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观察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 β 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3 2例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 阻滞剂治疗 ,对照组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5 .3 % ,对照组为 62 .5 % ,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P <0 .0 1)。结论 :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 β 阻滞剂在控制心衰及稳定病情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2.
外源性环腺苷酸对AA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怎样确定肉品质的评定方法和指标,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法和标准,这方面的报道也不多。本试验根据有关兔肉和猪肉等肉质的测定和分析方法对AA肉鸡的肌肉品质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外源性环腺苷酸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03.
采用手术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制作慢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单纯缺血组(B组)、缺血低剂量治疗组(C组)、缺血高剂量治疗组(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中p-CREB的含量,RT-PCR方法检测海马组织中CREB mRNA的表达。结果B组海马CREB mRNA、P-CREB蛋白的表达较A组显著减少;C、D组较B组显著增高,D组增高更为明显(P〈0.05)。认为丁基苯酞可能通过增加海马p-CREB、CREB mRNA的表达,对慢性脑缺血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葡甲酸环腺苷酸治疗对冠心痛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cd的影响。方法将8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葡甲酸环腺苷酸治疗组和非葡甲酸环腺苷酸治疗组。观察分析了80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葡甲酸环腺苷酸治疗前后QTc max、QTc min、QTcd,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心衰患者治疗后QTc max、QTcd均有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以葡甲酸环腺苷酸治疗组减少更明显。治疗后两组间QTcmax、QTcd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葡甲酸环腺苷酸可通过缩短QTc max而减少冠心病心衰患者的QTcd。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二丁酰环腺苷酸对大鼠内囊出血并应激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厦机制。方法 用RIA方法测定内囊出血厦二丁酰环臃苷畦治疗后血浆厦胃组织匀浆中垂体腺苷醴环化酶激活肽含量的变化。结果 内囊出血时血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胃组织匀浆中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二丁酰环腺苷酸治疗后血浆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含量明显低于出血组(P〈0.01),胃组织匀浆中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含量明显高于出血组(P〈0.01)。结论 血浆及胃组织匀浆中垂体腺苷畦环化酶激活肽可能是参与内囊出血后的应激性胃溃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丁酰环腺苷酸对大鼠内囊出血并应激性胃溃疡有重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对辐射损伤早期和中风患者血小板环核苷酸含量变化作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均有cAMP含量减少和cGMP含量增加的变化,其差别在于前者以cGMP变化为明显,后者以cAMP变化较突出。环核苷酸含量的这种变化可引起血小板血管内凝聚,促成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在有效治疗后,上述变化发生逆转。  相似文献   
107.
本实验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的含量,根据底物量的减少,确认了犬气管平滑肌组织中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PDE)活性的存在。并首次采用甲醇-磷酸缓冲液(10:90)的非梯度洗脱法,取得良好色谱分离效果,为研究犬气管平滑肌组织中PDE活性提供了简便而有效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8.
109.
为了进一步分析多巴胺(DA)受体在不血管的机能作用,本次试验以腺苷酸环化酶(AC)作为一种生化指标,观察了DA1受体激动剂非诺多泮(Fenoldopam,FODA)对兔肾动脉和肺动脉AC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FODA可剂量依赖性增加肾动脉有瞌脉cAMP的生成量,然而肾动脉cAMP的生成量显著高于肺动脉cAMP生成量。选择性DA1,受体阻断剂SCH23390能够阻断FODA所引起的肾动脉和肺动脉cAM  相似文献   
110.
杜娟  李兴周  周建 《医药导报》2006,25(11):1162-1163
目的观察葡甲酸环腺苷酸对儿童哮喘急性严重发作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及该药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哮喘急性严重发作患儿76例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给予吸氧、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纠正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B组2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每次 4~5 mg·kg 1,治疗5~7 d;C组36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葡甲酸环腺苷酸,2.5~5.0 mg·kg 1·d 1,连续5~7 d。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结果C组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和P<0.05)。 A组治疗前后CD+8、CD4/CD8变化不明显,B组和C组治疗后CD+8、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均P<0.05)。结论葡甲酸环腺苷酸治疗哮喘急性严重发作起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且有免疫调节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