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39篇
  免费   2551篇
  国内免费   676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267篇
妇产科学   107篇
基础医学   766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4485篇
内科学   1668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388篇
特种医学   30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876篇
综合类   7807篇
预防医学   5122篇
眼科学   136篇
药学   6147篇
  54篇
中国医学   2186篇
肿瘤学   2039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633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706篇
  2020年   734篇
  2019年   704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811篇
  2015年   957篇
  2014年   1596篇
  2013年   1441篇
  2012年   1946篇
  2011年   1968篇
  2010年   1723篇
  2009年   1649篇
  2008年   2560篇
  2007年   1943篇
  2006年   1687篇
  2005年   2314篇
  2004年   1773篇
  2003年   1669篇
  2002年   1060篇
  2001年   999篇
  2000年   703篇
  1999年   644篇
  1998年   571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83篇
  1995年   410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44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42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统计武汉地区近6年抗病毒药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变化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武汉地区32家医院2008~2013年抗病毒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限定日费用(DDC)。结果:2008~2013年武汉地区抗病毒药年销售总金额和DDDs逐年上升,年销售金额排在前5位的为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和更昔洛韦;DDDs排名前5位的是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利巴韦林、替比夫定、拉米夫定。大多数药物的DDC较为稳定,个别药物如奥司他韦、穿琥宁的DDC波动较大。结论:武汉地区32家医院近6年的抗病毒药使用基本稳定,西药占据了主要市场,其中以疗效较好的恩替卡韦、价格低廉的阿德福韦酯等药品增长迅速,而穿琥宁为代表的中药抗病毒药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992.
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万古霉素首剂给予负荷剂量对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CNKI,WanFang,CBM,纳入所有关于万古霉素首剂给予负荷剂量的研究。结局指标为感染治疗的有效率、目标浓度的达标率和肾毒性的发生率。结果:纳入1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队列研究,共199名患者,其中1篇研究报道负荷剂量可以提高感染治疗的有效率[RR=1.27,95%CI(0.97,1.67),P>0.05],2篇研究报道负荷剂量可以提高目标浓度的达标率[RR=1.54,95%CI (0.72,3.30),P>0.05],1篇研究报道负荷剂量组与对照组的肾毒性发生率[RR=3.87,95%CI(0.46,32.57),P>0.05]。结论:万古霉素首剂给予负荷剂量可以提高感染治疗的有效率和目标浓度的达标率,但未显示出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近6年武汉地区喹诺酮类药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2008~2013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喹诺酮类药的用药频度(DDDs)、总消耗金额、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地区医院近6年喹诺酮类药销售总金额分别为11 519.92、11 507.52、12 565.62、11 412.57、11 032.24、11 906.78万元,其中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名列前茅,二者的销售金额总和占总份额的70%~80%,并持续增长;帕珠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洛美沙星的销售金额和DDDs大幅下降;普卢利沙星、巴洛沙星、吉米沙星、芦氟沙星、妥舒沙星已逐渐退出该地区。结论:受几年来抗菌药专项整治的影响,该地区临床使用喹诺酮类药品种减少显著,药品的用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辛伐他汀不同剂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甲组和乙组各50例。两组均采取相同的治疗方式,并同时使用辛伐他汀。甲组使用剂量为10mg;乙组使用剂量为20mg。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血管内皮功能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同时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予以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各指标差别不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各指标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差异( 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有效的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与使用剂量无关,但高剂量辛伐他汀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多。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麻醉维持中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9月1日~2014年1月30日期间,选取90例我院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右美托咪的使用剂量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和C组(30例)。在基础麻醉分量上,分别给予A组、B组、C组3组患者以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记录、统计3组患者的相关麻醉指标。结果 A组、B组、C组3组患者在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拔除气管导管评分(1.8±0.6)分优于A组(3.0±0.4)分(P<0.05),C组的拔除气管导管评分(0.2±0.1)分优于A组(3.0±0.4)分和B组(1.8±0.6)分(P<0.0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同剂量的右美托咪定在麻醉维持中的效果不同,应根据患者情况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2年5月24日至2014年9月3日中选择我院患者90例。其中44例患者做为观察组采用小剂量12.5mL/(次? 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另外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大剂量25mL/(次? 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对,详细记录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变化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前后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比对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与对照组患者明显体积减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比较中,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值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各方面数值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12.5mg/(次? d)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在对子宫肌瘤体积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值都优于大剂量25mL/(次? d)米非司酮,且更为安全有效,对临床疗效得到有利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87例,将其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各29例;分别给予三组患者每天睡前服用20mg、40mg、80mg阿托伐他汀,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不同,甲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有所改善,但不明显;乙组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明显的改善;丙组颈动脉硬化情况较甲组及乙组明显改善,甲、乙两组与丙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效果确切,且随着剂量增加,颈动脉硬化改善更明显,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值得在高危糖尿病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分析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不同剂量治疗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均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根据剂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小剂量组给予剂量为400mg/(kg×d),大剂量组给予剂量为1g/(kg× d),连续治疗5d,为一个疗程,比较不同剂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小剂量组患儿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大剂量组总有效率(71.80%),小剂量组患儿治疗后的出血控制时间(3.92±0.94)d、住院时间(9.37±2.86)d均明显少于大剂量组出血时间(6.52±1.88)d、住院时间(15.62±4.81)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给药不仅在临床有效率方面高于大剂量给药有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出血时间,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助于患儿早日出院。  相似文献   
999.
张圣苗  陈肖蓉 《中国药师》2015,(11):1935-1937
摘 要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和大量组。各组均给予基础治疗,低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大量组分别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辛伐他汀10,20,40 mg·d-1。4周后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RP、ICAM-1、IL-1β)和肾功能指标(BUN、Cr、UAER、24hUpro、Uβ2-MG)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大量组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低量组、常量组和大量组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后4组IL-1β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4组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Cr、UAE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辛伐他汀各剂量组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常量组和大量组低于低量组(P<0.05);治疗后辛伐他汀各剂量组24 h Upro、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且常量组和大量组Uβ2 MG水平低于低量组治疗后(P<0.05),大量组低于常量组治疗后(P<0.05)。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从炎症因子和肾功能指标两个方面可以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大剂量辛伐他汀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X射线照射对机体过氧化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特定病原体成年大鼠19只,随机分为实验组(A)、实验组(B)、对照组(C),A、B二组大鼠每日进行一次全身性X线照射,连续6 d,1次/d,A组照射剂量为3 Gy,B组照射剂量为2 Gy;C组不进行X线照射,完毕后留取血样检测3组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OD: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SOD水平显著低于C组,且A组显著低于B组;CAT: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CAT水平显著低于C组,且A组显著低于B组;T-AOC:A、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组T-AO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A组低于B组。结论 X线照射对机体SOD、CAT和T-AOC指标具有显著影响,可显著降低血清SOD、CAT和T-AOC水平,抗氧化酶SOD及CAT活性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