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9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699篇
耳鼻咽喉   257篇
儿科学   232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869篇
口腔科学   546篇
临床医学   4281篇
内科学   1170篇
皮肤病学   111篇
神经病学   1239篇
特种医学   12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234篇
综合类   7731篇
预防医学   1573篇
眼科学   422篇
药学   3038篇
  32篇
中国医学   5135篇
肿瘤学   345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533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583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505篇
  2016年   595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409篇
  2013年   1383篇
  2012年   1642篇
  2011年   1901篇
  2010年   1812篇
  2009年   1722篇
  2008年   2107篇
  2007年   1984篇
  2006年   1871篇
  2005年   1992篇
  2004年   1384篇
  2003年   1342篇
  2002年   1146篇
  2001年   923篇
  2000年   785篇
  1999年   559篇
  1998年   520篇
  1997年   422篇
  1996年   399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68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在严重胸腰椎骨折中应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了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月,对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加伤椎固定方法治疗41例。侧位片上均有骨折椎体楔变。其中7例椎体后缘高度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平均丢失53%(37%~82%),前后脱位程度30%~100%,7例同时合并侧方脱位。41例中单节段胸腰椎骨折脱位23例,至少一个伤椎不稳定的邻近双节段骨折18例。男32例,女9例,平均年龄37.2岁(24~62岁)。所有伤患均在伤后2周内手术。患者脊柱损伤位置胸椎11例,腰椎9例,胸腰段21例。术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7例,C级8例,D级5例,E级4例,另马尾神经损伤3例。术前Cobb角平均29.6。(17039。)。结果:手术时间2.3h~4.1h,平均2.9h;术中出血400ml~1900ml,平均约870ml。术后正、侧位X线片示患者的脊柱序列恢复良好、脱位纠正。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7个月(6~29个月)。最后一次随访Frankel评分:A级3例,B级3例,C级8例,D级19例,E级5例,马尾神经损伤消失1例,明显改善2例。影像学资料显示伤椎高度恢复良好,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2%(87%~96%),术后Cobb角平均为5.6°(3°~10°),植骨均愈合、椎体脱位纠正,复位良好。术后复查仅1例伤椎固定钉穿透椎体外壁。本组无切口感染、术后症状加重、内固定断裂等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结论:对严重胸腰椎骨折应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可以增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系统的牢固性,有利于维持矫正效果、减少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92.
周围神经损伤常见于车祸、劳动与日常生活中,多因外伤、压迫及牵拉等原因所致,偶因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邻近组织而发生,由于周围神经解剖和功能上的特殊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不理想,一般只有70%左右。如何提高神经再生的速度和质量,寻找新的修复方法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93.
目的总结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2006年3月收治的1例极为罕见的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例,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者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及壶腹部腺癌Ⅰ-Ⅱ级。术后1周胆红素降至正常;但2周后出现胃-空肠吻合输出袢粘连性不完全性梗阻,经内镜下置管、鼻饲、营养支持、针灸等处理,40d后痊愈出院。经检索,全球自1936-2006年间报道的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仅15例;其中只有5例全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胰头与壶腹周围癌的报道。结论完全性胸腹腔内脏反位合并肿瘤时,若无明显禁忌证,应同样予以积极的外科治疗,术中操作应注意完全相反的解剖学结构。  相似文献   
94.
人发角蛋白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人发角蛋白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为临床桥接周围神经缺损寻求新的替代材料。方法 :将 18只新西兰兔的双侧坐骨神经切断 ,造成 10mm缺损 ,一侧用人发角蛋白桥接 (实验组 ) ,另一侧用空硅胶管桥接 (对照组 ) ,术后 1、 2、 3个月通过肉眼观察 ,光镜、电镜和有髓神经密度测定 ,观察、分析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再生神经均通过 10mm缺损 ,对照组有 2例无神经生长 ;实验组再生神经排列较紧密、有序 ,髓鞘形成早于对照组 ;神经纤维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人发角蛋白可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是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95.
患者 男,21岁,体育专业学员,7个月前在一次三级跳远运动后,自觉右小腿外侧及足背麻木,右踝背伸、外翻不能,于当地诊断为“右腓总神经损伤”,行腓骨颈部腓总神经探查松解术,术后半年无明显恢复。于2002年11月入院,检查:右小腿腓骨颈部见陈旧刀口瘢痕,右小腿远端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缺如,右足下垂,不能主动背伸、外翻,小腿前群及外侧群肌力为0级。肌电图:右腓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96.
支气管炎是由病毒、细菌及物理、化学等刺激因素引起支气管黏膜和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病变。根据病情轻重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喉痒、痰多。慢性支气管炎可并见气喘、呼吸困难等症候,继发感染常伴有发热。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利用肌电图常规电刺激器测定脊髓运动诱发电位(MEP)技术,建立小儿注射性坐骨神经损伤诊断的新方法。方法采用英国Medelec公司生产的MS6型肌电图机,刺激器采用本机所配刺激器,刺激电压250~300mv,脉宽0.5~1ms。刺激电极为表面鞍型电极。刺激部位:负极处于L1棘突间,正极处于其上方。刺激方式为单次手动触发。记录部位为健、患侧胫前肌群及腓肠肌群。记录电极采用2支单极针电极。结果7例患儿主要异常形式表现为:诱发波的振幅降低,潜伏时延迟。结论测定表明该方法具有直接测定损伤段神经,异常表现出现早等优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NTF治疗组,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CNTF治疗组于术后经尾静脉注射CNTF.分别于术后12h、24h、3d、5d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CNTF治疗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Caspase-3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低.结论 CNTF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上调STAT3的表达,使Bcl-2的表达升高,从而减少出血灶周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9.
内固定术可使手法不能整复的骨折移位和关节脱位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以防止骨断端的再移位,避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功能得以良好的恢复[1]。由于骨折切开内固定技术能使骨折复位,恢复血供,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可使骨折附近主动无痛活动,从而使受伤肢  相似文献   
100.
唇癌主要为鳞癌,腺癌很少见.多发生于下唇,常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缘粘膜,早期为疱疹状结痂肿块,或局部粘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唇癌生长较慢,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向周围皮肤及粘膜扩散,同时向深部组织浸润.下唇癌常向颌下及下颌下淋巴结转移.临床晚期,虽无淋巴结转移的唇癌,可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本院于2005年3月成功为1例下唇癌晚期病人实施病灶扩大切除 颈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好.本人是此病人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现将此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