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05篇
  免费   289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511篇
口腔科学   98篇
临床医学   396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12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1012篇
预防医学   1535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781篇
  4篇
中国医学   21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08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医务人员手机微生物污染的消毒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机是目前应用很普遍的通讯工具,由于医院特殊的工作环境,医务人员手机容易受到污染,成为院内感染的媒介,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为探讨手机微生物污染的消毒方法,本人作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92.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成因分析及矫治方法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网络成瘾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大学生网络成瘾这种伴随着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心理疾病,对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网络成瘾造成的学业荒废、人格发展不健全、社会交往能力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已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重申噗内容.  相似文献   
93.
尼古丁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琴 《疾病控制杂志》2004,8(3):244-246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尼古丁成瘾的行为表现及评价方法,并提出尼古丁成瘾是社会环境与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性疾病。尼古丁成瘾形成的机制及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有待重视,从分子药理学、毒理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探讨尼古丁成瘾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94.
中学生网络成瘾患者的相关因素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测评方法》测定了随机抽取的两所中学学生共1037人,并对成瘾因素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结果 1037人中有112人达成瘾标准,占10.8%;成瘾因素与父母、家庭环境、个人因素关系密切。结论 社会要重视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要从家庭、社会等方面加强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95.
随着电脑和网络以及手机的普及,人们办公也越来越便捷,速度也越来越快,在享受着方便的同时,又被这些东西制约着。  相似文献   
96.
网络成瘾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成瘾是指过分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1]。一部分人因过分迷恋网络引发一系列心理障碍、家庭矛盾甚至学业荒废、事业失败等问题。对网络成瘾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1 网络成瘾的表现 ①不断增加上网时间 ;②上网则愉快满足 ,下网则失落不快 ;③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 ;④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的烦恼及情绪问题 ;⑤否认上网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造成损害。2 网络成瘾的原因( 1)网络的特点 :网络空间是一种虚拟空间 ,Suler[2 ]将其特点总结为 :①有限的感知体验 ;②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 ;…  相似文献   
97.
因特网成瘾及其发生机制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因特网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herg提出[1] ,他认为其主要是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David[2 ] 认为行为冲动不是因特网成瘾的惟一指标 ,它只有与时间混乱 (timedistortion)、快速亲密 (ac celerateintimacy)、抑制性降低 (decreaseinhibition)等联系在一起 ,才能预测因特网成瘾。Young[3] 的研究不但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 ,而且将其定义为 :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 ,上网行为冲动失控 ,是一种类似于赌博的强迫行为。周倩[4 ] 则把因特网成瘾定义为 :由重复使用网络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 ,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 ,…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容纳、应付方式、焦虑对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在入学军训2周后,对3380名大学新生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容纳他人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中文网路成瘾量表评定.结果 1)女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男生高,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网络成瘾得分较低(P<0.01);2)与网络成瘾低分组相比,网络成瘾高分组的大学新生容纳自我、他人以及自我感觉被他人接纳的程度较低,较常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得分较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极应付方式、容纳自我他人的程度、状态焦虑、性别(男=1,女=2)四个指标的影响有显著性(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0.707、-0.026、0.023和-0.549.结论 大学新生网络成瘾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瘾高分者存在一定形式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9.
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联系,为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使用网络成瘾问卷(IAT)和自编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表、家庭情况调查表,对广州市1 19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和比例不同。单、双亲家庭中学生网络成瘾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上网时间与网络成瘾率成正比;不同上网地点网络成瘾性不同,其中在网吧上网最易成瘾。结论男生网络成瘾性的比例高于女生,单亲家庭对中学生网络成瘾性影响大,上网时间和上网地点均对网络成瘾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沈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春玉  张迪  周红  刘新月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2):1079-1080
目的了解沈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流行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对沈阳市5个城区的2 612名一~六年级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及家庭环境进行调查。结果沈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0.8%,A行为、N行为、M行为的检出率分别为3.5%,4.7%,2.5%;沈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矛盾性呈正相关,与家庭亲密度、组织性、知识性呈负相关。结论沈阳市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受家庭亲密度、矛盾性、组织性和知识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