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注射纳米碳示踪剂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探寻子宫内膜癌精准治疗中最优化的SLN示踪技术。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4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宫底联合宫颈组(20例)和宫腔镜组(20例)。术中分别将纳米碳于宫底联合宫颈、宫腔镜下肿瘤周围子宫内膜多点注射,开腹或腹腔镜下观察显影的第一站淋巴结并将其切除单独送病理学检查,手术中分别记录染色SLN位置及数目,术后行病理学检查;之后所有患者均规范行子宫、附件切除及系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取样术。比较两种方式用于子宫内膜癌SLN定位的检出率、准确率。结果40例患者SLN检出率为82.5%,占切除淋巴结总数的18.6%。SLN最常位于髂外区(35.7%),然后依次为髂内(32.2%)、髂总(17.5%)、闭孔(9.1%)、腹主动脉旁(4.2%)和宫旁(1.4%)。宫底联合宫颈组SLN术中检出率为90%,宫腔镜组SLN检出率为8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N示踪对子宫内膜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预测的准确率为90%。结论宫底联合宫颈注射法与宫腔镜子宫内膜肿瘤注射法SLN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底联合宫颈注射法敏感度好且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前景。SLN基本可代表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SLN示踪检测能明显提高子宫内膜癌手术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提高肿瘤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同时提高术后病理学分期的准确性。对于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及指导术后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比较纳米炭示踪剂与脂肪溶解液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MC)中的应用效果。2011~2013年ALND-MC的乳腺癌120例,随机分为脂肪溶解液组、纳米炭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脂肪溶解液组术中使用脂肪溶解液,纳米炭组术中使用纳米炭混悬液。观察三组术中出血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阳性淋巴结数量、直径、解剖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显示,脂肪溶解组术中出血量大于纳米炭组、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阳性淋巴结清扫数目大于脂肪溶解液组、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阳性淋巴结直径及解剖时间小于脂肪溶解液组、对照组(P<0.05)。脂肪溶解液组上肢水肿(>180 d)、举肩运动障碍(>90 d)、近远期麻痹疼痛、近期皮下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纳米炭组、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5年术后生存率高于脂肪溶解液组、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将脂肪溶解液应用于ALND-MC,可避免伤及血管、淋巴管及神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将纳米炭示踪剂应用于ALND-MC,可提高淋巴结辨认率,提高腋窝淋巴结扫除数目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炭作为示踪剂指导个体化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术中注射纳米炭行胃癌D2(部分D2+)根治术的111例患者围术期资料(研究组),取同期未应用纳米炭示踪行常规胃癌D2(部分D2+)根治术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个数并详细分组(N1、N2、部分N3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个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清扫的淋巴结情况比较,除外N1淋巴结,研究组患者清扫、转移淋巴结,N2、部分N3淋巴结,微小N1、N2、部分N3淋巴结个数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纳米炭示踪剂简单、可行,可指导个体化淋巴结的清扫范围,增加转移淋巴结检出率,利于临床作出准确的肿瘤分期,指导术后化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84.
肿瘤~(18)F-2-脱氧氟化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18)F-FDG PET)的临床价值已经被广泛认可,但~(18)F-FDG PET的缺点是费用昂贵且不是特异的显像。近年来,以核医学最常用核素~(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的研发和临床应用有了明显进展。~(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以类似于~(18)F-FDG的方式被肿瘤细胞摄取,并参与了细胞核的增殖过程。~(99)Tc~m标记双半胱氨酸氨基脱氧葡萄糖肿瘤显像已经完成了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出与~(18)F-FDG显像相似的诊断效能。其他一些新型~(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的临床前生物分布研究显示出优越的显像性能,有望完成显像剂研发的突破,使~(99)Tc~m标记葡萄糖类衍生物显像成为~(18)F-FDG肿瘤代谢显像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85.
目的综合分析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甲状旁腺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患者,按照手术过程中是否采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分为试验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中试验组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方法,对照组未应用纳米碳示踪剂定位(根据多普勒超声诊断和手术中病理切片来确定病灶的具体范围和大小等)。对两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急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甲状旁腺误切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急性低钙血症发生率以及手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激素降低率等参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试验组患者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纳米碳示踪剂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甲状旁腺保护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运动后兴奋脑区组织液(interstitial fluid, ISF)流动的变化。方法: 将2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只)和运动组(8只), 两组大鼠均采用异氟烷进行麻醉,并动态监测尾状核区ISF流动情况,其中运动组在实验前期被放入到特制的转轮中进行运动20 min,对照组则给予持续麻醉,所有大鼠无偏瘫,运动能力良好。另外将5只大鼠采用异氟烷气体麻醉后向尾状核内植入微电极,记录运动态和麻醉态下尾状核神经元电活动。采用立体定位技术注射磁性示踪剂至尾状核ISF内,在注射前和注射后不同时间点进行一系列的磁共振扫描,直到示踪剂所致的高信号消失,采用细胞间隙定量分析系统(1.2版)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监测ISF流动过程和测量相关参数,得到可反映示踪剂总量的加权信号强度(加权ΔSI)和其在ISF内的半衰期,分别计算运动组的运动前,运动后10、40、70、130和190 min各时间点以及对照组相同时间点的加权ΔSI和半衰期,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 微电极检测显示麻醉态和运动态下尾状核区的场电位显著不同;各时间点运动组和对照组的加权ΔSI(单位:信号强度×mm 3)分别为:运动前(60 257.1±23 069.2 vs. 61 072.0±19 547.3), 运动后10 min(83 624.3±21 475.7 vs. 71 218.1±12 586.5), 运动后40 min (57 336.0±36 243.4 vs. 69 756.1±13 306.0), 运动后70 min (43 705.9±10 246.3 vs. 55 443.2±20 733.3)、运动后130 min(7 734.9±2 645.2 vs. 8 967.6±2 007.3)和运动后190 min(2 497.3±987.5 vs. 3 013.2±1 760.8)。相对于对照组,运动组加权ΔSI在运动后40 min出现一过性的降低(P<0.05), 其余各时间点两组的加权Δ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示踪剂半衰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4.3±54.1) min vs. (113.4±47.3) min, P>0.05]。 结论: 运动可以导致兴奋脑区ISF流动一过性加速。  相似文献   
87.
传统的示踪剂核素和蓝染料存在一定缺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试图研发一款功能优化的新型示踪剂,有助于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推广。吲哚菁绿价格较低,使用安全,但穿透力有限(1 cm)且缺乏靶向性。超声造影剂可实时动态地观察显影淋巴管和淋巴结,但成功率和准确性相对较低。超顺磁氧化铁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操作方便,可避免医源性核素污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西地那非可减慢清醒大鼠胃中流质试餐的排空,抑制小肠组织条的收缩力。Graca等对此做了相关研究,了解西地那非对在体大鼠小肠转运功能的急性作用。研究者使用西地那非(4mg/kg)或溶媒(0.01mol/LHCl)处理禁食雄性Albino大鼠(180~220g,n=44),10min后喂以流质试餐(99m锝标记的生理盐水),将实验餐直接灌注入十二指肠。喂食20,30和40min后处死动物,应用几何中心法计算放射性示踪剂的进展,以此评估胃肠道的转运功能。  相似文献   
89.
90.
<正>正电子放射型计算机断层/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是目前最尖端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是当今临床用于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神经精神疾病的最佳手段,尤其对早期肿瘤、肿瘤的分期、复发和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