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3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2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神经内镜治疗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12例临床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12例导水管水平梗阻性脑积水的初步体会。方法 12例脑积水患中导水管水平阻塞为原发性10例,继发于顶盖区肿瘤2例。均采用神经内镜经侧脑室额角入路,经室间孔行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结果 12例患造瘘术过程顺利,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而轻,12例中术后3个月已随访的患9例,7例有效,2例无效。结论 神经内镜是治疗导水管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手段,近期疗效满意。术中应针对三脑室底不同的特点采用适当的造瘘方法.随访应以确定颅内压是否正常、症状是否消失作为判断疗效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研究丘脑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痛觉与镇痛中的作用,为用立体定向术毁损中央中核及束旁核治疗恶痛提供电生理学依据。方法:维持大鼠于浅麻醉状态。①在丘脑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CM-PF)中用微电极记录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反应。②电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观察CM-PF的放电频率。结果:伤害性刺激能使CM-PF放电频率增加并引起迟发性甩尾反射。若同时用电刺激PAG则使CM-PF放电频率明显抑制,甩尾反射消失。结论:CM-PF参与痛的中枢调制,为丘脑痛敏神经元,PAG可对其产生抑制。这就为疼痛的脑立体定向治疗提供电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应用^[14^C]-脱氧葡萄糖(2-DG)定量方法研究针刺时的中枢作用,清醒大白鼠16只,分为5组:(1)痛刺激组8例,(2)痛刺激 单侧针剌“足三里”、“上巨虚”穴5例,(3)单侧针刺组8例;(4)痛刺激 针刺 纳洛酮4例;(5)对照组2例。所有实验动物均按Sokoloff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如下:痛刺激后在许多局部脑区的葡萄糖代谢率(LCMRG)有明显升高,如脊髓背角,中央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份,楔状核、尾状核头部背侧份、皮质第Ⅰ体感区。  相似文献   
95.
大鼠中央灰质Fos蛋白与甲啡肽的共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福尔马脚掌皮下注射和足三里穴电针后清醒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快速应基因c-fos在含甲啡肽神经元中的表达。实验中睦到福尔马林注射组织和电针刺激组动物的PAG内均有Fos样免疫阳性反应(FLI)标记神经元及FLI与甲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MELI)双标记神经元,它们在PAG的腹侧腹外侧部分布较多,对照动物FLI标记神经元很少,共存现象极为少见。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元计数  相似文献   
96.
粟颖达 《海南医学》1990,1(1):31-33
非肿瘤性大脑导水管梗阻及正中孔粘连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少有局灶性定位体征,易误诊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在CT问世前,往往需作脑室造影或手术探查才能确诊。现将笔者原工作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经脑室造影及手术证实的导水管梗阻6例,正中孔粘连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神经降压素和β-内啡肽对痛阈的影响。方法本工作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反应指标,观察了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入β-内啡肽、抗β-内啡肽血清和神经降压素对大鼠痛阈的影响。结果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入β-内啡肽后,大鼠痛阈明显升高;注入抗β-内啡肽血清后,大鼠痛阈则明显降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入微量神经降压素后,可明显加强β-内啡肽的镇痛效应。结论NT参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注射β-内啡肽引起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催产素(O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其与内源性阿片肽系统之间的关系.方法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的指标,观察向PAG 腹外侧区注射OT和纳洛酮(Nx)对大鼠痛行为反应的影响.结果 PAG内注入OT后,大鼠的痛阈明显增加,并在一定范围内呈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而注入Nx后,不能完全阻断OT在痛行为反应中的作用.结论 PAG内OT在痛行为调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此作用不完全依赖于内源性的阿片肽系统.  相似文献   
99.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福尔马林脚掌皮下注射和足三里穴电针后清醒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快速反应基因c-fos在含甲啡肽神经元中的表达。实验中看到福尔马林注射组和电针刺激组动物的PAG内均有Fos样免疫阳性反应(FLI)标记神经元及FLI与甲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MELI)双标记神经元,它们在PAG的腹侧腹外侧部分布较多,对照动物FLI标记神经元很少,共存现象极为少见。实验组与对照组神经无计数经统计处理差异非常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福尔马林致痛和电针都能诱导PAG中含脑啡肽神经元内(c-fos的表达,提示伤害性刺激及针刺均可激活PAG的腹侧腹外侧部这一重要的中枢镇痛部位。神经元中FLI与MELI的并存提示PAG中Fos可能对前脑啡肽原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大鼠慢性坐骨神经损伤(CCI)后不同时间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4型黑皮质素受体(MC4R)mRNA表达变化及给予选择性MC4R拮抗剂HS014对CCI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1将42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18只和CCI组18只,检测各组大鼠术前和术后3,7,14 d热缩足潜伏期(TWL),假手术组和CCI组分别于术后3,7,14 d,对照组于术后14 d TWL检测完成后处死大鼠,取PAG脑组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PAG脑区MC4R mRNA表达情况。2将30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6只、假手术组6只和CCI组18只,均先进行PAG置管。置管后7 d,CCI组随机分成CCI+NS组、CCI+HS014 5μg组和CCI+HS014 10μg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和CCI各组手术造模。术后7 d,CCI+NS组经导管注射生理盐水0.5μL,CCI+HS014 5μg组注射HS014 5μg/0.5μL,CCI+HS014 10μg组注射HS014 10μg/0.5μL。检测各组大鼠置管后7 d、术后7 d和干预后(注射后10~30 min完成检测)TWL。结果 CCI组大鼠术后3 d开始出现TWL缩短(P0.05),术后7 d和14 d TWL缩短更加明显(P均0.05),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CI组术后各时间点MC4R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均0.05),并且随着CCI术后时间的推移,MC4R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高(P均0.05)。CCI各组大鼠术后7 d TWL明显低于置管后7 d(P均0.05);CCI+NS组干预后TWL与术后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CI+HS014 5μg组和CCI+HS014 10μg组干预后TWL均明显长于术后7 d和CCI+NS组(P均0.05),CCI+HS014 10μg组干预后TWL明显长于CCI+HS014 5μg组(P0.05)。结论 CCI可引起PAG中MC4RmRNA的表达增加,其选择性拮抗剂HS014可剂量依赖性减轻CCI大鼠的热痛觉过敏,提示PAG中MC4R的表达增加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