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0篇
  免费   115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180篇
临床医学   1312篇
内科学   392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124篇
特种医学   13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05篇
综合类   2418篇
预防医学   1373篇
眼科学   50篇
药学   1033篇
  9篇
中国医学   954篇
肿瘤学   1149篇
  2024年   74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323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152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318篇
  2015年   316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489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737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595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573篇
  2006年   567篇
  2005年   522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356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61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87例肺癌患者核素骨显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87例肺癌患者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肺癌骨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病理证实的87例肺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表现。结果:肺癌骨转移率为63.2%,发生骨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为肋骨,其次为脊椎骨、盆骨、四肢骨、肩胛骨、颅骨和胸锁骨。在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中,腺癌和鳞癌较其它类型更易发生骨转移。结论:肺癌骨转移比较常见,所以肺癌患者应常规作全身核素骨扫描,以帮助临床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2.
放射性脑脊髓病临床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放射性脑脊髓病临床浅析赵成三,向明清,王惠人放射性脑脊髓病是一种较严重的由放射性治疗引起的后遗症,临床少见。因其发病有较长的潜伏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被误诊,而影响病人预后。作者主要结合本院收治的两例放射性脑脊髓病,对该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临床问...  相似文献   
103.
本文调查了一个铀水冶厂放射性废物坑的污染情况,发现该坑周围农田及坑附近淠史杭大灌渠水、泥等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这表明,即使处理小型铀水冶厂的放射性废物,在选址、掩埋等各个环节也都应严格做到科学、合理,并且还要做好掩埋后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4.
105.
新型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放射性药物在胶质瘤患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除了常用的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和氨基酸类示踪剂外,仍需开发新型PET示踪剂用于研究脑胶质瘤的其他生物特征,包括灌注、血管生成、缺氧、神经炎症、细胞增殖以及肿瘤侵袭性等。目前这些放射性药物仍在进一步探索中,并需要通过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以实现其在胶质瘤诊疗评估中的临床转化。  相似文献   
106.
<正>头颈部恶性肿瘤已成为世界上第六大常见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8%左右[1],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2],且其5年生存率约40%~50%[3]。因为人体头颈独特的解剖结构及其对电离辐射的高度敏感性,故以放射性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种疾病首选治疗手段[4]。在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在杀伤恶性肿瘤细胞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7.
放射性^125碘粒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放射性粒子^125碘在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在手术中直视下将放射性脚碘粒子植入32例恶性肿瘤组织间。结果 治疗有效率59.3%,平均缓解期4个月,中位生存期10个月。结论 本方法具有安全、副作用小、和简便等优点,对一些病灶虽巳切除,但仍有残留的肿瘤起进一步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血清内皮素-1作为早期放射性肺损伤标志物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作为一种早期放射性肺损伤诊断及病情变化的血清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将19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放射组(R组)、氟代他汀(Flu)干预组(Flu组)、维甲酸干预组(Ra组)及地塞米松(Dex)干预组(Dex组)。实验组大鼠麻醉固定后,用直线加速器全胸照射15Gy1次,剂量率为2Gy/min,距离为1m。从照射后次日开始,Flu组经胃灌服Flu(20mg·kg-1·d-1),Ra组灌服Ra(20mg·kg-1·d-1),Dex组灌服Dex(3.33mg·kg-1·d-1),C及R组均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照射后5、15、30、60d,将大鼠分批断头或经心内穿刺取血,分离血清;同时切取肺组织,用放射测定法(RIA)分别测定ET1,层黏连蛋白(LN)及透明质酸(HA)的水平;同时观察肺部的病理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较,R组大鼠血清ET-1的水平于照射后第5天开始升高(P<0.05),尔后随着放射性肺损伤的加重逐渐升高,于照射后60d检测达高峰。R组大鼠血清LN的水平于照射后30d开始升高,HA于照射后60d开始升高。R组大鼠血清ET-1水平的升高明显早于其他各组,且同放射性肺损伤的病理变化的程度相关。结论:血清ET-1可作为放射性肺损伤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的一种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影(PET)脑显像和其他医学影像方法对早期诊断放射性脑损伤的价值,以达到预防、减少脑放射损伤的目的。方法 静脉注射^18F-FDG后行脑显像,获得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断层显像。所有病人均进行CT检查。结果 20例正常人脑PET显像图像可见大脑皮质各叶、基底神经节、丘脑及小脑放射性分布均匀对称。12例完成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后有临床症状者均检出不同程度局灶性脑组织葡萄糖代谢下降,显像阳性率100%;其中10例鼻咽癌放疗后PET结果提示放射脑损伤病灶共23处,最常见于颞叶病灶13处、脑干4处、小脑4处以及顶叶2处。2例脑胶质细胞瘤放疗病人,PET结果提示病灶:顶叶2处、颞叶1处、枕叶1处。12例放疗后病人CT检查仅10例提示放射性脑损伤。结论 PET脑显像能准确、早期诊断脑放射损伤,是头颈部恶性肿瘤肿瘤放疗后的非常重要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131I治疗对Graves'病(G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EIF)的影响.方法检测并比较56例GD患者经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和12个月时血清TT3、TT4、TSH、FT3、FT4、TSH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4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131I治疗后3月、6月和12月,GD患者TT3、TT4、FT3、FT4、RBC-C3bR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H和RBC-I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RBC-C3bRR与TT3、TT4、FT3、FT4水平呈负相关,RBC-ICR与TT3、TT4、FT3、FT4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31I治疗能增强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EIF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检测可作为GD病人免疫状态、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