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589篇
  免费   5773篇
  国内免费   2893篇
耳鼻咽喉   1130篇
儿科学   438篇
妇产科学   1686篇
基础医学   3174篇
口腔科学   1046篇
临床医学   10354篇
内科学   4837篇
皮肤病学   626篇
神经病学   704篇
特种医学   42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3篇
外科学   8896篇
综合类   23915篇
预防医学   3842篇
眼科学   417篇
药学   8050篇
  112篇
中国医学   2995篇
肿瘤学   13652篇
  2024年   418篇
  2023年   1902篇
  2022年   1836篇
  2021年   2177篇
  2020年   2125篇
  2019年   2094篇
  2018年   1229篇
  2017年   1775篇
  2016年   2035篇
  2015年   2382篇
  2014年   3690篇
  2013年   3602篇
  2012年   4766篇
  2011年   5015篇
  2010年   5237篇
  2009年   5023篇
  2008年   6200篇
  2007年   5093篇
  2006年   4690篇
  2005年   4986篇
  2004年   3806篇
  2003年   3229篇
  2002年   2650篇
  2001年   2412篇
  2000年   1904篇
  1999年   1562篇
  1998年   1413篇
  1997年   1331篇
  1996年   1671篇
  1995年   1248篇
  1994年   971篇
  1993年   398篇
  1992年   337篇
  1991年   317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47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75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目的:探讨微小RNA-942-5p(miR-942-5p)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样本库保存的73例HCC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miR-942-5p的表达。分析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同时分析TCGA数据库中miR-942-5p表达与HCC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Transwell小室检测干扰miR-942-5p表达后HCC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StarBase V3.0网站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预测分析miR-942-5p的下游靶点,并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miR-942-5p表达量在HCC组织中明显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390 vs. 1.764,P0.05)。miR-942-5p表达量与HCC患者肿瘤数目、血管浸润和临床分期明显有关(均P0.05)。miR-942-5p高表达HCC患者总生存率明显低于miR-942-5p低表达HCC患者(19.535%vs. 53.873%,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后,肝癌HCCLM3和MHCC97H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扣针蛋白5(FBLN5)是miR-942-5p的直接下游靶点(P0.05),沉默miR-942-5p表达导致HCCLM3和MHCC97H细胞中FBLN5表达增加。结论:miR-942-5p在HCC组织中表达异常升高并与恶性临床特征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机制可能与miR-942-5p抑制FBLN5表达促进HCC细胞迁移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究原发灶定位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估超声检查预测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34例PTMC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改良颈侧区淋巴结清扫。依据超声定位分组,分析癌灶位置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颈侧各分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分别为:Ⅱ区30.6%、Ⅲ区50.7%、Ⅳ区57.5%、Ⅴ区11.3%。癌灶位于中上极者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高于癌灶位于下极者(89.7% vs. 75.7%,P=0.038),靠近外侧者较内侧者更易出现颈侧区淋巴结转移(93.7% vs. 81.4%,P=0.049)。超声检查判定Ⅱ、Ⅲ、Ⅳ、Ⅴ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分别为43.9%、85.3%、85.7%、14.3%;特异度为91.4%、57.6%、35.1%、99.1%。超声预测Ⅲ、Ⅳ区淋巴结转移敏感度较高,Ⅱ、Ⅴ区淋巴结转移特异度较高。结论 癌灶位置与甲状腺微小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超声可为临床确定颈侧区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胆囊癌(GBC)是一种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易侵袭转移、早期诊断难、预后差等特点,GBC仅依靠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近年来,由于GBC不同阶段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人们对GBC的诊治越来越重视,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尤为重要。随着对GBC发病机制、免疫应答和靶点探索的深入研究,GBC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文章就GBC的发病机制、转移途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讨Nrf2 介导的抗氧化途径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损伤和海马神经元损伤 效果。方法 30 只SPF级成年雄性SD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3 组:模型组、实验1 组与实验 2 组。模型组术后给予生理盐水5 μl/d 静脉注射,实验1 组与实验2 组在造模后给予奥拉西坦10 ng/d、 100 ng/d 静脉注射,连续2 周。记录大鼠的认知损伤和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并检测Nrf2 表达与氧化指 标变化。结果 3组造模后1 d的逃避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造模后7 d与14 d 的逃避潜伏期都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2 组低于实验1 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造 模后14 d 实验组的NADPH氧化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P< 0.05),实验2 组显著低于实验1 组(P< 0.05)。 造模后14 d 实验组的N-myc、Nrf2 蛋白相对表达含量、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与存活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2 组显著高于实验1 组(P < 0.05)。结论 奥拉西坦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认知损伤 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 介导的抗氧化途径及N-myc 介导的神经元生长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转录调节因子c-Myb的表达对肺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构建c-Myb高表达的4T1乳腺癌细胞株,种植小鼠构建乳腺癌动物模型,检测实验动物肺转移情况,通过荷瘤抑制试验检测肺转移抑制效果。提取组织进行荧光PCR检测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利用Medisapiens数据库的生物信息学资源,对c-Myb和Ccl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表达c-Myb的荷瘤小鼠肺部转移灶明显减少,其中炎症相关因子表达受限。由数据库分析得出,c-Myb高表达患者生存期得以延长。结论:乳腺癌中c-Myb的表达能够通过炎症因子Ccl2抑制肺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行胸肌间淋巴结(IPNs)清扫对患者的淋巴细胞比值(NLR)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解放军923医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行IPNs清扫将所有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NLR、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NLR为(2.2±1.4),低于A组的(3.5±1.6),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3年总存活率为97.1%(34/35),高于A组的94.3%(33/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3年局部复发率为2.9%(1/35),低于A组的17.1%(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总和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行IPNs清扫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