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09篇
  免费   2680篇
  国内免费   1094篇
耳鼻咽喉   148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65篇
基础医学   807篇
口腔科学   222篇
临床医学   5175篇
内科学   1286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841篇
特种医学   37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1329篇
综合类   8078篇
预防医学   5405篇
眼科学   196篇
药学   3244篇
  24篇
中国医学   5100篇
肿瘤学   2750篇
  2024年   188篇
  2023年   667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716篇
  2020年   747篇
  2019年   629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691篇
  2015年   853篇
  2014年   1395篇
  2013年   1311篇
  2012年   1848篇
  2011年   2147篇
  2010年   2013篇
  2009年   2065篇
  2008年   2532篇
  2007年   2279篇
  2006年   2033篇
  2005年   2136篇
  2004年   1980篇
  2003年   1680篇
  2002年   1492篇
  2001年   1307篇
  2000年   934篇
  1999年   859篇
  1998年   744篇
  1997年   639篇
  1996年   654篇
  1995年   511篇
  1994年   445篇
  1993年   333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270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277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患者男性,59岁。因“腰痛10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痛、麻木20d”于2006年8月4日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外伤或其他诱闲出现腰背部疼痛,站立负重、活动时加重,休息后稍缓解。20d前腰痛加重,井向右下肢放射,有麻木感,下肢无力、行走困难。1周前曾在外院就诊,行MRI检查示L3/4~L5/S1水平椎管内异常信号、L4椎体I度滑脱、L3/4~L5S1椎间盘膨出。  相似文献   
102.
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的静止滤线栅伪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  滕皋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11):1249-1251
目的通过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采样频率和栅密度频率,提出尽可能有效避免滤线栅伪影出现的抑制方法。方法实际测试不同栅密度的滤线栅与不同规格的成像板(IP)匹配使用,得到不同效果的图像;模拟2种信号频率(即2种栅密度的滤线栅),采用3种采样频率[6、8、10图像空间分辨率(pixels/mm)],得到不同的模拟图像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模拟图和实际图像,发现在采样频率正好等于信号频率的2倍时,可以得到正确的信号频率,图像清晰,无混淆现象。栅密度〈4LP/mm时,可较好地与14in×14in、10in×12in(1in=2.54cm)IP匹配使用。结论CR系统与普通IP匹配使用合适的采样频率和栅密度频率,可以有效避免滤线栅伪影出现。  相似文献   
103.
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介入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介入放射方法诊断治疗肢体创伤性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 8例肢体动脉创伤伴有远端肢体缺血改变,其中2例伴大出血,伤者接受了选择性患肢动脉造影检查;7例随后进行了动脉病变的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动脉分支或主干栓塞、动脉内溶栓和血管内支架置放。结果 血管造影精确显示了动脉破裂、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或动脉内膜损伤等病变性质。3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脉血栓病变综合应用介入治疗方法取代外科手术获得满意疗效。1例溶栓后证实动脉破裂和1例造影证实动静脉瘘后转手术治疗。结论 介入放射与外科方法相结合能明显提高肢体动脉创伤的诊断治疗水平,有效挽救伤者肢体和生命。  相似文献   
104.
1988年如皋县农村发生酵米面集体食物中毒23例(发病率为51.5%),6例当即死亡,17例入院。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治疗1~3周后,全部治愈。从剩余酵米面中分离到1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灌胃给予Wistar大鼠高、中、低剂量的受试药物后,3个月的长期毒性反应情况及死亡情况。方法实验动物分为4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90d。结果一般观察:给药期间各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各剂量组进食量时有波动,增长缓慢;血液学:给药期,各剂量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血液生化:给药期,各剂量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红素、钠离子、钾离子指标的变化在正常范围内,其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恢复期,各项血液生化指标恢复正常;尿液检查:各组大鼠尿液检测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系统尸检:肉眼观察各脏器无异常改变;脏器系数:给药期及恢复期,部分脏器系数有改变,高、中、低剂量雄性大鼠睾丸、附睾脏器系数增加(与该药物药效学作用一致),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01;病理学检查:各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大鼠各器官和组织学变化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出现与受试物有关的毒性病理变化。结论通过一般观察、血液学、血液生化、尿液检查、系统尸检、脏器系数以及病理学检查,未发现与受试物有关的病理毒理变化。  相似文献   
106.
病毒性脑炎系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可同时侵犯脑膜和脑实质的感染性疾病,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CSF)检验。但是许多病例不能获得病毒学和免疫学证据,影像学表现成为日益重要的诊断信息[1]。现报道1例经CT及MR I辅助确诊的双侧小脑中脑病毒性脑炎。1病例资料男,38岁。因发热、咳嗽5天,头痛、呕吐、言语不清3天,步态不稳1天入院。患者5天前因劳累出现发热,体温达40℃,咳嗽、咳白痰;3天前出现头痛,以前额明显,无颈项疼痛及明显头晕,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伴言语不清。发病初期曾于我院门诊查头颅CT未见异常,予清开灵…  相似文献   
107.
辅助性肝动脉泵化疗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辅助性肝动脉泵化疗对减少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局限于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行肝切除时置入肝动脉化疗泵,术后经肝动脉泵注入氟尿脱氧核苷(FUDR)250mg,每周注射2次,术后第1年内注射24次,第2年再重复24次,总共注射48次。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16例完成了整个疗程(48次),1例在FUDR注射15次后因出现较重的肝毒性反应终止化疗。肝切除术后2年内共有3例发生肝转移灶复发,14例(83%)2年肝内无瘤存活。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应用肝动脉泵化疗,可能是一种减少肝内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8.
厌氧菌需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故在常规的检测中不易检出。而厌氧菌中的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又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因此,提高脓汁中厌氧菌的检出率在临床上非常重要。笔者在多年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对厌氧菌的检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9.
1993年7月~1998年7月5年内,帝京大学耳鼻咽喉科行中耳胆脂瘤外耳道再建型鼓室成形术经1年以上观察213例(236耳),男106例(114耳),女107例(122耳),年龄20~74岁(平均45岁)。其中一期手术147耳(62%),阶段性手术89耳(38%)。采用术式I型  相似文献   
110.
局部外敷中药配合手足部按摩缓解癌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美玉 《四川中医》2005,23(8):44-45
目的:探索散结祛瘀、攻毒止痛类中药配合制膏加手足按摩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癌症患者按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中药软膏局部外敷且配合手足部按摩,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肌肉注射镇痛剂法,对两组疗效进行统计处理(χ^2检验)。结果: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中药软膏局部外敷对痛有定处的癌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配合手足部按摩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