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电磁脉冲对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EMP)辐照对动物记忆力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行为实验用穿梭箱训练成年大鼠,使之形成条件反射,采用高场强EMP(6×104 V/m)进行照射,并于照后即刻,3 h,6 h,12 h,24 h分别进行测试,观察其对记忆保持能力的影响;②照射后大鼠活杀取脑,HE和神经元尼氏体染色,组织形态学观察;③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经EMP辐照后观察形态改变,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情况.结果照射后即刻大鼠的主动回避反应减少,而被动逃避反应增多,与照射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 h后渐趋照前水平;照射前后大鼠对刺激做出反应的潜伏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EMP照射可造成海马组织和培养神经元的变性、凋亡、坏死及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理改变.结论EMP照射可迅速造成实验大鼠暂时的记忆力下降,使海马组织细胞损伤及其凋亡增加,上述改变可能是EMP致脑功能障碍的病理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2.
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小脑颗粒细胞为对象,研究电磁脉冲(场强为6×104V/m)辐照后早期小脑颗粒细胞死亡和凋亡的变化情况。于照射后1、6、12、24和48h分别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活力和凋亡细胞的比例,用HE染色及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分别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凋亡观察,探讨电磁脉冲的可能致伤机制。结果显示,电磁脉冲辐照后,小脑颗粒细胞不仅发生快速的坏死,而且还发生细胞凋亡,于辐照后12h达到高峰。结果提示,电磁脉冲辐照后早期可导致小脑颗粒细胞凋亡和坏死,此改变可能与电磁脉冲致细胞DNA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3.
当一定强度的瞬态电磁脉冲作用于细胞时 ,在细胞膜上将形成瞬时微孔 ,可促进药物等大分子进入细胞内。本研究利用电穿孔现象结合抗癌药物治疗在昆明小鼠上接种和生长的 S- 180肉瘤 ,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明显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种癌症治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容易控制、毒副作用小等优点 ,特别适用于浅表肿瘤的治疗。它为临床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P)作用下大鼠大脑额叶皮层TNF-α、IL-1β、IL-6和NFκBp65表达的变化并讨论其意义。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EP照后1 h组、EP照后6 h组和EP照后24 h组。通过HE染色、ELISA和Western Blot方法,确定EP(400 k V/m,200个脉冲)连续辐照3 d后在不同组大鼠大脑额叶皮层神经元的组织学变化、额叶皮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鱼核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的变化。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经EP辐照6 h后,大脑额叶皮层内异常神经元数目增多,异常神经元细胞核边移,胞质与细胞核深染。(2)ELISA结果显示:EP辐照后,大脑额叶皮层内TNF-α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以辐照后6 h明显(P0.05),但24 h后逐渐恢复。各实验组IL-1β和IL-6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辐照后1 h升高最明显(P0.05)。(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P辐照6 h后大脑额叶皮层内NFκBp65表达明显增高(P0.05)。结论:电磁脉冲照射可以引起大鼠大脑额叶皮层神经元损伤和炎性反应使IL-1β和IL-6含量增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NFκB活化并启动炎性反应,从而引起大脑额叶皮层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电磁脉冲 (EMP)辐射对大鼠海马组织中N 甲基 D 天门冬氨酸 (NMDA)受体的影响 ,以深入探讨EMP致学习记忆障碍的机制。方法 EMP辐射条件为 6× 10 4V/m ,脉冲上升时间 2 0ns ,脉宽 3 0 μs ,频率 2 .5脉冲 /min ,作用 2min。二级雄性Wistar大鼠 3 2只 ,随机分为EMP组 (n =2 6)和对照组(n =6)。EMP组大鼠分别于辐射后即刻 ,3h ,6h ,2 4h和 48h断头取脑 ,剥离海马 ,制备膜受体蛋白 ,以3 H Glu为配基进行放射性配基 受体结合实验。结果 EMP辐射后即刻大鼠海马中NMDA受体的Kd值开始下降 ,辐射后 3h下降最显著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5 ) ,6h渐有恢复 ,48h恢复至正常水平 ;受辐射的大鼠海马中NMDA受体的Bmax值于辐射后 3h和 6h显著下降 (与对照组相比 ,均P <0 .0 5 ) ,2 4h渐有恢复 ,辐射后 48hBmax值明显升高 ,超过对照组水平 (P <0 .0 5 )。结论 EMP辐射可引起大鼠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亲和力升高及受体密度下降。提示NMDA受体密度、亲和力的改变以及NMDA Ca2 NO路径的兴奋毒性作用可能参与了EMP致实验动物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雄性BALB/c小鼠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暴露对子代性别比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雄性33只,雌性66只。雄性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10 000次、100 000次脉冲辐照组和假辐照组。雌性小鼠相同环境分隔饲养,用以合笼。辐照组给予场强35 kV/m,重复频率50 Hz,脉冲数分别为10 000次和100 000次的辐照,每日1次,连续辐照2周。辐照后按雌雄比2:1合笼1周,1周后处死雄鼠,对比分析3组雄鼠的体重和睾丸重量,计算体睾指数;游离附睾中精子进行计数。孕鼠于孕20 d解剖取胎鼠组织进行PCR,鉴定子代性别比。结果与假辐照组相比,10 000次辐照组和100 000次辐照组雄鼠的体重、睾丸重量和体睾指数差异不大;精子计数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000次辐照组子代性别比(雄性:雌性)为0.298明显低于假辐照组0.871(χ2=9.37,P<0.01);100 000次辐照组为0.826,与假辐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雄性小鼠在场强35 kV/m,重复频率50 Hz,脉冲次数10 000次的EMP中暴露,可能导致子代雄性与雌性性别比降低。  相似文献   
47.
报告以某款目前军队医院所使用的便携式监护仪为对象,分别进行了混响室射频辐射试验和超宽带(UWB)电磁脉冲辐射试验,测试其抗干扰能力。试验表明:UWB电磁脉冲对监护仪干扰严重,需重点进行防护;所选用的监护仪对射频连续波辐射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异常状态多表现为测量波形基线漂移、畸变;监护仪对于不同频率的电磁干扰具有不同的电磁敏感性,所选用的监护仪对390MHz左右的电磁干扰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48.
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 (EPM) is a plasma cell tumor arising outside of the bone marrow. Solitary EMP is an uncommon neoplasm and rarely occurs in the retroperitoneum and lacks distinctiv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 report a 26-year-old man with a solitary EMP in the retroperitoneum and discuss its clinical feature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相似文献   
49.
电磁脉冲对大鼠海马组织中CREB和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 EMP)对海马组织中CREB和 nN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和免疫组化染色法相结合,对EMP照射前后海马组织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脑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CREB蛋白的表达在EMP照后1h升高,6h达峰值.nNOS蛋白的表达水平在EMP照后1~6h明显升高.结论:转录因子CREB和逆行信使合成关键酶nNOS的表达改变参与了EMP致脑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对海马组织中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法,对EMP照射前后海马组织中NMDAR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MP照后1h NMDAR蛋白表达升高,持续至24h达最高点(与对照组相比,P<0.05),之后回降.结论:在电磁脉冲照射后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有效的代偿机制,合成新的受体分子以适应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