外伤性疾病,可导致局部疼痛及神经症状,重可致截瘫。快速、准确、全面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生命质量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本组80例脊柱骨折的患,进行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3D)与常规CT轴位图像(2DCT)对比分析,探讨3D成像在背柱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设计、表达两个A型肉毒毒素多表位串联体.方法:从文献报道的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type A,BoNT/A)的表位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得到的B细胞表位中遴选表位,并加入适当的辅助性元件,设计多表位串联体A、B.对其基因进行优化后,经重叠PCR方法合成串联体A、B的全长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再转化E.coli M15[pREP4]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以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并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成功设计并构建了两个多表位串联体A、B,并在E.coli中以包涵体形式获得高效表达.Ni-NTA法纯化后分别获得纯度大于92.2%、99%的重组串联体A、B蛋白,并经透析复性法复性.Western印迹和间接ELISA显示纯化、复性后的重组蛋白与抗天然BoNT/A马血清有特异性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分析和提高对上颌窦疾病冠状位扫描CT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了54例上颌窦冠扫的扫描资料。结果:上颌窦炎症46例(其中包括霉菌性上颌窦炎3例),上颌窦骨化性纤维瘤2例,上颌窦恶性肉芽肿3例,上颌窦淋巴瘤3例。结论:CT冠状位扫描对上颌窦炎症定性基本正确,而对肿瘤性病变虽不能作出特异性诊断,但可根据病变的累及程度与骨质破坏范围及增强扫描情况来判断预后,确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9.
微乳对难溶性药物增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初步探讨微乳对难溶性药物的增溶机理.方法:经处方筛选及相图研究确定(BL-9/正丁醇3∶1)/油/水比例为9∶1∶40的微乳处方;以二氢吡啶类药物为模型药物,测定其在微乳、胶束和油相中的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根据化学结构,采用计算机软件计算药物的特性参数,并结合模型药物的特性分析微乳增溶难溶性药物的机理.结果:微乳对药物的增溶效果远大于油相和胶束,并随药物的脂溶性和空间结构的改变而变化.结论:微乳可用于增溶难溶性药物,且脂溶性越大,空间位阻越小,增溶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90.
抗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抗-戊型肝炎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并将其用于分析戊型肝炎病毒不同毒株结构蛋白的抗原表位。方法:采用来自墨西哥株(Mexicanstrain)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Mex)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选阳性克隆,并将获得的单克隆抗体与戊型肝炎病毒缅甸株(Burmastrain)和美国株(USAstrain)的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进行交叉反应测定。结果:最终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p166Mex的杂交瘤细胞株,即D8G10、E5E12、D4A3、B7E6。其中D8G10,E5E12和B7E6细胞株的培养上清液,还能分别与p166Bur和p166US重组蛋白发生阳性反应。结论:利用已获得的抗-p166Mex单克隆抗体,初步确定3种不同的戊型肝炎病毒重组蛋白(p166Bur、p166US、p166Mex)含有一种共同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