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66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258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334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2396篇
内科学   75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348篇
综合类   2610篇
预防医学   36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097篇
  11篇
中国医学   531篇
肿瘤学   1328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276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602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555篇
  2009年   588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565篇
  2006年   455篇
  2005年   429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单克隆抗体 1975年 Koehler等采用细胞融合技术,使小鼠免疫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后者产生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lxxly ,MoAb),简称单抗,由于单抗具有性质纯、效价高,特异性强,少或无血清交叉反应等特点 ,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73.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有T细胞亚群的变化,化疗及放疗可加深对T_4细胞的抑制。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益气补肾方配合化疗能否逆转骨髓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失平衡状态。临床资料 1990年8月~199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骨髓瘤患者20例(初治10例,复发3例,原单一化疗7例)。全部患者进入本组观察前未经系统中医治疗。本次采用益气补肾中药配合化疗的综合疗法。于治前、治后1~2个月及3个月以上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15名健康医务人员为对照组。治疗方法益气补肾方由生黄芪、炒党参、细生地、女贞子、桑寄生、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透骨草、骨碎补组成,每剂生药137g,每周服5剂,  相似文献   
74.
<正>患者女性,61岁,住院号232578。因慢性肾功能不全13年,维持性血透12年,全身骨痛伴皮肤骚痒5年,头痛头晕渐加重半年,视物不清伴复视一周入院。查体贫血貌。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正常存在,左眼外展受限。颈软。心脏向左下扩大,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右下肺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轮薷≈住K闹×Α⒓≌帕φ#旆?射对称存在,双侧双划征(+),余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一)。查BUN13.9mmol/L,CR372umol/L,Ca2.57mmol/L,P1.96mmol/L,AKP768u/L,全段甲状腺激素(iPTH)370pg/ml。MRI示1.左额叶缺血改变.脑梗死。2.颅板显著增厚。诊断1.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2.肾性骨病、颅板异常增厚伴颅神经损伤。入院后在充分透析基础上予以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3及活血脑保护治疗。2周后患者AKP降至429u/L,左眼余视未能纠正,骨痛头痛好转出院。图1、2、3示颅脑轴位SETlWI,颅脑轴位FSET2WI,矢状位SETlWI,颅板松质普遍增厚,以颅盖骨明显,最厚处达1.8cm讨论肾脏是参与机体骨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肾性骨病指肾功能衰竭后,高磷及由于缺少la羟化酶。维生素D不能有效活化,影响肠道钙吸收及骨代谢而导致的骨病。肾性骨病可发生在肾功能不全的任何阶段,尿素症患者100%有肾性骨病存在,是尿毒症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肾性骨病通常分为三类高转化型,低转化型,混合型。本案患者骨痛,皮肤骚痒,高磷,AKP及PTH显著增高,符合高转化型肾性骨病。高转化型肾性骨病常见的病理改变为1.纤维性骨炎表现为骨小梁排列不规则,骨组织失去板层状结构,纤维组织增生致骨小梁及骨髓纤维化。2.骨硬化表现为网状骨骨小梁厚度和数量增加,骨密度增加,最常见于椎骨。但如本例由于肾性骨病导致骨面积大量增加,颅骨异常增厚伴颅神经损伤的未见报道。患者由于颅骨异常增厚,可能影响了头痛结构导致头痛不适,也可由于颅底骨增生,挤压颅神经导致左眼斜视、复视,视力下降。逐见肾功能不全肾性骨病的多样性及危害性。应在肾功能不全早期重视患者骨代谢异常,积极纠正高磷、低钙,酌情补充活性维生素D3,纠正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必要时需手术治疗。最大限度防治肾性骨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慢性肾衰患者长期生存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5.
王两萍  徐文坚 《山东医药》2006,46(17):90-9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MRI是目前骨髓病变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临床确诊MM的重要依据.现将MM的MRI表现与临床特点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胡飞 《山东医药》2006,46(26):64-64
2002年2月~2006年3月,我们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2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田春艳  沈卫章  张凤春 《医学争鸣》2003,24(10):930-930
临床资料 我院1992/2000年收治的82例多发性骨髓瘤(MM)均符合诊断标准.男59例,女23例,年龄28~75(平均54)岁,高峰年龄45~55岁,共36例,占43.9%.发病至确诊时间1~24mo,首发症状以骨痛为主50例,占61.0%(腰骶痛3例,占37.8%,肋骨痛13例,占15.9%,四肢骨痛5例,占6.1%,肩胛骨痛1例,占1.2%);其次为贫血17例,占  相似文献   
78.
患者甲,腰背疼痛半年余,疼痛加剧并下肢活动无力两月余来我院就诊,行胸片和CT检查,示胸内有一结节并肋骨胸椎多处骨质破坏,疑为多发性骨髓瘤,于2007年8月8日入院就诊。  相似文献   
79.
多发性骨髓瘤是骨髓中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极易造成误诊.本文对3例多发性骨髓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0.
杨锋 《养生月刊》2006,27(1):29-31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较特殊的血液疾病,也是好发于老年人的恶性肿瘤。因在临床上表现多种多样,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而造成误诊,耽误治疗。那么,怎样才能早期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呢?重视出现的各种症状1.骨痛或发生病理性骨折:腰腿等部位疼痛不一定是得了肿瘤,如受寒着凉、劳累过度、干重活时姿势不当闪腰岔气、长有骨刺等,都会引起疼痛。但如果老年人出现长时间难忍的腰痛时,却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种腰痛是由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骼破坏而引起的。病变不仅是腰椎,还可累及颅骨、胸椎、肋骨、髂骨等,严重的患者胸、腰椎及肋骨可发生病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