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01篇
预防医学   117篇
药学   248篇
  1篇
中国医学   5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藿香原产于我国大部分地区,作为观赏性植物,栽培历史悠久,当密集的淡紫红色花盛开时,优美雅致,适用于花径、池畔和庭院成片栽植、十分幽雅,也可盆栽观赏,  相似文献   
92.
口疮是口腔粘膜发生小溃疡,局部灼热疼痛的病证,往往反复发作。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谓的复发性口疮和口疮性口炎。笔者自1994年以来,运用《温病条辨》中的滑石蕾香汤治疗口疮4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是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6例,女性26例;年龄:23~SO岁;病程:3天~3O年。本病的诊断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口疮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小溃疡,局部灼热疼痛,或此伏彼起;愈后易复发;口内粘腻味苦,院腹痞闷,泛恶纳差,口不渴或渴不欲…  相似文献   
93.
徐贵成 《河北中医》1985,(5):46-46,28
1、解表和中,散寒除湿法本法适用于寒湿型泄泻。证见起病急、腹痛肠鸣、泄泻清稀,兼有寒热、苔薄白,脉浮。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大腹皮,白术,陈皮、茯苓、半夏、白芷、苏梗、砂仁。本证宜表里同治,非解表则外邪不散,表不解则里不和;非和中则肠胃不运,里不和则泄泻难止。 2、清利湿热、理气止痛法本方适用于湿热型泄泻。证见腹痛即泻,大便黄褐热臭、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  相似文献   
94.
消化道肿瘤术后患者化疗常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嗳气脘痞等不适症状。笔者于2001—2003年临床应用藿香正气软胶囊辅助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34例,取得较好疗效,兹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空间环境对药用植物的影响。方法:以藿香种子为材料,搭载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回到地面后研究其过氧化物酶、酯酶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失重组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与地面组接近,略低于地面对照组,而击中组材料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则明显高于地面对照组。3组材料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电泳图谱基本相同,失重组和地面对照组的蛋白质电泳图谱也基本相同,而击中组材料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则与另外两组材料有所区别。结论:微重力对藿香的影响小于高能重离子辐射,不同材料对空间环境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索川藿香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的影响,为川藿香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小鼠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沙比利(3.375mg/kg)组、广藿香(2.25g/kg)组、川藿香(4.5g/kg、2.25g/kg、1.125g/kg)组和自然恢复组。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生长状况、饮食量、粪便性状、精神活动状态、被毛光泽度等变化。给药结束当天,眼球取血,脱颈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胃排空、肠推进率、血清中D-木糖、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含量观测胃肠动力变化;制备10%肝脏组织匀浆,按试剂盒要求检测肝脏组织葡萄糖、丙酮酸含量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胃残留明显升高,胃肠激素含量及丙酮酸、葡萄糖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川藿香(2.25g/kg)可明显改善胃肠动力障碍小鼠一般状况,对模型小鼠的胃排空和肠推进以及D-木糖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对胃肠激素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川藿香(2.25g/kg、1.125g/kg)组对丙酮酸、葡萄糖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水平明显升高;川藿香(4.5g/kg)组虽对上述指标有影响,但效果不及川藿香(2.25g/kg、1.125g/kg)组。结论:川藿香(2.25g/kg)对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胃肠动力吸收和有氧代谢具有明显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鹅蝥藿香粒天灸对过敏性鼻炎小鼠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的方法建立小鼠过敏性鼻炎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天灸治疗组。观察各组症状,记录过敏潜伏期,对鼻黏膜组织病检并对EOS、MC计数。结果同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对过敏性鼻炎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作用,特别是鹅蝥藿香粒天灸治疗组与模型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EOS、MC下调明显。结论鹅蝥藿香粒天灸对过敏性鼻炎小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8.
桂产藿香蓟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桂产藿香蓟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藿香蓟挥发油,GC-MS联用技术分离并鉴定其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7.43%。结论:桂产藿香蓟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早熟素Ⅱ(43.29%)、石竹烯(24.48%)、α-毕澄茄油烯(10.18%)、倍半水芹烯(8.32%)、早熟素Ⅰ(7.77%)。  相似文献   
99.
复发性口疮是好发于青壮年的一种常见口腔黏膜病,多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2002-2006年运用四逆散合藿香正气散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
复发性口疮是好发于青壮年的一种常见口腔黏膜病,多病程缠绵,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笔者2002-2006年运用四逆散合藿香正气散治疗复发性口疮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