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8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7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919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989篇
药学   328篇
  4篇
中国医学   1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慢性泪囊炎行泪道引流管置入术后导管留置的最佳时机。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04/2016-10于我院行泪道引流管置入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143例143眼,根据术后导管留置时间进行分组,其中A组患者50例50眼术后导管留置6wk,B组患者57例57眼术后导管留置9wk,C组患者36例36眼术后导管留置12wk。比较三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视力、溢泪和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拔管当天,A组和B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和93%)优于C组(39%)(均P<0.0167),但拔管后3mo,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56%、51%、36%)、视力、溢泪发生率(46%、53%、56%)均无明显差异。拔管后随访6mo,三组患者术后复发率(4%、7%、19%)无明显差异(P=0.056),但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高于A组(4%)和B组(7%)(均P<0.0167)。

结论:慢性泪囊炎行泪道引流管置入术后导管留置6wk或9wk临床获益优于12wk,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张玲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163-2166

目的:比较采用泪道逆行置管、双套环顺行置管、泪道U形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7/2018-06在我院诊治的108例108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泪道逆行置管术36例36眼,B组行双套环顺行置管术36例36眼,C组行泪道U形置管术36例36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和泪道阻塞复发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B组为94.4%,C组为97.2%(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高于B组的5.6%,高于C组的2.8%(P=0.010); A组泪道阻塞复发率为9.1%,高于B组的5.9%,高于C组的5.9%(P=0.029)。

结论:泪道逆行置管、双套环顺行置管、泪道U形置管用于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均较高,术后发生并发症和泪道阻塞复发较少,但泪道逆行置管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泪道U形置管术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3.
鼻管阻塞是临床常见的泪道疾病,鼻腔泪囊吻合术仍然是目前治疗该病的常规方法,随着微创技术,如泪道激光成形术、泪道插管术等不断发展,也越来越多的被患者和眼科医师所接受[1-4].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10年7月采用泪道疏通管置入治疗鼻泪管阻塞所致的慢性泪囊炎获得良好效果[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唐炉高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84-2985
目的探讨空心泪道探针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将我院年龄4个月~10个月的173例(200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空心泪道探针和传统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观察术后2组患儿的疗效、并发症。结果术后2组疗效、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空心泪道探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疗效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有效措施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患儿2769例,采用局部按摩、加压冲洗保守方法治疗,治疗无效或家长要求手术者行泪道探通术,观察各治疗方法的治愈率。结果经按摩、冲洗或探通共治愈3498只眼,总治愈率达98.48%,其中保守治疗治愈率达32.92%,探通手术的治愈率可达97.77%。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早期进行保守治疗十分必要,可大大提高自愈率,而泪道探通术是简单易行、治愈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中国医药科学》2017,(8):241-243
目的探讨泪小管置管方式及其义管选择对泪小管吻合术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泪小管断端情况选择手术方法,分别采用输尿管、硬膜外麻醉导管或硅胶管治疗泪小管断裂40例,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环形泪道置管法有效率为96.77%,U型泪道置管法有效率为88.89%。不同导管各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小管吻合术中采用U型泪道置管法或环形泪道置管法,在泪道内植入输尿管导管、硬膜外麻醉导管或硅胶管的疗效相当,均为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治疗新生儿急性泪囊炎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56例(56只眼)患急性泪囊炎的新生儿,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用抗炎热敷法,实验组用泪道治疗三步法。结果:两组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两种方法对新生儿急性泪囊炎均有肯定的效果,但泪道治疗三步法能更快的到达治疗目的,大大地减轻患儿痛苦;且泪道治疗三步法更容易被统一规范,更不容易损伤患儿面部的皮肤和组织。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远期疗效,并探讨最佳的手术时机。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于我院行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的130例(147眼)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术后一年内的远期疗效随访结果,以同期因相同原因行泪道探通术治疗的123例(136眼)为对照,通过设立不同的手术方式组与年龄组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经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者泪道再阻塞率(5.4%)显著低于经泪道探通术治疗者再阻塞率(2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经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者治愈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行泪道软性置管术治疗发生再次粘连阻塞的几率更低;并且手术年龄越小,其治愈率越高。  相似文献   
69.
目的:评价Nd∶YAG激光泪道成形手术治疗各种泪道阻塞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1995~2012年相关数据库及其他网络资源的相关资料共39个研究,应用Meta-Analyst软件对其进行系统性评价。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结果:纳入患病数累计4638例,男性合并患病率23%,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顽固性干眼症采用泪道栓塞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2月收治50例(80眼)顽固性干眼症患者作研究对象,均采用泪道栓塞术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对本组患者复查6个月,客观检查有改变,主观症状显著改善,人工泪液使用次数明显减少,随访1年,多停用。本组80眼显效率为85%,有效率为15%,总有效率100%。1周内轻微溢泪6眼,轻微水肿8眼,无其它不适。治疗前后STT、BUT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顽固性干眼症采用泪道栓塞术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