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目的探讨新疆维、哈、汉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831名新疆民汉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汉族组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维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哈族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1);而维、哈族2个民族的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1)。新疆北部(北疆)不论男、女中学生汉族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新疆南部(南疆)汉族组男中学生焦虑、恐怖因子分低于维族组,躯体化因子分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汉族组女中学生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维族组(P<0.01或P<0.05)。结论哈萨克族中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依次为维吾尔族,汉族;北疆民族男女中学生及南疆维族女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比汉族中学生好;南疆汉族男中学生心理素质比维族好。  相似文献   
32.
韦柳婷  吴秋龙  黄之虎 《安徽医药》2023,27(7):1422-1426
目的 分析南宁地区新生儿常见耳聋基因携带情况和突变类型,探讨汉族与壮族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技术对2017年8月至2021年4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出生的6 698例新生儿进行GJB2、SLC26A4、mt DNA和GJB3基因的13个突变位点检测,分析耳聋基因的总体检出率及突变位点的分布情况,对壮汉两民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耳聋基因筛查总阳性119例,总体检出率为1.78%,汉族为2.02%,壮族为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GJB2基因为主要突变基因,总体检出率为1.00%,汉族1.11%,壮族1.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其次是SLC26A4基因0.48%,mt DNA0.27%和GJB3 0.03%,在汉族与壮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35 del C是主要突变位点,检出率为0.875%,在汉族与壮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C26A4基因的c.919-2A>G突变位点的检出率汉族高于壮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 GJB2基因为新生儿常见耳聋主要突变基因;汉...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羌族民间对3种莸属植物光果莸Caryopteris tangutica,粘叶莸C.glutinosa,短梗三花莸C.termiflora Maxio f.brevipedunculata的药用情况及生药学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汉族与维吾尔族EHH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顺利置入喉罩时靶控输注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EC50),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实施个体化麻醉提供参考。 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外科行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手术的58名EH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汉族组30例,维吾尔族组28例。2组均釆用改良序贯法靶控输注丙泊酚,首例患者丙泊酚血浆靶控的起始浓度为3.5 ug/ml,浓度调整梯度设定为0.5 ug/ml,待患者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时置入喉罩,若置入喉罩效果满意,下1例靶控丙泊酚浓度降低一个梯度,若置入喉罩效果不满意,下1例靶控丙泊酚浓度增加一个梯度,并比较2组患者术中各时间段(入室后、置入喉罩前、置入喉罩后1 min)的血流动力学、BIS等指标。 结果汉族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置入喉罩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为3.77 μg/ml,其相对应的95% CI为3.61~3.91 μg/ml;维吾尔族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置入喉罩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4.31 μg/ml,其相对应的95% CI为4.16~4.46 μg/ml。 结论维吾尔族EHH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丙泊酚置入喉罩的EC50高于汉族,请广大麻醉医师引起注意,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35.
目的:为了解傈僳族食管癌的发病情况及特点。方法:在傈僳族主要居住区域内云南怒江大峡谷,进行10年的临床调查。结果:发现食管癌患者366例,以此为依据作统计分析。结论: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亟需深入研究发病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 MTHFR)基因3'-非翻译区rs4846049 G/T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选取39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和37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病例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型分别为268例和12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直接测序法检测MTHFR 基因rs4846049 G/T多态性。结果以GG基因型为参照,TT基因型使缺血性卒中发病风险显著增高[优势比(odds ratio, OR)2.87,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43~5.76;P=0.003];与G 等位基因比较,T 等位基因使发病风险显著增高( OR 1.62,95% CI 1.28~2.06;P<0.001)。亚组分析显示, rs4846049 G/T 多态性可显著增高 LAA 和 SAO 亚型卒中的发病风险(P均<0.05)。结论 MTHFR基因rs4846049 G/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易感性增高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卒中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贵州省黔南州3~6岁苗族和布依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比较两民族危险因素和临床资料的差异,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2年8月共收集689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民族分为苗族组(328名)和布依族组(361名),分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检查及神经行为发育评分,并对影响神经行为发育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①两民族智商发育检查结果比较:苗族组328人,正常319人(97.25%),临界5人(1.52%),低下4人(1.22%);布依族组361人,正常358人(99.17%),临界2人(0.55%),低下1人(0.28%),两民族智商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P﹤0.01)。②两民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影响因素比较:苗族组在父母吸烟、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饮酒、喜欢食鱼类食物、毒物接触史等方面与布依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两民族儿童智商水平比较:苗族组3岁、4岁及5岁儿童操作智商(PIQ)和全量表智商(FIQ)与布依族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苗族组6岁儿童PIQ和FIQ分别与布依族组6岁儿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民族儿童神经行为发育得分比较:苗族组3岁和4岁神经行为发育总分、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分别与布依族组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黔南州苗族与布依族3~6岁儿童神经行为发育有一定的差别,其影响因素为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吸烟、父母饮酒、喜欢食鱼类食物、毒物接触史等与神经行为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独龙族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肠道蠕虫卵;直接涂片法查肠道原虫;透明胶纸肛拭法查蛲虫;改良抗酸染色法查稀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结果共检查239人,感染211人,总感染率为88.28%,共查到9种寄生虫,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鞭虫71.55%,蛔虫66.95%,钩虫9.21%,微小内蜒阿米巴3.77%,蓝氏贾第鞭毛虫2.51%,哈氏内阿米巴1.67%,溶组织阿米巴、结肠阿米巴和布氏嗜碘阿米巴均为0.42%。钩虫虫种为美洲钩虫,蛲虫和隐孢子虫均未检出。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度均以轻度感染为主。性别、年级和民族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来源于龙元村委会的学生感染率最高,为95.45%(21/22),马库学生的肠道感染率最低,为30.00%(3/10),各地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独龙族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高,当地卫生环境差、不良的卫生习惯和学校的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缺乏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阿克苏市维吾尔族、汉族高年级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及特点。方法:采用中文版Steinberg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阿克苏市2所小学的976名4~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维族504名、汉族472名。结果:1总体来看,在参与因子上维族父母得分高于汉族(t=2.001,P0.05),心理自主、严格/监督因子得分维族父母均低于汉族(t=14.012,23.230;P0.001);2汉族母亲、父亲文化程度总体来说高于维族父母(χ~2=43.89,46.92;P0.01);3汉族父母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教养方式,在3个因子上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维族父母对女生在参与因子、严格/监督因子得分高于男生(P均0.05);4对独生子女的教养方式,在心理自主、严格/监督因子得分维族父母均低于汉族(t=7.141,10.867;P0.001);对非独生子女,参与因子得分维族父母高于汉族(t=-2.496,P0.05),心理自主、严格/监督因子得分维族父母均低于汉族(t=12.322,19.286;P0.001)。结论:维族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保护、温情,而汉族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心理自主,对子女进行监督的意愿以及实际监督情况更严格;维族家庭教育可能更重视性别教育。  相似文献   
40.
朝医学源于中国古代儒学、道学、佛学、中医学,启蒙于朝鲜国朝鲜朝,形成于中国东北光复前后,发展于中国改革开放卅年之后十年。朝医学特色是整体的观念“天人性命”观。朝医学认为“心为一身之主宰,光明莹澈,耳目鼻口无可不察,肺脾肝肾无所不忖,颌臆脐腹”。注重辨病辨证辨象相结合,临床中强调养生保健的一种临床实践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