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27篇
  免费   9320篇
  国内免费   3204篇
耳鼻咽喉   554篇
儿科学   662篇
妇产科学   458篇
基础医学   4433篇
口腔科学   994篇
临床医学   24188篇
内科学   6492篇
皮肤病学   298篇
神经病学   4272篇
特种医学   233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6篇
外科学   4177篇
综合类   28178篇
预防医学   6669篇
眼科学   1182篇
药学   8230篇
  190篇
中国医学   3223篇
肿瘤学   2646篇
  2024年   1355篇
  2023年   4376篇
  2022年   4054篇
  2021年   4621篇
  2020年   4473篇
  2019年   4026篇
  2018年   2279篇
  2017年   3595篇
  2016年   4279篇
  2015年   4349篇
  2014年   6340篇
  2013年   6064篇
  2012年   7611篇
  2011年   7866篇
  2010年   6678篇
  2009年   6596篇
  2008年   6832篇
  2007年   5765篇
  2006年   4968篇
  2005年   4805篇
  2004年   3545篇
  2003年   3093篇
  2002年   2410篇
  2001年   2099篇
  2000年   1530篇
  1999年   1384篇
  1998年   1130篇
  1997年   925篇
  1996年   777篇
  1995年   649篇
  1994年   520篇
  1993年   365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近年来对生物样品中核酸失发子水平定量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基础与临床研究中,本文介绍体内导向试验应用成功所获得的主要资料,用以表明这些方法在更详细地了解病毒性疾病自然史和实施监控特异性抗病毒疗效中的价值,并着重讨论已获得的病毒学资料中几种持续病毒感染的定量,直接体内研究,包括HIV,HBV和HCV。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开展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核酸定量检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实验分组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分析该检测方法不同来源的测量不确定度值。结果对3组不同水平浓度值样本来源的数据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QDNA的组标准差远远大于LGQDNA的标准差,初始浓度数值经过对数转化后离散程度降低,统计平均值也发生了偏离。LGQDNA为3.465、4.927和6.018的样本,其浓缩过程来源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20、0.019和0.009;LGQ无偏估计在3.706、6.750的样本的核酸提取来源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16和0.009;数据分析来源的LGQ不确定度为0.000~0.008;热循环仪来源的LGQ不确定度为0.002~0.008。结论使用核酸浓度值QDNA与使用其对数值LGQDNA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标本制备过程中的浓缩和DNA提取是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BV核酸定量检测时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标本制备环节是影响该项检测的关键因素,包括试剂、方法和操作者的准确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93.
对12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了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测定,并与同时进行的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MEP的阳性率与EMG近似,对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及鉴别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为解决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无菌松动等并发症,适应假体个性化快速设计和制造的需求,对假体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医用CT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有限元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患者股骨髓腔解剖形状和置换要求设计髋关节假体;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股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自主开发计算机程序计算得到股骨的材料参数,在股骨有限元模型中实现股骨材料的非均匀及各向异性描述;用计算机仿真植入了定制髋假体的股骨--假体系统后的接触问题;分析对比股骨在术前术后的应力、应变大小及分布,检验假体设计的合理性;定量地确定股骨在手术后所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假体设计和分析方法更为合理、可靠,为优化设计假体和评估假体植入后的长期稳定性提供了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95.
脑缺血大鼠海马超微结构的形态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2小时,经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用Weibel氏形态定量法分别测量了海马1区和3区的线粒体和突触的表面积密度(Svi)、表面积—体积比(Si/Vi),并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缺血时海马1区受损较严重,表现为线粒体体积缩小,数量减少,Svi下降;突触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但突触的Svi与Si/Vi变化不明显。缺血组海马3区受损较轻,线粒体和突触的结构基本正常,其Svi、Si/Vi与对照组差别不显著,提示了3区对缺血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确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病人阻塞部位的作用。方法:通过对35例OSAHS男性患者行多导睡眠仪、MRI及纤维喉镜检查配合Muller’s运动检查(FEMM)、同时对30例男性健康人的上呼吸道进行MRI检查,将两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判定OSAH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的部位及狭窄程度,客观评价MRI对检查OSAHS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OSAHS患者的上呼吸道截面积明显小于健康人,轻度OSAHS患者多存在腭咽平面狭窄;中重度组OSAHA患者大部分所有平面都存在狭窄,但中度组以腭咽狭窄较明显,而重度组所有平面均存在较明显的狭窄,这种狭窄主要是由于口咽部周围软组织增生及软腭过长、肥厚及舌根宽大、肥厚所致。结论:MRI检查可判定OSAHS患者上呼吸道狭窄的部位及狭窄程度,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预估手术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经颅磁刺激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的安全性。方法 :选用 3 6只健康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对照组 ,低频刺激组和高频刺激组 ,对低频组和高频组分别给予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经颅磁刺激 ,然后对各组大鼠的行为、组织病理形态学、血清髓鞘碱性蛋白 (MBP)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含量进行观察。结果 :低频刺激组 (5Hz)和高频刺激组 (2 0Hz)在刺激过程中均未出现异常活动 ,无肢体强直、阵挛等 ,脑组织形态学包括大体观察、普通光镜及电镜改变不明显 ,其血清MBP和NSE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在一定强度和频率内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8.
定量构效关系 QSAR是研究并揭示物质结构和活性之间的联系 ,近年来有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 ,联系揭示的是一种模式识别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在此类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模式识别方法 ,并作了一些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及氧化铁粒子标记在干细胞治疗脑卒中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线栓法建立9只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磁共振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价,并对上述3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用超顺磁性氧化铁体外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另筛选18只脑缺血大鼠,分别接受缺血对侧皮层(n.6)、缺血同侧纹状体(n=6)的标记干细胞移植,并设对照组(n=6).分别在脑缺血后1 d、细胞移植后第1天、第7天及第14天进行磁共振扫描,观察各时间点的标记干细胞显示情况,并对各组之间梗死体积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神经行为学评分、磁共振影像学和病理学评价对大鼠脑缺血模型评价的相关性好.磁共振各序列均可显示局部移植的标记干细胞,梯度回波序列最敏感,T2像空间分辨力高.磁共振成像可显示局部移植标记干细胞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分布变化.干细胞治疗各组之间脑梗死体积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 磁共振成像是大鼠脑缺血模型评价的理想工具,配合氧化铁粒子标记干细胞可活体状态下了解干细胞移植后的分布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足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相关肌肉的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确诊为单侧足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在双侧腘窝上缘用磁刺激坐骨神经,同心圆针电极插入双侧足部各筋膜间隙内相应的肌肉中,记录各自MEP的潜伏期及波幅变化,并计算其比值,分析该比值与足筋膜间隙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足部各筋膜间隙内相应的肌肉磁刺激MEP先正后负,潜伏期相对恒定,但波幅不够稳定;当间隙内压大于30mmHg时,间隙内相应肌肉MEP潜伏期明显延长,为健侧的(1.9l±0.23)倍.统计学分析显示,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与磁刺激MEP波幅比值降低之间无相关性(P>0.05),而与相应肌肉MEP潜伏期比值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磁刺激MEP作为诊断足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