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36篇
  免费   2147篇
  国内免费   1028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682篇
基础医学   2005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7417篇
内科学   2464篇
皮肤病学   702篇
神经病学   3724篇
特种医学   9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58篇
外科学   2385篇
综合类   17713篇
预防医学   13102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8043篇
  53篇
中国医学   10446篇
肿瘤学   633篇
  2024年   304篇
  2023年   992篇
  2022年   951篇
  2021年   1258篇
  2020年   1271篇
  2019年   1262篇
  2018年   624篇
  2017年   1189篇
  2016年   1329篇
  2015年   1557篇
  2014年   3479篇
  2013年   3649篇
  2012年   4599篇
  2011年   4889篇
  2010年   5022篇
  2009年   4327篇
  2008年   5707篇
  2007年   4807篇
  2006年   4097篇
  2005年   3924篇
  2004年   3387篇
  2003年   2531篇
  2002年   1805篇
  2001年   1568篇
  2000年   1140篇
  1999年   1028篇
  1998年   998篇
  1997年   829篇
  1996年   749篇
  1995年   623篇
  1994年   517篇
  1993年   304篇
  1992年   252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6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46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年龄〉60岁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米氮平和氟西丁各23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观察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患者对治疗的疗效和副反应的变化。结果两种药物疗效相仿,米氮平起效快,副反应少。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992.
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第四版(DSM-IV)的诊断标准,把7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单纯抑郁症组(抑郁症组,N=44)及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组(共病组N=34)。对所有对象评定一般人口学资料及老年抑郁量表(G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能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等,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结果抑郁症组与共病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居住情况、家族史、民族、发病诱因和受教育年限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GDS总分(14.0±1.2/12.1±2.0,t=4.92)、HAMD(38.1±4.0/33.4±4.7,t=4.35)和HAMA总分(22.6±5.5/11.7±2.7,t=10.93)及其因子分、HAMD第3项(自杀)条目分、SF-36躯体功能(79.2±13.6/69.1±13.6,t=3.25)、社交功能(70.0±21.2/50.0±22.5,t=4.02)评分共病组均高于抑郁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和焦虑障碍共病患者较单纯抑郁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更重、自杀风险大、生活质量更差。  相似文献   
993.
医学毕业生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分析医学毕业生心理,采取教育对策。方法应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医学院校187名应届医学毕业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本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为37.04±9.08与40.18±10.57;SAS男性37.07±9.38,与女性略同;SDS男性40.55±10.95高于女性39.90±10.30,差异不显著。SAS、SDS≥50的高分人数57例,占30.46%,其中≥50轻度焦虑抑郁为19.24%,≥60重度焦虑11.22%;男、女性别组焦虑抑郁者分别为25例与33例,各占28.09%与33.67%,女性轻度抑郁比例多于男性,差异显著。结论本组医学生情绪状态整体水平尚可,少数学生偏离正常。女性焦虑抑郁人数分布高于男性。应加强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994.
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缰核和海马BDNF基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抑郁症大鼠缰核和海马BDNF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长期未预知应激刺激致大鼠抑郁症模型,运用open-field和forced swinmming test法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缰核和海马BDNT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模型组大鼠海马和缰核均表现为BDNF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结论:实验性抑郁症大鼠缰核、海马BDNF基因表达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在押女性毒品犯人格的基本特征、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52名在押女性毒品犯为被试,对CPI的测验数据进行t检验、Z检验和F检验。结果 ①女性毒品犯不仅与常模团体相比较具有显著特征.而且与男性毒品犯相比较也存在特殊性;②女性毒品犯在4种人格类型上的分布不平衡.较多地在Delta型;③民族、地域、年龄及关押时间对女性毒品犯的人格特征的变异均有一定影响.但减刑次数未见反映出被试人格积极改变的效果。结论 女性毒品犯广泛而明显的消极性人格特征,并与民族、地域、年龄及关押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张程  梅子 《校园心理》2007,5(7):22-23
<正>我的父母在我出生刚半岁时就把我扔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去了广东打工,说是为了修楼房、让自己的儿子将来读大学有出息。不料,半年后两人就离异了,除  相似文献   
997.
帕罗西汀合用心理行为干预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用心理行为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期抑郁症随机分成两组,进行为期6周的对照研究,出院后随访1年,分别用心理行为合并帕罗汀治疗(研究组)和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SI)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治疗6周后HAMD评分(9.32±2.28)较对照组(13.17±3.39)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CGI—SI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1年末随访时HAMD评分研究组(9.19±2.33)较对照组(13.98±4.96)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用心理行为治疗对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帕罗西汀,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通过对西酞普兰20mg/d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副反应和安全性的研究,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方法 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对患者入组时的基线值,治疗时第2、4、6周分别进行评分,以评定病情严重度及其变化和疗效,记录副反应和合并用药情况.结果 发现本组病例通过西酞普兰20mg/d6周治疗后,有57.7%临床痊愈,3.8%显效,32.7%有效,5.8%改善,其有效率达94.2%.52例患者在西酞普兰治疗中可出现恶心、头痛等副反应.服药治疗6周后大多数患者副反应基本消失.结论 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高效、耐受性好、副反应小、应用范围广的抗抑郁药,可作为一线抗抑郁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999.
人活一辈子,最高目标是追求健康快乐。白领女性处于女性生活的最上层,享受的生活机遇比一般女性更充分,如受教育的机遇、职业机遇、晋升机遇、获取高报酬的机遇等。白领女性理应是最健康、最快乐,然而这一群体的生活现实并非如此乐观。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柳州地区籍女性新生儿黄疸儿G6PD基因突变类型与其临床表现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了7例柳州地区籍女性新生儿黄疸儿的G6PD基因突变类型,并对其临床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7例女患儿G6PD基因突变共检出4种类型,包括G1388A、A95G、G1376T及G392T,其中5例为杂合子.(2)G6PD酶学检查5例表现为中间型,且临床黄疸症状较轻,治疗效果好.结论柳州地区籍女性新生儿黄疸儿的G6PD基因突变类型多见G1388A、A95G、G1376T突变,以杂合子改变占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