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4篇
  免费   529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803篇
内科学   24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11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712篇
预防医学   15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61篇
  5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20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43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1.
正电子扫描(PET)与腹部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氟化-18-2-D脱氟葡萄糖的正电子扫描断层正在被广泛应用到临床肿瘤学领域。因为它可以提供为癌症治疗带来帮助的独一无二的功能性资料,特别是它可以有助于估计肿瘤的活性与增长,评估疗效,检测有无复发。  相似文献   
12.
耳鸣指患者自觉耳内有鸣响的感觉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存在,是一种发生和发展都十分复杂的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症状。由于耳鸣是患者的一种自我感觉,无相应的体征可查,目前关于其存在的各种研究都是建立在假说的基础上,如王洪田等应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研究11例耳鸣患者的听皮层代谢活动就是以耳鸣是听通路的神经纤维和突触的过度活动被听皮层感知而成为假说的。  相似文献   
13.
18F-FDG PET鉴别肾上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DG PET)在肾上腺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28个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18F-FDG PET显像,以鉴别肾上腺肿瘤为原发性抑或继发性,同期均行CT检查。结果:CT检查28个肿瘤中22个为恶性肿瘤(其中6个经手术或活检证实,16个随访证实),6个通过活检或随访证实为良性病变。CT发现的19个肾上腺肿瘤中。17个为恶性肿瘤,^18F—FDG PET显像均为阳性。^18F—FDG PET对肾上腺肿瘤的定性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66.7%和92.9%。结论:^18F—FDG PET通过肿瘤的葡萄糖代谢程度来判定病变的性质,对肾上腺恶性病变的标准摄取率(SUV)相对较高,在肾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中可以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捕仪/计算机体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ed tomography,PET/CT)检查早期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尤其对肿瘤的分期、复发和疗效的判定具有其技术优势。有文献报道,在探讨胰腺疾患的影像诊断中,用PET/CT对其诊断的敏感性为96.2%.我院自2004年9月至2005年9月用静脉注射放射性示踪剂氟去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行PET/CT检查1071例的患者,护理实施是完成检查的首要条件,本文将检查时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Sawada S(Am J Cardiol,2005,96:2—8)报道,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D可预测糖尿病和缺血性左心室功能障碍患者血运重建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肺癌在我国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8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后的1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平均为14%,与分期密切相关(Ⅰ期,60%~80%;Ⅱ期,25%~50%;Ⅲ期,10%~40%;Ⅲ、Ⅳ期,〈5%)。因此,肺癌的早期诊断及准确分期对其治疗和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CT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创性肺癌分期方法,单纯以淋巴结大小和肺外解剖结构的异常与否作为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以及远隔转移的标准。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tron emmition tomography,PET)的出现,以其提供病变的代谢及病理生理学信息弥补了CT仅能提供病变形态学信息的缺憾,提高了肺癌无创性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核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γ相机和SPECT只能进行常规单光子显像,PET和双探头SPECT符合显像系统既能进行单光子显像,又能进行正电子符合显像,PET/CT系统的出现不仅提供高质量的衰减校正图像,保证了正电子显像校正数据的可靠性,而且能进行同机图像融合,提高了影像定位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简要介绍了核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历程,PET和PET/CT的原理以及在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PET—CT研究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cry disease CAD)目前罕见报道:.单纯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对CAD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取得了一些经验,国内只有零星的报道;尚未开展比较系统的、规模的、符合我国实际特点的研究。多层螺旋CT(Muti-slices spiral computed  相似文献   
19.
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这些占位性病变包括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腺瘤以及肝囊肿等。包括CT、MRI及PET或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在内的影像学检查是较为重要的检查手段,能检查出大部分肝脏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直径〈3cm的微小占位病变,由于其功能及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往往在诊断或鉴别诊断上仍存在较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新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放射性药物在胶质瘤患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除了常用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和氨基酸类示踪剂外,仍需开发新型PET示踪剂用于研究脑胶质瘤的其他生物特征,包括灌注、血管生成、缺氧、神经炎症、细胞增殖以及肿瘤侵袭性等。目前这些放射性药物仍在进一步探索中,并需要通过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以实现其在胶质瘤诊疗评估中的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