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6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109篇
耳鼻咽喉   64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93篇
临床医学   1709篇
内科学   373篇
皮肤病学   33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9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86篇
综合类   2990篇
预防医学   522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1076篇
  11篇
中国医学   319篇
肿瘤学   42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65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599篇
  2010年   521篇
  2009年   502篇
  2008年   794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604篇
  2005年   670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74篇
  2001年   217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85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46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检测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疣状肿块的p53蛋白和Ki-67蛋白,然后和非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上皮异常增生)与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进行比较,更好的了解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疣状肿块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34例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疣状肿块,33例非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癌前病变和45例非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鳞癌组织中p53蛋白和Ki—67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4例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疣状肿块中,有8例p53蛋白过度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3%,26例Ki-67蛋白的表达, 阳性表达率为76%,二者均低于非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鳞癌,P<0.05,但与非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上皮异常增生)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大部分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疣状肿块与非艾滋病感染者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上皮异常增生)相似,已有细胞过度增殖,一部分已有抑癌基突变。  相似文献   
82.
用橡胶木粉填充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研究了酸、碱溶液预处理木粉的效果和硅烷偶联荆(KH-570)、MMA接枝的天然橡胶胶乳(MGL-30)两种改性剂对橡胶木粉表面改性的效果,以及未粉粒径和填充量等对木粉/LL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对复合材料拉伸断面的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粉的拉径、木粉填充量和改性荆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经碱溶液预处理再用改性荆改性后的木粉能有效地改善木粉与LLDPE的界面粘结强度,提高橡胶木粉/LLD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3.
我院1990年1月至2005年9月收治右下腹痛性肿块老年患者83例,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患者,女,36岁。因右乳腺无痛性肿块6个月,增大3个月入院。查体:右乳腺上部可扪及6cm×6cm大小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尚可,与皮肤无粘连。乳头及局部皮肤无异常。右腋下可扪及2cm×1cm大小肿大淋巴结。彩色B超检查:右乳腺外上象限可见低回声、不均质占位。99Tcm MIBI显像:右乳肿块及右腋下肿块弱阳性。胸片、腹部B超未发现异常。行右乳腺肿块穿刺,肿块内有淡血性液,抽取3ml离心沉淀行细胞学检查见较多红细胞,部分炎性细胞,少许上皮细胞核异质。于入院后第10d在局麻下行右乳肿块切除。快速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结果示右乳腺恶性肿瘤,细胞异…  相似文献   
85.
病例1女,18岁。因右颈部肿块2年,右肩不适、上肢乏力1年入院。病程中自觉肿块逐渐增大,右上肢乏力加重,伴有小指麻木。临床检查:右颈部锁骨上触及约3 cm×2 cm肿块,固定、无压痛。右胸大肌锁骨部明显萎缩,背阔肌和手部骨间肌轻度萎缩,右小指轻度爪形指,腕部桡动脉搏动减弱。右  相似文献   
86.
87.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表现,肿块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primary angiitr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常被误诊为胶质瘤.本文旨在探讨肿块型PACN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7例肿块型PACN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85.3%的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减退,55.9%患者有不同程度皮层高级功能减退症状。70.6%的颅内病变累及脑皮层:73.5%患者的正常区域脑血管周围间隙增宽,其中76%出现血管强化;病变出现特征性的“C”形强化。结论:局灶性神经功能和高级功能减退、病变累及皮层和“C”形强化等特征.有助于诊断肿块型PACNS。  相似文献   
88.
蔺小倩 《青海医药杂志》2003,33(9):15-16,T003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点;方法:根据1988年(HUNPATHOL)MATSUBRA等分型方法,对50例肺炎性假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机化肺炎型23例,纤维组织细胞型16例,淋巴浆细胞型11例;结论:肺炎性假瘤其性质均为良性,男性多于女性,共同的病理特点是纤维母细胞增生、血管增生,组织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肺泡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9.
纵隔镜检查术 (mediastinoscopy)对于纵隔肿块及肿大淋巴结的诊断 ,尤其是对判断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很高价值。我院自 2 0 0 1年 1 0月~ 2 0 0 2年 8月间共在全麻下行纵隔镜检查 31例 ,现将麻醉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31例纵隔肿块诊断不明患者 ,其中男 1 7人 ,女 1 4人。年龄 2 6~ 73岁 ,ASAⅠ~Ⅱ级。术前均无气道或上腔静脉压迫、脑循环障碍等特殊症状及体征 ,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纵隔镜检查术。术前按普胸手术常规准备 ,术前晚口服地西泮 ,禁饮禁食 6h。入手术室前 30min肌注莨菪碱 0 3mg或阿托品 0 5mg ,入手术室…  相似文献   
90.
目的:采用频率比法对145例肺内结节与肿块回顾性分析,建立良、恶性结节与肿块计量诊断方法。方法:对145例CT表现肺内有结节或肿块的病人采用频率比法,把临床征候及CT征象转化为记分值,判断结节与肿块的性质。结果:通过临床征候及CT征象的记分诊断,+-2是可疑界限分值,大于2分值的结节与肿块为恶性;小于-2分值的结节与肿块为良性。结论:应用频率比法对肺内结节与肿块的性质进行计量分析诊断有一定帮助,另外在初步确定结节与肿块性质的基础上加上可信区间,完善和补充了影像诊断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