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83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335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131篇
基础医学   54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447篇
内科学   875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1589篇
特种医学   4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45篇
综合类   3712篇
预防医学   536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375篇
  13篇
中国医学   726篇
肿瘤学   31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503篇
  2012年   631篇
  2011年   676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646篇
  2008年   716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700篇
  2005年   680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71篇
  2001年   437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43篇
  1996年   259篇
  1995年   220篇
  1994年   185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的变化,分析其在脊髓损伤中的意义,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机制和神经营养因子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9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选择清洁级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66只,随机抽签法分为损伤后1,3,7,14,28d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1只。②实验方法:改良的NYU装置制备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手术。损伤后1,3,7,14,28d麻醉取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③实验评估: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后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阳性细胞计数,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脊髓组织中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纳入6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蛋白和mRNA水平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呈时间相关性,正常对照组可见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mRNA和蛋白的少量表达,脊髓损伤后1d表达开始增加,7d时表达明显增加,与3d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可见脊髓灰质出血水肿坏死,神经细胞变性死亡,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对照组神经元中有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阳性表达,损伤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表达逐渐增高,损伤7d时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明显增加(P<0.05),至28d时表达仍较高。结论:损伤后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表达增加,内源性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的增加可能有利于受损脊髓神经元的存活与再生。  相似文献   
992.
鼻内进路的经鼻垂体瘤手术有2种术式:经鼻中隔-蝶窦进路和新发展的鼻内镜下经窦进路,为探讨经鼻垂体瘤手术的改进,总结4例经鼻垂体瘤手术的情况,每种术式各2例。  相似文献   
993.
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21-56岁。视力障碍30例,伴有视野缺损28例,垂体低功9例,头痛18例,肢端肥大7例,均行CT扫描和内分泌检查确诊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死亡1例。  相似文献   
994.
临床所见之垂体微腺瘤大多数为功能性腺瘤,其直径小于10mm,肿瘤较小时MRI平扫可以没有阳性发现。近的来MRI应用更加广泛,随着其高对比度,高分辨率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等优越性便诊断率不断提高,担经过与手术结果对照垂体微腺瘤的真阳率颇有差异,较低者为Girard等的26%,最高者为kulkarhi等的100%。本文主要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上的表现及价值。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评价垂体大腺瘤患者在T1加权MR像上垂体后叶高信号的显现率及其定位,以指导外科手术。材料和方法:回顾6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垂体大腺瘤患者,术前作MR T1加权成像,包括无功能腺瘤23例,多功能腺瘤13例,泌乳素瘤15例,卵泡生成素瘤8例,生长素瘤6例,促黄体生成素瘤3例,促甲状腺素瘤1例。肿瘤高度大于20mm者54例,为A组,小于或等于20mm者15例,为B组。结果:69例垂体大腺瘤中,T1加权像显示垂体后叶高信号为35例(50.72%),其中A组显示23例(42.59%),B组显示12例(8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6.597,P<0.01)。其高信号位于鞍外在A组为23例(69.57%),高信号位于鞍内在B组为11例(91.67%)。结论:在垂体大腺瘤患者MR T1加权像上垂体后叶高信号的显示有助于指导外科手术,在较小的垂体瘤,高信号的显示率要高于较大的垂体瘤。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总结导航引导下鼻内窥镜经蝶窦垂体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总结13例垂体瘤导航引导下鼻内窥镜经蝶窦手术患者的护理,介绍导航手术的简介及围手术期护理的要点及需要重点观察的指标和内容,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并发症观察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巨大垂体腺瘤7例,微腺瘤4例,大腺瘤2例,蝶窦腔发育不良者2例.术后短暂尿崩者4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减轻和好转.结论导航引导下内窥镜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应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国产奥曲肽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4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4例,奥曲肽25-50μg/h,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24例,0.2-0.4 u/min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止血效果。结果:止血成功率治疗组87.5%,对照组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12 h,平均输血量600 mL;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24 h,平均输血量1400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曲肽止血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  相似文献   
998.
现代医学影像中,磁共振成像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及多序列成像获得多信息的优越性。在垂体的研究中,正常垂体后叶之研究甚少。本文应用MRI研究成人正常个体垂体后叶,观察其形态、信号特征,测量其径线,并作相关探讨。 材料及方法 研究组来自我院非鞍区疾病进行颅脑MRI检查成人共111例,男42例,女69例,年  相似文献   
999.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42岁,主因月经稀发、乏力17年,反复恶心、呕吐10d,意识模糊1d,于2005年10月14日入院。患者17年前有产后大出血病史,此后出现产后无乳,月经量减少以至闭经,同时有畏寒、乏力、纳差、性欲减退,易感冒等。  相似文献   
1000.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组织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根据细胞分泌功能的特点可分为功能型腺瘤,主要有泌乳素(PRL)腺瘤、生长素(GH)腺瘤、促进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等和无功能腺瘤。另外,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可分为垂体微腺瘤(直径〈1cm),垂体大腺瘤(直径1~3cm),垂体巨腺瘤(直径〉3cm)。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亦可产生一些并发症,如尿崩症、出血等。其中尿崩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量的增多,随之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若处理不当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心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我科2004年1月~2006年3月对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和系统的观察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