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6篇
  免费   493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849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55篇
基础医学   421篇
口腔科学   552篇
临床医学   1528篇
内科学   957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014篇
特种医学   7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552篇
综合类   3646篇
预防医学   333篇
眼科学   267篇
药学   1119篇
  7篇
中国医学   958篇
肿瘤学   34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229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448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695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696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677篇
  2003年   621篇
  2002年   583篇
  2001年   507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370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50篇
  1994年   222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71.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比较少见,而同时伴有蝶窦内假性动脉瘤者,常因难以控制的鼻衄死亡.国内有散在病例报告[1,2,3].2001年6月笔者对1例外伤性左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假性动脉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患者,男,30岁,左睑下竹筷刺伤后不愈伴张口受限1月余入院。患者1个月前加工竹筷时,竹筷自车床溅起刺入左眼睑下方,当时于睑下伤口内取出一段竹筷断端,其后伤口一直不愈,并伴有张口受限。专科检查:左睑下方中部有一瘘口,少量不洁渗出,眶下骨质未触及明显异常,张口受限Ⅱ°,乙状切迹深部触痛,双侧下颌关节未及明显异常。CT示左颞下间隙由翼腭窝至乙状切迹一条索状密度稍高影像,形状较规则。B超示左颞下间隙一条索状强回声,由前内斜向后外,外端位于皮下约2cm处。诊断:左颞下间隙异物。手术方法:由上颌前庭切开黏膜至骨面,显露上颌窦前壁,由尖…  相似文献   
73.
脑动静脉畸形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静脉畸形(AVM)实验性动物模型建立是研究AVM必不可少的。建立脑AVM实验性动物模型最常用的动物是猪,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猪的脑AVM模型建立的方式:利用猪的自然奇网模式,颈动脉一颈内静脉瘘模式,奇网一海绵窦交通模式,利用导管形成AVM模型以及颈总动脉与颈外静脉端一端吻合模式。随着此项工作的不断完善,对脑AVM的病理生理、血流动力学的认识定会进一步提高,这将会更有力地有助于AVM的治疗。  相似文献   
74.
75.
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是一种较少见的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2%。主动脉窦瘤破裂将引起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继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甚至死亡。自1996年6月-2005年5月我们共手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2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国人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的内镜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人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特别是纤维索和蛛网膜颗粒的完整解剖形态。方法成人头颅标本5具,去除颅盖,应用内镜观察研究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及蛛网膜颗粒的原始结构特征;并纵行剖开管腔,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索、蛛网膜颗粒。结果内镜下观察上矢状窦管腔内纤维索大致分3种类型:瓣膜状(47.1%)、小梁状(30.6%)、板层状(22.3%)。蛛网膜颗粒多集中于上矢状窦中段侧壁及静脉隐窝处呈指状突起突入窦腔。结论内镜较常规解剖手段可以更直观地观察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的完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7.
例1女,52岁。因头痛,进水呛咳和走路不稳3个月于2003年12月19日入院。体格检查:除昂白征(+)外,余未见特殊。MRI示岩斜区有一3.5cm×3cm×3cm等T1、长T2信号影,注对比剂后明显增强。诊断:岩斜区脑膜瘤。于2003年12月25日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切除肿瘤。病理诊断:脑膜瘤。例2男,55岁。因面部抽搐1年于2004年2月5日入院。体格检查:未见特殊。MRI示岩斜区有一4.0cm×3.5  相似文献   
78.
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Hand.-M azz.)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分离,用理化性质及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多序岩黄芪中分离鉴定了3个化合物:(1)白桦脂酸,(2)二十六碳酸,(3)蔗糖。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共32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采用可脱性球囊微导管技术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28例一次性治愈;4例术后16~48h因球囊发生早泄移位复发,经再次以可脱性球囊栓塞后治愈。本组有28例(87.5%)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4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27例获随访(术后6个月~5.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0.
颈动脉窦在不同的压力刺激下会对体动脉压及其它生理参数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利用Ursino的短期调节动脉压的血液动力学模型,讨论了颈动脉窦在不同方波脉冲压推拿刺激下,体动脉压降低的特点.结果显示,方波脉冲的占空比不同,体动脉压下降的幅度,舒张压与收缩压之差及每搏心输出量都有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