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1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1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使得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病变 (靶区 )形状一致的治疗技术 [1 ] 。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射野几何形状不规则的情况 ,而目前不规则野实现方式主要有多叶准直器 (ML C)以及低熔点铅 (L ML )制成铅模 ,但由于物理条件限制 ,均有产生不等半影剂量和漏射线剂量的可能 [2 ]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应用。本文对两项技术进行比较 ,供同行参考。1 材料及方法1.1  ML C:北京大恒公司生产 ML C由 4 0对等中心处宽度为 1cm的叶片组成 ,手动控制叶片动作。使用时由计划系统输出距源 6 2 5 m m处射野形状…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与屏(铜)-片成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射野影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40张验证片中,20张采用传统屏(铜)-片摄影,20张采用CR摄影.由4名观察者分别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参照欧共体提供的影像标准,分"可见"、"再现"及"清晰再现"三级,取其平均百分比.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作方差分析.结果 CR的"可见"率为18.75%,"再现"率为71.25%,"清晰再现"率为10%;屏(铜)-片的"可见"率为71.25%,"再现"率为28.75%,"清晰再现"率为0.对比分析有意义的"再现"率与"清晰再现"率之和,CR组为81.25%,而屏(铜)-片组仅为28.7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成像在头颈部肿瘤放疗射野影像验证中较屏(铜)-片成像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相似文献   
43.
宫颈癌外照射的射野与剂量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外照射与内照射结合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关于外照射的照射技术已有不同的描述。笔者根据我院宫颈癌的放射治疗,结合文献分析探讨宫颈癌的外照射技术。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电子射野影像装置( EPⅠD)安装时2种不同的高度标定方法和2种不同的中心标定方法,找出方便、快捷且准确的EPⅠD位置标定方法。方法对于1台装有EPⅠD的加速器,分别采用金属球法和3D Frame法进行EPⅠD的高度标定,分别采用金属球法和Collimator QA法进行EPⅠD的中心标定。结果根据不同方法采集的图像,计算对应的高度标定值以及中心标定值。结论3DFrame法与CollimatorQA法更加稳定可靠,适合作为临床上EPⅠD的安装标定与质检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在头颈肩面罩固定下颈、胸上段食管癌调强放疗中的效果。方法放疗前先采集定位片图像为参照,与治疗过程中实时采集的验证图像对比,测量摆位误差。结果入组30例患者共进行了120次治疗重复摆位,采集验证片120张比较每次摆位的体位误差。X轴(左右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9例(96.67%),3~5 mm误差有1例(3.33%);Y轴(头足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8例(93.33%),3~5 mm误差有2例(6.67%);Z轴(前后方向)3 mm以内误差有27例(90%),3~5 mm误差有3例(10%);X轴、Y轴、Z轴3个方向误差超过5 mm者未发现,我们对误差在3~5 mm患者进行重新摆位验证。结论利用电子射野影像系统可以有效减少放疗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准确性,是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6.
介绍在Varian CLlinac-1800直线加速器上,采用改进的双机架角12野照射技术,以6MeV电子线治疗一例皮肤恶性淋巴瘤的剂量测量结果和技术方法处理。应用电离室法、热释光法对射野均匀性,皮肤表面剂量进行测量,患者体表剂量分布均匀。临床治疗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7.
邢贻雄 《海南医学》2003,14(1):84-84
肿瘤的放射治疗过程当中射野挡块的运用是非常多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射野内某些重要组织或器官 ,同时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的投影一致 ,即适形。三维适形放疗 (3DCRT)是现代放射治疗的发展趋势 ,它要求 :在照射方向上照射野的形状必须与病变 (靶区 )的形状一致。所以说适形放疗的照射野千姿百态 ,非常不规则。如用各治疗机器所配备的常规挡块就难以达到治疗要求 ,而采用多叶准直器虽然好 ,但设备昂贵。我科主要还是用熔铅铸模制作挡块解决 ,在西门子 6MV -X直线加速器上很好地开展适形放疗的工作 ,极大地提高了海南的肿瘤放疗水…  相似文献   
48.
一种基于射野孔径的调强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开展调强放疗技术以来,调强放疗已得到极大推广和普及,已经愈来愈成为各大放疗中心的标准治疗技术.调强技术本身也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业已开发出诸如静态调强、螺旋调强、动态调强、锥形束调强、旋转(多拉弧)调强、扫描式调强等调强新技术.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方法:对Elekta Precise直线加速器6 MV X-ray,用Farmer 2571指形电离室和美国Capintec 192剂量仪,在固定测量深度的条件下,逐步扩大射野,实测获得15°,30°,45°,60°四个角度楔形板的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的变化特性;在固定射野宽度的条件下,逐步改变测量点的深度,实测获得15°,30°,45°,60°四个角度楔形板的楔形因子随测量深度的变化特性;同时,将每个实测到得的楔形因子与Elekta Precise TPS 2.12模拟实测条件输出的楔形因子进行了对比。结果:Elekta motorized wedge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和测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呈现线性变化。当FSZ〈20 cm×20 cm时,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线性变化的斜率比较大,当FSZ〉20 cm×20 cm时,楔形因子随射野宽度线性变化的斜率比较小,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小于射野宽度。Elekta Pre-cise TPS 2.12模拟实测条件输出的楔形因子与实测得到的相近,偏差较小。结论:当FSZ〈20 cm×20 cm时,宽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不能忽略,因此处方剂量计算时应先求得等效方野,而后用该等效方野对应的楔形因子进行楔形野的处方剂量计算;当FSZ〉20 cm×20 cm时,可以采用20 cm×20 cm测得的楔形因子进行楔形野的处方剂量计算;深度对楔形因子的影响可忽略,可以将参考深度(水下10 cm)获得的楔形因子用于所有的深度。  相似文献   
50.
目的:测量换源后钴机的灯光野与射野的符合性和射野半影大小,评价其能否适合运用于临床治疗。方法:选择5个射野面积分别为:3 cm × 3 cm,5 cm × 5 cm,10 cm × 10 cm,15 cm × 15 cm,20 cm × 20 cm;在深度为82、85、90 cm三个深度放置剂量验证胶片,钴机照射每张胶片时间为1 min;分析每张剂量验证胶片半影(P80% ~ 20%)大小以及灯光野与射野的符合性。结果:半影大小随照射野面积和深度增大而增大,最小为6 mm,最大为16.8 mm;灯光野与射野的符合性在y轴上较好,在x轴方向,灯光野相对于射野向x负方向偏移,最大为1.2 mm。结论:该钴机改装后,半影大小以及灯光野与射野的符合性达到GBZT161-2004医用γ射束远距治疗防护与安全标准,可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