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7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52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143篇
综合类   464篇
预防医学   10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患者女性,30岁,上腹部胀痛一月余。查体:腹部膨隆,肝、脾肿大,肝右肋缘下2~3cm,脾左肋缘下4cm,肝、脾区轻压痛,腹部无移动性浊音。B超、CT示:肝、脾巨大囊肿。行脾切除及肝囊肿剥离术。术中见脾下极有一囊肿,表面光滑。肝右叶后方有一包块,周围与膈肌、横结肠粘连较重。肝内吸出黄白色胶泥样物约350ml,脾脏内吸出淡黄色清亮液体约200ml。  相似文献   
12.
腹腔包虫病是西藏畜牧区常见寄生虫病,我院一般采用“内囊摘除 残腔双套管引流”术治疗。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为探索较为简单而有效的术式,我院外科1995年1月~2004年1月间对40例与腹壁发生致密粘连的孤立性、单房型腹腔包虫囊肿在体外超声引导及局麻下行“囊腔穿刺引流”术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就术后相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陶伟 《宁夏医学杂志》1995,17(3):164-164
盆腔包虫病误诊4例分析银川铁路医院妇产科陶伟包虫病是人体受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感染所致的寄生虫病,为牧区常见病之一。可发生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在体内常见的部位是肝,其次是肺,盆腔发病较罕见、易误诊。现将我科遇到的4例误诊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羊犬接触...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9岁哈萨克族因右眼疼痛、同侧头痛及突眼4个月,复视半月,于2004年1月30日入院。查体: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1.2,右眼睑无红肿,结膜轻度充血屈光介质清亮,眼底未见异常,眼压17mmHg,眼球向外上方突出,突出度21mm,内转受限,红玻璃试验示交叉复视  相似文献   
15.
阿苯达唑脂质体治疗包虫病的初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口服液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3例包虫病患者,分为3组:A组为单纯服药组(35例),连续口服L-ABZ 3-6个月;B组为包虫囊肿穿刺前后服药组(4例),穿刺前3-7d开始服药,穿刺后连服1个月;C组为手术前后服药组(14例),术前3-7d开始服药,术后可进食水后即开始服药,疗程1个月。3个治疗组服药剂量均为每天10mg/kg,2次/d。同时动态随访病人服药前后的血常规、肝肾功、胸部X线片、B超或CT以及病人对药物的毒副反应。用治愈率、有效率、部分有效率和无效率来衡量A组的疗效。以复发率(观察至少1年)来判断B、C组的疗效。结果:A组治愈16例(45.7%),有效9例(25.7%),部分有效6例(17.1%),无效4例(11.4%),总有效率88.6%;B组、C组随访时间1-3年,尚无复发。临床药物治疗的53例服药病人中,尚未见因药物的副反应而终止治疗的病例。结论:阿苯达唑脂质体(L-ABZ)口服液对包虫病病人疗效较为肯定,毒副反应轻,患者能够长期服用,尤其适用于某些不宜施行手术治疗或复杂的包虫病例。  相似文献   
16.
包虫病是人畜共患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好发于肝脏、肺脏及其他器官组织。心脏及心包包虫病罕见,仅占总发病率的0.5%~2.0%[1]。心脏包虫若同时合并其他脏器包虫,则麻醉的危险性增加,对麻醉的处理要求更高。现将我院1978~2005年收治的16例心脏包虫病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经验总结如  相似文献   
17.
包虫病是棘球蚴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包虫囊肿累及胸壁者约占胸部包虫病的0.09%。由于临床上罕见而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误治。1983年1月至2002年5月.我们共诊治胸壁包虫囊肿患者6例,现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4岁,蒙族,生活在牧区.一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腰背部疼痛,其后出现腰背后突畸形,且逐渐加重,同时发现双侧腹股沟区鸡蛋大小包块,进行性增大.于2006年9月来我院门诊检查,诊断为"腰椎结核"收住院.查体:慢性病容,全身消瘦,腰2、3棘突明显后突畸形,局部未触及包块,压痛及叩击痛阳性,上下肢感觉和运动正常.  相似文献   
19.
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骨包虫病较少见,文献报道约占包虫病的0.5%~4%。我院收治3例脊柱骨包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60岁.腰痛、双下肢疼痛进行性加重8个月,并逐渐出现双下肢活动及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腰4以下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4级.双侧巴彬斯基征( ),双侧踝阵挛( ).曾于7年前做过肝包虫内囊摘除术.肝脏B超:肝右后叶见一不均质的囊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为肝右后叶包虫术后残腔并复发. MRI检查所见:腰3椎体下缘至骶2椎体上缘水平椎管内见多房性有分隔的长T2长T1囊性异常信号,分隔于T2WI呈低信号,T1WI呈相对稍高信号(图1,2),增强扫描不增强.病变沿腰5~骶1左侧椎间孔、骶1~2左侧骶前孔向盆腔内生长,骶1、2椎体有骨质破坏吸收(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