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23篇
  免费   4936篇
  国内免费   2296篇
耳鼻咽喉   1653篇
儿科学   537篇
妇产科学   1815篇
基础医学   3580篇
口腔科学   1159篇
临床医学   15124篇
内科学   5883篇
皮肤病学   2366篇
神经病学   2252篇
特种医学   60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6篇
外科学   6846篇
综合类   29471篇
预防医学   5665篇
眼科学   854篇
药学   9966篇
  109篇
中国医学   3971篇
肿瘤学   10653篇
  2024年   455篇
  2023年   1887篇
  2022年   1626篇
  2021年   2040篇
  2020年   2062篇
  2019年   2105篇
  2018年   1130篇
  2017年   1952篇
  2016年   2257篇
  2015年   2593篇
  2014年   4409篇
  2013年   4490篇
  2012年   5947篇
  2011年   6334篇
  2010年   6012篇
  2009年   5714篇
  2008年   6654篇
  2007年   6103篇
  2006年   5492篇
  2005年   5595篇
  2004年   4725篇
  2003年   4552篇
  2002年   4149篇
  2001年   3672篇
  2000年   2641篇
  1999年   2199篇
  1998年   1958篇
  1997年   1780篇
  1996年   1759篇
  1995年   1362篇
  1994年   1043篇
  1993年   673篇
  1992年   675篇
  1991年   649篇
  1990年   447篇
  1989年   458篇
  1988年   140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5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胃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GST)是一种较少见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1]。本文报告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9例GST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43~70岁,平均52岁。临床表现上腹部不适、胀痛、乏力和纳差9例,恶心呕吐5例,黑便3例,消瘦、便秘2例,胃手术史1例。病程1~6个月。查体腹部触及包块6例。1.2方法9例行B超检查,8例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6例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手术9例均行光…  相似文献   
62.
患者,女,17岁。偶然发现左上腹肿块10余天入院。无恶心、呕吐。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未及肿大淋巴结,左上腹扪及一包块,大小约10·5 cm×10·0 cm,边界清晰,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B超示:胰尾见一9·5 cm×8·6 cm肿物,呈囊实性,回声不均匀,边界清晰。CT示:胰尾见一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大小约8·9 cm×8·5 cm,边界清晰,壁厚薄不均,见多个壁结节(图1),肝内胆管及胰管未见扩张,左肾受压。增强后壁结节呈明显强化,肿瘤胰腺交界处呈杯口状改变(图2)。CT诊断:胰尾良性占位。手术所见:胰尾扪及一肿物,大小约9·6 cm×8·8…  相似文献   
63.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Degos病)是一类非常罕见的疾病,其皮损特点是萎缩性丘疹和多种系统症状。作者描述了1例33岁的男性患者,其表现为泛发性皮损,与恶性萎缩性丘疹病的体征一致。患者病程中甚至发生阴茎溃疡,此症状以往仅有少数报道。患者发病2.5年后死于小肠复穿孔。实验室检查显示Leide nV因子突变和狼疮抗凝物的出现,但未发现抗心肌磷脂抗体。患者先后接受了窄波紫外线(UV)、强的松龙和阿司匹林、己酮可可碱、华法林的治疗。尽管接受了这种强抗凝血和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皮损和系统症状仍未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4.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较少见,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31%~3.56%。外科手术修补是本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院自1988年12月~2002年6月共收治主动脉窦瘤破裂病人16例,均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而手术后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现将术后监护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0~50岁。16例均有短期内突发性心慌、气短病史。检查:心前区扪及范围较弥散的连续性震颤;胸骨左缘  相似文献   
65.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科自1996年以来,收治直径〉3cm的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病人40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及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6.
例1女性,46岁。因发热1个月在内科住院治疗,超声检查发现双侧肾上腺区实质性占位病变,于2003年2月转入我科。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部未查及包块。胸部X线片示纵隔区未见异常;CT显示双侧肾上腺区分别可见直径8·0 cm×6·0 cm,7·0 cm×6·5 cm球形实性占位病变,界限清晰,密度不均匀。以腹膜后肿物于2003年2月9日行探查手术。术中见肿物位于肾上腺区,挤压并与肾上腺紧密粘连。腹膜后无肿大淋巴结。切除肿物,术中双侧肾上腺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术后出现肾上腺功能低下表现。术后病理检查:非霍奇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角…  相似文献   
67.
武爱华  孙芳  张剑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2):961-962
患者男 ,5 9岁 ,农民。 1979年秋节劳动时左手食指被镰刀割破约 2cm刀口 ,深约 0 5cm ,因条件所限未做处理 ,自行愈合半年后感觉局部麻木 ,第 2年冬天感觉食指、中指、无名指均有麻木感 ,感觉及冷热觉迟钝 ,到省市级多家医院就医 ,诊断为创伤合并神经损伤、关节炎。应用中西药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55岁,因脐部反复渗液10余年,局部包块7年于2002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10余年前出现脐部渗液,呈胶冻状,时有时无,局部无疼痛不适,无发热,未在意。7年前脐部形成一包块,且包块逐渐增大,经常破溃流出胶冻状液体。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及心肺检查正常。脐部隆起,见2×2cm包块,局部破溃形成一约0.5×0.5cm大小破孔,有胶冻状液体流出,脐偏下可及一约9×7×6cm大小包块,边界清,无压痛,触压时破孔处有胶冻状液体流出。肝脾肋下未及肿大,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正常;血常规:红细胞5.11×1012/L,血红蛋白129g…  相似文献   
69.
VAGAL paraganglioma VP)is an uncommonneoplasm originating from neural crest paragan-glion cells located along the vagus nerve,repre-senting less than5%of all paragangliomas of the head andneck.1Despite improvement in microsurgical techniques,management of…  相似文献   
70.
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动脉的扩张性疾病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和假性动脉瘤。随着这类疾病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提高,人们对它们的关注程度也不断提高。如何治疗他们,成为摆在临床医生面前的难题。1991年,Parodi率先报告了支架-人造血管复合体(直型)在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成为腔内血管治疗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完善、经验的不断积累总结,微创、安全的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扩张性疾病中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