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34篇
内科学   274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475篇
预防医学   103篇
药学   188篇
  9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4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第一位,不同的地区有明显的差异,西北地区发病率较高。早期胃癌又称为黏膜内癌或表浅扩散性癌,指癌病变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层,以膨胀和浸润方式出现,大多为低分化及未分化癌。安塞县是胃癌的高发区,居全市之首。由于生活环境及医疗条件的制约,往往均在中晚期才被发现。1990—2006年作者经对体检和临床就诊的33例后经病检证实的早期胃癌进行了分析,探讨易误诊和漏诊的原因,以便提高X线对早期胃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2.
内镜对胃糜烂性病变1104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糜烂性胃炎(EG)在内镜下的形态及分布。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内镜诊断明确糜烂性胃炎1104例进行分析。结果1104例中,男性723例,女性381例,男女之比1.9:1。隆起糜烂型480例,占43.5%;平坦糜烂型378例,占34.2%。杵状糜烂型246例,占22.3%。HP感染率为82.31%。结论内镜检查加上病理学及HP感染等检查,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3.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们自1992~2003年使用综合性消化道造影及内镜检查,发现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早期胃癌共46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阳泉是胃癌的高发地区之一.死亡率达27.15%。因此,肿瘤防治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多因素干预的人群防治,是我们奋斗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5.
用共聚焦内镜对早期胃癌血管形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共聚焦内镜下微血管形态改变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胃镜室就诊,普通内镜或放大内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纳入研究。每例病人癌黏膜及癌旁5cm非癌黏膜各2个部位给予共聚焦内镜检查,将共聚焦图像微血管形态改变分为3型:Ⅰ型:微血管数目增多,粗细不等,排列不规则;Ⅱ型:微血管数目减少,排列不规则;Ⅲ型:规则排列的微血管网,呈蜂窝状或线圈状,沿胃小凹排列。共聚焦内镜检查之后对所检查部位进行靶向活检,进行HE染色及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共聚焦内镜下微血管形态与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结果共有8例早期胃癌病例纳入研究,其中5例分化型,3例未分化型。进行共聚焦内镜检查后有微血管形态的检查部位31个,其中癌黏膜部位16个,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部位5个,正常胃窦部位7个,正常胃体部位3个。Ⅰ型微血管形态预测高分化早期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0%、95.2%、87.1%、87.5%和87.0%。Ⅱ型微血管形态预测低分化早期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6.0%、93.5%、83....  相似文献   
106.
胃溃疡96例内镜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具有癌变的可能性,且与早期胃癌在鉴别上有一定困难,因此,胃溃疡患者在胃镜下的表现无论为良性或是恶性,皆应取活检行病理学检查以免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1996~2006年收治的280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术前诊断、术后病理、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前X线检查的诊断率仅为37.6%,术前胃镜检查 病理活检的诊断率达91.5%,全部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是否行辅助性治疗对5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胃癌术前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胃镜 病理活检是早期胃癌术前诊断的关键手段;应根据早期胃癌的病理特点及术中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及术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8.
细胞周期素E在肠型早期胃癌进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细胞周期素E(cyclinE)的过度表达绝大多数发生在肠型早期胃癌中。因此,作者旨在探讨CyclinE的过度表达在肠型早期胃癌进展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改善预后较差者的治疗和预后。一、材料与方法1标本:取自1979到1992年间连续手术切除的肠型早期胃癌,共70例;男5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岁(31~85)岁。每例标本都经体积分数为01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并制成2张3μm连续切片后分别经抗CyclinE单克隆抗体和HE染色。2染色和结果评价:切片按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1,2],药盒为Histofine(日本Nichir…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双对比钡餐造影的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放射科在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38例经手术或胃镜取病理证实早期胃癌在术前接受双对比钡餐造影X线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在检查时采用多体位、多轴位观察黏膜像及充盈像,并摄片,必要时使用压迫器。结果38例早期胃癌,位于胃窦部21例,胃角8例,胃体部5例,胃底部4例,Ⅰ型11例,Ⅱc型7例,Ⅱa+c型6例,Ⅲ型14例。高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6例,粘液腺癌7例,印戒细胞癌5例,中分化管状腺癌10例。11例结节状隆起型,13例表浅型,14例凹陷型。结论优良的双对比钡餐造影法是将粘膜法、充盈法和压迫法充分结合,并利用体位进行检查,它有助于检出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通过对早期胃癌淋巴测绘中应用吲哚菁绿染色(ICG)联合红外线内镜(IREE)和单纯吲哚菁绿染色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探讨检测术中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方法。通过IREE联合ICG的检测方法对212例患者行前哨淋巴结切除术。比较IREE联合ICG与单独使用ICG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并对转移淋巴结摘除术与根据淋巴引流途径进行的淋巴结区域廓清术的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