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7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357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5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82篇
预防医学   70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8篇
  3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和家庭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及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60名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测评并与60名健康青少年进行对照及相关分析.结果: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养育方式与正常组对照显示:其父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度保护、偏爱被试因子分高于父亲(P<0.05或P<0.01).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文化性、娱乐性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矛盾性和控制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父亲过度保护与母亲拒绝否认,及母亲过度保护与父亲拒绝否认因子之间呈负相关(r≥0.8);父亲与母亲EMBU相同因子得分具有相关关系(r≥0.6).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起一定作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事件与复发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预后欠佳、易于复发,其不良社会心理境遇高于年轻群体。为此,我们对此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及生活事件进行了评估,并分析其与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旨在为其出院后的社区康复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23.
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定攻击行为;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精神症状;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ISE)计算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抑郁精神症状等7个因子。并根据MOAS评定结果将52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有攻击行为组80例和无攻击行为组444例。结果:524例患者中,MOAS≥4分者为80例,占15.27%;BPRS评分结果显示,有攻击行为组的敌对猜疑因子分、激惹性及行为紊乱因子分、思维障碍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组(P<0.001,P均<0.01、P<0.05),NOISE评分结果显示,有攻击行为组的精神症状及激惹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组(P<0.05,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受精神症状控制,应及早识别各种危险因子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神经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环境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症患者家庭环境的特点。方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50例神经症患者进行调查 ,并按1:1配对原则分别与50例精神分裂症,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神经症患者的家庭关系表现为低亲密度、高矛盾性及道德宗教观的差异;(2)与精神分裂症相比仅表现为控制性差,而两对照组之间表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低亲密度、高矛盾性、文化娱乐性缺乏和道德宗教观的不同。结论:不良的家庭环境,对子女患精神疾病有重要影响,但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特异性。  相似文献   
25.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常受学生智力、学习基础、学校及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某普通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睡眠质量和家庭学习环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对象与方法一、对象随机抽取初三年级6个班共3 2 4人,其中男生180名,女生14 4名,年龄14~19  相似文献   
26.
27.
28.
大学生家庭环境因素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家庭环境因素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环境量表(FES),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LA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交焦虑量表(SASS),对121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分析。结果 家庭成员的亲密度、独立性、组织性与IAS、SAD总分及其焦虑和回避因子分、SAS、SASS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道德宗教观与IAS、SAD总分及其焦虑和回避因子分、SAS呈显著负相关,成功性与SAD总分及其焦虑和回避因子分、SAS呈显著负相关,情感表达SAS呈显著负相关;而矛盾性与IAS、SAD总分及其回避因子分、SA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控制性与SAS、SASS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不良家庭环埔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状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9.
雷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3,30(5):673-673,675
本文对本市 1998年~ 2 0 0 0年 16 9例病残儿鉴定情况进行分析 ,为优生优育寻求有效措施提供依据。1 资料来源收集我市病残儿鉴定小组在 1998年~ 2 0 0 0年因独生子女病残要求生育第二胎的鉴定资料 ;由各科医学专家组成的病残儿鉴定小组遵照病残儿医学鉴定规定程序进行鉴定 [1 ] ;鉴定过程中诊断依据充分的当即确诊 ,部分病例进行特殊检查 (脑电图、 CT、智测 )和有关遗传学检查 ,经集体讨论 ,根据国家计生委制定的《独生子女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暂行管理办法》,提出是否生育二胎的建议。2 结果2 .1 一般情况 共 16 9例 ,男童 10 5例 …  相似文献   
30.
目的:了解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方法:采用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家庭环境量表(FES)对柳州市四所小学三、四年级1781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结果: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组织性与心理健康问题因子呈负相关关系;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控制性与心理健康问题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对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道德宗教、控制性对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有消极影响。结论:家庭环境对三、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