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128篇
  免费   7836篇
  国内免费   7832篇
耳鼻咽喉   260篇
儿科学   1093篇
妇产科学   569篇
基础医学   7043篇
口腔科学   1035篇
临床医学   19982篇
内科学   19831篇
皮肤病学   540篇
神经病学   2153篇
特种医学   67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8篇
外科学   16522篇
综合类   45466篇
预防医学   7642篇
眼科学   2601篇
药学   16626篇
  179篇
中国医学   21624篇
肿瘤学   6629篇
  2024年   993篇
  2023年   3347篇
  2022年   2902篇
  2021年   3576篇
  2020年   3215篇
  2019年   3593篇
  2018年   1873篇
  2017年   3161篇
  2016年   3625篇
  2015年   4200篇
  2014年   6445篇
  2013年   6657篇
  2012年   8812篇
  2011年   9397篇
  2010年   8992篇
  2009年   9258篇
  2008年   10154篇
  2007年   9462篇
  2006年   8875篇
  2005年   9168篇
  2004年   7810篇
  2003年   7179篇
  2002年   6224篇
  2001年   5577篇
  2000年   4665篇
  1999年   3883篇
  1998年   3714篇
  1997年   3591篇
  1996年   3275篇
  1995年   2795篇
  1994年   2557篇
  1993年   1911篇
  1992年   1617篇
  1991年   1362篇
  1990年   1025篇
  1989年   924篇
  1988年   323篇
  1987年   214篇
  1986年   185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经皮髓核激光汽化减压术(PLDD)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5年8月-2017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76例LDH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PLD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腰背肌功能锻炼,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RM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治疗3月后的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RMQ评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9. 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 95%(P0. 05)。结论 PLDD治疗基础上联合腰背肌功能锻炼能促进疼痛、功能受限改善,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提升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交接班核查表在ICU床边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有目的地抽取已接受ICU上岗培训的30名护士,对其在应用交接班核查表前后的交接班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护士运用交接班核查表进行床边护理交接班后,在患者基本情况、气道管理、循环监测、导管护理、基础护理、安全措施等方面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交接班核查表在ICU护士床边护理交接班中起了较积极的作用,能起到方便交接班,减少交接班遗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3.
64.
马林  刘小翠  邓斌 《中草药》2020,51(16):4259-4265
目的探讨小檗碱调节糖原代谢的机制及对糖原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型糖尿病模型db/db小鼠作为疾病模型鼠,考察小檗碱对db/db小鼠血糖水平的影响;提取小鼠的肝糖原进行体积排阻色谱(SEC)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考察小檗碱对db/db小鼠肝糖原的结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小檗碱可以显著性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降低db/db小鼠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db/db小鼠肝糖原的结构不稳定性;降低db/db小鼠肝组织中糖原磷酸化酶(GP)、糖原脱分支酶(GDBE)和环磷酸腺苷(cAMP)表达水平,降低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结论小檗碱可以调控cAMP/GP信号通路,改善db/db小鼠的肝糖原结构,修复受损糖原结构,这可能是其调节肝糖代谢,改善糖尿病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目的系统评价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诊断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英文检索词包括:FIB-4,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platelet,PLT,hepatitis B,fibrosis,cirrhosis;中文检索词包括:FIB-4、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血小板、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查找关于FIB-4诊断乙型肝炎纤维化分期的文献,查找时间自建库至2015年2月。结果 27个研究8363例肝明显纤维化和15个研究2914例肝硬化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肝明显纤维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比值比(OR)[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0.70(0.68~0.71)、0.70(0.69~0.72),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的OR(95%CI)分别为0.79(0.75~0.82)、0.72,推荐的诊断界值为1.45~1.62,灵敏度和特异度的OR(95%CI)分别为0.67(0.65~0.68)、0.71(0.69~0.72),AUC和Q*指数分别为0.76(0.72~0.80)、0.71;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0(0.77~0.83)、0.81(0.80~0.83),AUC和Q*指数分别为0.88(0.85~0.91)、0.82,推荐的诊断界值为2.20~3.6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6(0.51~0.61)、0.87(0.85~0.89),AUC和Q*指数分别为0.92(0.89~0.94)、0.85。漏斗图及Egg's、Bgg's检验显示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FIB-4对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的诊断价值非常高,但对肝明显纤维化诊断价值仅为中等,因此在肝明显纤维化诊断过程中应联合其他指标增强诊断准确性,提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6.
同源病     
<正>(homologous isogenous disease或autoploidy disease)是指同一的致病因素及相同的发病机制,使不同的脏器或系统同时或相继受到损害,如肝豆状核变性。综合征不是一个单一病因、单一系统的独立的疾病单元,是一种模糊概念;是归纳一些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由多病因或病因不明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的病征;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如库欣综合征。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对接受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53%;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血液病涵盖病种广泛,且临床复杂难治,薛敬东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在治疗血液病尤其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方面有独到见解。本文通过从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体阴用阳的生理功能、特性来辨证论治血液病,探讨薛敬东教授基于“肝藏血”理论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的临证经验。薛教授从肝郁火旺、肝郁脾虚、肝郁阴虚入手辨证论治PIT。薛教授认为该病初起为风热邪毒,伤及血络,随着病程进展,情志失调成为病情进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肝失疏泄,肝气郁滞,血行逆乱,发为各种血症。辨证施治宜疏肝气、清肝火、滋肝阴,配合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从而使肝木条达,脏腑气血阴阳调和。薛老认为“肝不藏血”的机制为:肝失疏泄,调节血行功能异常,使血外溢; 或肝失疏泄,郁而化火,血热妄行; 肝(肾)阴血不足,热妄动,血妄行,使血外溢; 肝失疏泄,木旺克土,脾气失健,不能统血,使血外溢。提倡从肝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69.
肝内胆管癌(ICC)恶性程度高,症状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由于缺乏有效的筛查,确诊时多处于进展期,大多失去手术切除机会。目前,根治性手术仍是惟一可以使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方式,但存在切除率低、术后易复发等难题。新辅助治疗能缩小原有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提高R0切除率,对于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ICC,新辅助治疗可使局部进展的ICC降期为可切除,也可改善肝移植病人的预后。但目前对ICC行新辅助治疗的潜在效用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经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4.3±3.1)分,Apgar问卷评分为(8.4±2.1)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6.9±4.6)分,Apgar问卷评分为(4.3±1.3)分,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人工肝治疗慢性肝衰竭患者中采用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确保患者顺利接受治疗达到理想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