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3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的临床特点以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随访并统计分析2006—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37例初发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发情况。结果137例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率为38.69%(53/137),部分缓解率61.31%(84/137),总有效率为100%(137/137)。1年累积复发率为26.28%(36/137),2年累积复发率49.64%(68/137),3年累积复发率59.85%(82/137)。其中偶发(≤1次/年)者37例,占27.01%(37/137);频发(≥2次/年)者45例,占32.85%(45/137);55例患者(40.15%,55/137)经首次治疗,随访期间未复发。复发与性别无关(P〉0.05)。〈50岁组的复发率为68.09%(64/94),显著高于≥50岁组[41.86%(18/43)](X2=8.444,P〈0.05)。维吾尔族患者的复发率为70.42%(50/71),显著高于汉族[48.48%(32/66)](X2=6.851,P〈0.05)。左半结肠的复发率为71.64%(48/67)、广泛结肠的复发率为71.88%(23/32),显著高于直肠的28.94%(11/38)(P〈0.05)。重度组的复发率为82.61%(19/23)显著高于轻度组的52.38%(33/63)和中度组的58.82%(30/51)(P〈0.05)。维持缓解组接受维持治疗者占52.73%(29/55),显著高于复发组的31.71%(26/82)(X。:6.053,P〈0.05)。精神紧张可能是导致uc复发最重要的诱因,占64.63%(53/82),其次为饮食不当和劳累过度,分别占56.10%(46/82)和39.02%(32/82)。结论维吾尔族UC患者复发率高于汉族,青壮年的复发率高于中老年人,病变范围、病情严重程度、能否维持治疗与UC复发相关,精神紧张、饮食不当和劳累过度是UC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2.
肝硬化与ABO血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肝硬化与ABO血型的相关性。检测640例肝硬化患者ABO血型,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示:①朝鲜族肝硬化患者较朝鲜族对照组A型血型显著为多,而汉族肝硬化患者ABO血型分布与汉族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PHC)者较未合并PHC者B血型显著为多,O血型显著为少;③男女肝硬化患者ABO血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肝硬化患者ABO血型分布与民族、是否合并PHC等因素有密切关系,而与性别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比新疆维族和汉族早发和迟发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大血管与微血管病变(Diabetic microangiopathy,DMAP)的差异,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维族及汉族T2DM患者共150例,按照年龄、性别、民族分组,比较并发大血管病变和DMAP及生化项目的差异。结果维族和汉族间HDL-C、LDL-C、2h 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TC、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T2DM患者并发DMAP阳性率显著高于迟发组T2DM患者(χ2=4.304,P0.05)。早发组Hb A1c、TG水平显著高于迟发组(P0.01);早发组LDL-C水平显著低于迟发组(P0.01)。早发组与迟发组相比FBG、2h PG、TC及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T2DM患者较迟发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易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不同民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4.
贵州省三都县水族手皮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贵州省三都县307名水族成年人的手皮纹进行调查研究,得出7项皮纹参数正常值。用这7项参数值与吴立甫发表的水族手纹资料比较,发现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  相似文献   
25.
以城市和农村交接混合区住宅的父母为对象 ,进行了有关家庭环境和妇幼保健服务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 ,主要影响母亲的保健行动的因素有民族、学历、职业、年收入、家庭形态、健康信息等因素。还被提示的问题有 ,作为婴幼儿喂养必须的信息来源的保健书籍之中 ,发现朝鲜文的保健书籍很缺少 ,因此考虑很有必要开发朝鲜文的育儿书籍。关于新生儿访问 ,当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信息时有必要考虑因民族的不同所造成的育儿观念的差异。笔者考虑有必要重新探讨有关提高母子保健手册的有效利用的新体系的调整以及妇幼保健服务管理体制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6.
汉族和哈萨克族妊高征发病情况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妊高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五年来分娩的2918例汉族和哈萨克族(哈族)妊高征与贫血发病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汉、哈两族妊高征发生率分别为108%和236%;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分别为261%和304%,两组差异均十分显著。结论:除贫血外,饮食习惯不同是导致哈族妊高征发生率高于汉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1988年测量的609名(男296,女313,年龄18~24岁)新疆维吾尔族青年学生足长、身高,按年龄、性别分组,计算了足长和身高的均值、身高与足长的比值,并提出了由足长推算身高的简单公式和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8.
纳西族东巴医学是中华民族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极其丰富的医学伦理思想:行善原则、诚实原则、敬祖尊师及豁达的生命观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和总结纳西族东巴医学中的医学伦理思想,对于培养纳西族医生的职业道德,丰富中华民族医学伦理思想,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9.
广西京族医药发展现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研广西京族医药的发展现状,阐明京族医药特点,为下一步系统开发京族医药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文献检索、座谈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和分析京族医药的发展现状,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京族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对策建议。结果:京族医药为保障广西京族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京族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影响了京族医药更好地发挥更大的作用。结论:广西京族医药的具有独特魅力,是中国民族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面临资源缺乏、缺少知识产权保护及传承困难等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1999-2018年黔南州居民骨肉瘤发病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提取黔南州肿瘤登记处系统中1999-2018年新发骨肉瘤病例发病信息进行性别、年龄分析,计算发病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中标率)、世界标化发病率(世标率)、年龄别发病率和年均变化百分比(APC)等。并对黔南州不同民族骨肉瘤患者病理类型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18年黔南州居民新发骨肉瘤237例(男性147例,女性90例),发病率为3.66/100万(男性4.39/100万,女性2.87/100万),中标率2.49/100万(男性2.76/100万,女性2.17/100万),世标率为2.90/100万(男性3.45/100万,女性2.35/100万)。发病率在9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9岁以后迅速升高,10~19岁年龄段达到峰值14.97/100万(男性16.03/100万,女性12.85/100万),20岁以后迅速下降,60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逐渐减低,男、女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37例骨肉瘤患者病理诊断主要以常规性骨肉瘤最为常见,占83.54%。布依族骨肉瘤患者病理类型分布与苗族、水族、毛南族、汉族及其他民族骨肉瘤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6.125、14.709、12.486、9.613、10.078、28.727,P=0.001)。结论 贵州省黔南州居民20年来骨肉瘤发病率有呈上升趋势,男性、10~29岁年龄段和布依族居民是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