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3篇
  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杨桃根苯醌(benzoquinone of Averrhoa carambola L.root,BACR)对糖尿病小鼠的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小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测定小鼠空腹血糖(FBG),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β(IL-1β)水平,肝脏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观察Toll样受体4 (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差异。结果与模型组比较,BACR给药组血清中TC、 TG、LDL-C、MCP-1、IL-1β及肝脏组织MDA明显降低,血清中HDL-C及肝脏中SOD、GSH-Px明显升高;HE结果显示,BACR改善肝脏组织病理情况;肝脏组织TLR4、 MyD88、NF-κB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 BACR对糖尿病小鼠有降糖降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增强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建立引起该细胞增殖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染毒后细胞内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提供方法基础。方法用苯醌对人早幼细胞系HL-60进行染毒,取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苯醌进行染毒,行台盼蓝拒染法测细胞生存率,Alamar blue法测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技术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苯醌浓度为3μmol/L的剂量组HL-60细胞存活率无明显改变,且增殖率最高,细胞进入S期的比例[(48.23±1.37)%]高于对照组[(42.47±0.45)%]。结论用3μmol/L的苯醌染毒HL-60细胞,可引起该细胞明显增殖。  相似文献   
104.
105.
艾地苯醌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3,4,5-三甲氧基甲苯和10-羟基癸酸(7)为起始原料合成艾地苯醌(1),总收率为40%。关键步骤弗-克反应和弗瑞麦氏盐氧化反应均在原文献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结合美多芭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疗效、步态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0月-2019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71例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6); 对照组患者接受美多芭药物治疗,起始剂量为0.125 g/次,3次/d,口服,每6~7 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增加1次剂量,最高≤0.75 g/d,连续治疗12周;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艾地苯醌,剂量30 mg/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12周; 评价2组患者临床疗效、帕金森病综合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认知[简明智能量表(Mini-mentalstate examination,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及步态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2.2% vs 42.9%,P=0.012); 治疗12周后患者UPDRS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12周后MMSE及MoC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2,0.007)。治疗12周后患者步长较治疗前明显增大,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患者步频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 患者步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16.7% vs 8.6%,χ2=1.050,P=0.305)。结论 艾地苯醌结合美多芭对帕金森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精神认知状态及步态情况。  相似文献   
107.
李会晓  张锰钢  杨彦 《中国校医》2020,34(5):335-337
目的 观察艾地苯醌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胆碱能系统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控制血糖、血脂、血压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拉西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艾地苯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碱能系统指标、记忆功能评估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ACh与Ch水平为(34.25±7.35)nmol/L、(876.82±162.32)nmol/L,均高于对照组(25.45±5.29)nmol/L、(801.62±153.69)nmol/L(P<0.05);治疗后观察组记忆商评分为(110.34±10.31)分,高于对照组(92.34±9.31)分(P<0.05)。结论 艾地苯醌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可以提高胆碱能神经系统活性,改善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及对PD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初次于我科住院治疗的临床确诊的PD患者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观察组:多巴丝肼+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常规多巴丝肼治疗;入院第2天(治疗前)、治疗14 d(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记录以下指标:①统一PD评分量表(UPDRS评分)、Hoehn-Yahr分级;②测定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2组治疗后UPDR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SOD水平均升高,8-OHdG、MDA水平降低。结论艾地苯醌联合多巴丝肼治疗可有效改善PD患者临床症状,增强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9.
急性脑梗死(ACI)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且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常规治疗该病常常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我们在临床中联合艾地苯醌治疗ACI,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入院时(即病后48 h内)均做颅  相似文献   
110.
孙海蛟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519-1520
目的:探讨分析艾地苯醌联合美金刚对于血管性老年痴呆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某院接受治疗的80例血管性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金刚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地苯醌联合美金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MSE与SIB评分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ADL与N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联合美金刚治疗血管性老年痴呆的效果比较理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