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76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719篇
耳鼻咽喉   1544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943篇
口腔科学   87篇
临床医学   3023篇
内科学   797篇
皮肤病学   24篇
神经病学   613篇
特种医学   23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562篇
综合类   5462篇
预防医学   1585篇
眼科学   129篇
药学   1922篇
  16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426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486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431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858篇
  2013年   856篇
  2012年   1261篇
  2011年   1177篇
  2010年   1073篇
  2009年   1027篇
  2008年   2217篇
  2007年   1484篇
  2006年   1049篇
  2005年   1104篇
  2004年   894篇
  2003年   680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15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9 毫秒
81.
82.
甘草次酸对内耳听觉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董维嘉  陈继生 《中草药》1989,20(11):27-28
  相似文献   
83.
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庆大霉素目前仍是主要的致聋抗生素,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包括自由基损伤学说、内耳微循环障碍学说、毛细胞线粒体功能失常学说、细胞凋亡等,并发现一些与耳聋相关的基因。聚DL-天冬氨酸(PAA)、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神经营养凼子3(NT3)、高压氧等对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有一定的拈抗作用。中医药丹参、天鼓冲剂、复聪片、耳聋左慈丸等也可减轻庆大霉素的耳毒性。庆大霉素中毒性耳聋基因治疗具有良好的前景。制造一种由病毒DNA序列和非病毒载体结构共同组成的复合型载体,也许是未来基因治疗载体得到完善、基因治疗得到突破性进展的着手点之一。  相似文献   
84.
用每秒70~80次的短声刺激,在95%以上的正常成份以30dB nHL以下的强度,平均4000次,可记录到大于0.1μV的可辩认的脑干反应波V。在成人对每秒10次的短声,可于短声行为听阈上6dB得出可辩认的脑干反应。正常婴儿3000Hz正弦波短声的脑干反应阈为:出生时30dB nHL,1岁时20dB nHL,5岁时10dB nHL左右。Ryerson及Beagley报告在2~3岁的幼儿,经鼓膜记录的耳蜗电图得出的阈值平均比听性脑干反应的阈值低12dB;从外耳道记录的ECochG阈值与听性脑干反应的相同或较前者稍高。  相似文献   
85.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核磁共振(MRI)检查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但由于增强扫描时间较长,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引起心理和生理应激性反应。因此,我们对306例病人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非离子与离子型造影剂在增强扫描中的安全性。指导造影剂在增强扫描中的合理使用及副反应的预防。方法:通过对3630例增强扫描病例使用非离子与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对照,分析非离子与离子型造影剂副反应的发生率与程度比较。结果:在3630例碘造影剂增强扫描中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有3572例,其中8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为2.30%。58例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泛影葡胺增强扫描中,有11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副反应发生率为18.97%。结论:非离子型造影剂在实践应用中副反应明显低于离子型造影剂,临床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7.
盆腔术后慢性炎性包块CT动态增强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1995年1月~2002年3月12例盆腔术后慢性炎性包块CT动态增强表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动态cT增强扫描对结节样肺癌与结节样肺炎的定性价值。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83例SPN患者,先行薄层(3—5mm)平扫,再静脉注射对比剂(优维显)100ml后,对选定的结节中心行动态CT增强扫描,测量具增强前后的CT值,并对其中47例行三维表面重建。结果:肺炎性结节以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60HU,动态曲线呈持续上升型;肺癌性结节以轻一中度强化为主,净增值为20—60HU。动态:曲线呈缓慢持续升高型;三维重建成像显示:恶性结节以Ⅰ、Ⅱ型血管异常为主;良性结节以Ⅳ型血管异常为主。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中追加三维重建对SPN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9.
肝腺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腺瘤的螺旋CT表现。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确诊的9例10个肝腺瘤的螺旋CT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表现。结果9例10个肝腺瘤的平扫及增强螺旋CT表现如下:病变边界光滑清晰,无明显分叶。位于肝右叶7个,左叶3个。平扫呈等密度1个,均匀略低密度4个,不均匀低密度2个,混杂密度3个。4个病灶周围环以低密度假包膜,包膜完全2个,不完全2个。2个病灶诊断为急性出血,1个为亚急性出血,4个病灶中心可见坏死,2个病灶内可见脂肪变性。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除出血、坏死和脂肪变性部分呈均匀明显强化8个,有2个病灶肿瘤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4个病灶周围包膜平扫和动脉期呈低密度,门脉期或延迟期呈轻度强化。结论螺旋CT特别是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腺瘤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对新生儿脑神经有广泛毒性作用,国内外已有报道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可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但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的水平与脑干听觉功能损伤的关系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