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91篇
  免费   2818篇
  国内免费   1202篇
耳鼻咽喉   349篇
儿科学   481篇
妇产科学   695篇
基础医学   1424篇
口腔科学   401篇
临床医学   9379篇
内科学   7341篇
皮肤病学   204篇
神经病学   1492篇
特种医学   28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2篇
外科学   2043篇
综合类   20456篇
预防医学   4587篇
眼科学   5937篇
药学   8552篇
  118篇
中国医学   8138篇
肿瘤学   832篇
  2024年   406篇
  2023年   1494篇
  2022年   1330篇
  2021年   1692篇
  2020年   1747篇
  2019年   1787篇
  2018年   922篇
  2017年   1587篇
  2016年   1767篇
  2015年   2042篇
  2014年   3730篇
  2013年   3638篇
  2012年   4583篇
  2011年   5087篇
  2010年   4881篇
  2009年   4601篇
  2008年   4388篇
  2007年   4368篇
  2006年   4268篇
  2005年   4203篇
  2004年   3069篇
  2003年   2679篇
  2002年   2011篇
  2001年   1748篇
  2000年   1342篇
  1999年   1081篇
  1998年   871篇
  1997年   826篇
  1996年   648篇
  1995年   589篇
  1994年   429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52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观察“双固一通”艾灸法对糖尿病DM 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糖及海马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营养素-3(NT-3)蛋白的影响。方法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5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B组为DM模型组,造模后不行艾灸干预;C组为DM艾灸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D组为DPN模型组,造模后不行艾灸干预;E组为DPN艾灸治疗组,采用艾条悬灸。于造模后72 h、4周治疗结束后和8周治疗结束后空腹尾静脉采血测血糖,于4周治疗结束后和8周治疗结束后,用免疫组化试验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BDNF和NT-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组、D组与A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比较,大鼠血糖水平降低(P<0.05);E组与D组比较,大鼠血糖水平降低(P<0.05)。B组、D组大鼠海马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较A组明显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与D组比较,E组大鼠BDNF及NT-3免疫阳性神经元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加(P<0.05)。结论“双固一通”艾灸法不仅可以起到明显的降糖效果,还可通过影响BDNF和NT-3蛋白的产生,保护糖尿病大鼠的感觉神经元,并对糖尿病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2.
53.
54.
55.
旋转性斜视的诊断和治疗始终是斜视专业较为复杂、令眼科医师即使是斜视专业的眼科医师也感到困难的临床问题之一。旋转性斜视的临床表现不同于水平性或垂直性斜视直观,而且检查方法相对特殊,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易漏诊或误诊。本文从警惕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造成的旋转性斜视入手,着重对旋转性斜视的分类和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眼科医师临床认识和处理旋转性斜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合并脑血管病变的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bv FTD)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bv FTD患者186例,根据是否存在脑血管损害分为脑血管病变组(BV组)和无脑血管病变组(NBV组),比较分析临床资料和神经心理评分。结果 BV组发病年龄和高血压发病率较NBV组更高,被诊断为路易体痴呆概率更大,大梗死、中梗死、小梗死、腔隙性梗死发生率更高,神经精神量表和额叶行为量表评分均较NBV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 FTD的诊断可结合临床特征及神经心理评分的差异性,避免对脑血管病变bv FTD患者的误诊。  相似文献   
57.
患者,女性,53岁,于2004年5月健康体检作B超检查时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为排除包虫病到我院就诊。查包虫皮试阳性,血包虫酶标阳性,以肝脏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肝包虫病待排收住院。  相似文献   
58.
CRP是1930年威廉姆和托马斯在对肺炎球菌性肺炎进行研究的时候发现了一种能够凝集肺炎球菌C-菌多糖的蛋白.一些流行病调查和临床研究发现心血管病变常伴随有炎性标志物的升高。2型糖尿病它与心血管病有着共同土壤,使得CRP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研究被受关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发现CRP在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它的升高可能与动脉硬化以外的因索有关。因此,引发了糖尿病的低度炎性病变假说。本文就近年来CRP与糖尿病研究主要状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与代谢紊乱、非酶促糖基化、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以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为主,以往临床使用维生素B12治疗,但疗效欠佳.作者应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他与维生素B12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0.
我们将CR(Computed Radiography)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应用于胸部体层摄影(tomography)中,得到了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较过去模拟摄影清晰度明显提高的二维体层图像.提高了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料,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