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86篇
  免费   2277篇
  国内免费   2306篇
耳鼻咽喉   175篇
儿科学   182篇
妇产科学   213篇
基础医学   2355篇
口腔科学   750篇
临床医学   2298篇
内科学   2643篇
皮肤病学   208篇
神经病学   552篇
特种医学   5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1714篇
综合类   7498篇
预防医学   781篇
眼科学   333篇
药学   2499篇
  18篇
中国医学   1869篇
肿瘤学   3001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999篇
  2022年   1003篇
  2021年   1216篇
  2020年   914篇
  2019年   1028篇
  2018年   551篇
  2017年   891篇
  2016年   768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985篇
  2013年   986篇
  2012年   1352篇
  2011年   1634篇
  2010年   1374篇
  2009年   1353篇
  2008年   1913篇
  2007年   1522篇
  2006年   1322篇
  2005年   1295篇
  2004年   1064篇
  2003年   727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608篇
  2000年   447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配体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MGC803胃癌细胞体外黏附和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检测PPARl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15-d—PGJ2对胃癌细胞黏附的影响,体外侵袭实验检测其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趋化能力的影响。结果PPARl主要定位于细胞核;15-d—PGJ2在1、10 μmol/L水平上明显抑制细胞的黏附(P均〈0.05);对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趋化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P值均〈0.05),抑制率分别为38.32%、56.60%和47.83%、61.69%,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MGC803表达功能性PPA脚蛋白。PPARγ可能是治疗胃癌的新靶点,15-d—PGJ2可能是治疗胃癌的有效试剂。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其特点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30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特点。[结果]由于病理上骨组织成分的不同,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在X线片和CT上可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丝瓜络样、磨玻璃样密度的改变。[结论]大多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X线片可显示病变的整体观,但CT可从横断面来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比邻组织的关系,同时可测量CT值,在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热休克蛋白90作为分子伴侣参与细胞中众多信号蛋白的构象成熟和功能稳定的调控,而这些信号蛋白的过度表达或突变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及存活.抑制热休克蛋白90的功能可促进其底物蛋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从而发挥其抗肿瘤的功效.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有明确的抗肿瘤活性,并与肿瘤细胞有更高的亲和力,可选择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因而热休克蛋白90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8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PPAR)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PPAR有3种亚型,即PPARα、PPARγ和PPARβ,其中PPARγ与肿瘤的关系最为密切,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本文就PPARγ性质及其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原始间叶组织发育异常有关。临床分三型:单骨型、多骨型和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征,后者即Albright综合征,也称Mc Cun Al- bright综合征。本病一般发病于儿童期,以Albright综合征发病较早,平均发病年龄16岁,恶变几率约为0.5%。部分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直到青年期或成年期才发现病变。个别病例可以无临床症状,往往由于外伤发生病理性骨折才被发现。多骨型病变发现时间越早,其症状越明显。首先就诊症状包括病理性骨折,肢体弯曲,颜面不对称,局部肿胀、疼痛等。至青春期病变可自行停止进展。Albright综合征临床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内分泌异常,皮肤有边缘不规则的咖啡色色素斑,骨赂多发性纤维异常增殖症。该患者内分泌异常还包括性早熟、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和甲状旁腺增大,其中以性早熟最常见。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溃疡(DU)患儿胃窦组织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凋亡Fas基因配体(Fas-L)的免疫组化表达,探讨它们在小儿DU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44例DU患儿胃镜活检胃窦黏膜标本。设3组实验对象:A组,DU,HP+;B组,DU,HP-;C组,正常对照组,正常胃窦黏膜组织未见明显病变,HP-。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每例组织分别进行GAS、SS、PCNA、Fas-L染色,数阳性细胞数,比较各组差异。结果:GAS、SS的表达A组、B组均高于C组,PCNA、Fas-L的表达A组高于C组,但统计学上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GAS、SS表达增高在小儿DU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HP感染可能促进胃窦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87.
目的 了解细胞增殖与凋亡在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 动态观察5/6肾切除大鼠模型第1~40周中不同时段肾脏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和细胞凋亡(TUNEL)情况并计算增殖和凋亡指数、检测肾组织Bax、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5/6肾切除大鼠残肾组织增殖和凋亡指数均升高;肾小球、肾小管的增殖和凋亡指数先升高后下降;肾间质的增殖和凋亡指数一直高居不下。Pax蛋白(促凋亡基因)在病变过程中呈波浪式变化,高峰分别在第4周和第40周。而Bcl-2(抑制凋亡因子)表达轻度增加。结论 增殖和凋亡的平衡紊乱在5/6肾切除大鼠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肾小球、肾小管实质细胞的凋亡持续增加,肾间质的过度增殖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88.
ER、PR、PCNA、C-erb-B2在子宫腺肌症标本的表达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坚红  程忠平  胡莉萍  杨建明 《四川医学》2003,24(10):1039-1040
目的了解子宫腺肌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症患者45例和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平滑肌瘤患者38例的子宫切除的病理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ER、PR、PCNA、C-erb-B2的表达.结果 ER和PR在子宫腺肌症的异位内膜腺体和异位膜间质均有表达(P>0.05).PCNA和C-erb-B2的表达均为异位内膜腺体高于异位内膜间质(P<0.05).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平滑肌瘤的表达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ER、PR、PCNA、C-erb-B2在子宫腺肌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相似文献   
89.
[目的]采用兔腹主动脉损伤致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探讨钯-103(103Pd)放射性核素支架对损伤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普通支架组及核素支架组,设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3、7、14、28及56 d取材,进行病理形态学、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素蛋白Cy-clin E)及原位杂交(C-myc mRNA)实验观察。[结果]①光镜下发现,核素支架组管腔狭窄程度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术后第56天最显著(P<0.01);②透射电镜显示,术后3~28 d,核素支架组中膜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7d时达峰,为13.78%±0.64%vs19.53%±0.44%(P<0.01);③免疫组化显示,术后3~28 d核素支架组PCNA及Cyclin E表达均低于普通支架组,7 d为表达高峰,PCNA为16.35%±0.79%vs24.36±0.55%,Cy-clin E为14.78%±1.07% vs 22.65%±1.00%(P<0.01)。④对c-myc mRNA进行原位杂交显示,术后3~28 d核素支架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普通支架组,7 d达峰值,为17.48%±0.53% vs 25.34%±0.87%(P<0.01);⑤C-mycmRNA与PCNA相关性分析提示二者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103Pd放射性核素支架通过抑制损伤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降低再狭窄的程度,从而减少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0.
例 1男 ,15岁。因鼻呼吸不畅 1年于他院以“慢性鼻炎”用药物治疗 ,效果不著 ,来我院就诊。门诊检查示鼻中隔向左侧呈嵴状偏曲 ,左鼻腔狭窄 ,双下鼻甲肿大 ,鼻腔内未见新生物 ,诊为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炎收入院。鼻窦CT检查示鼻咽部有团块状阴影 ,鼻内窥镜检查 ,见鼻咽部团块状组织 ,质地柔软 ,表面光滑 ,触之不易出血 ,考虑为增殖体肥大 ,遂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增殖体微波治疗仪凝固切除术 ,术后恢复良好 ,症状消失。术后病理为纤毛柱状上皮粘膜慢性炎症 ,粘膜下淋巴细胞浸润。例 2女 ,2 1岁。 3年前出现右耳闷及听力下降 ,诊断为卡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