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5篇
临床医学   12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166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01.
目的 探讨大学生人际冲突调解能力及其现状,为高校教育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通过自编问卷,对443名本科学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人际冲突调解能力的7个因素即取当事人立场、耐心、表达能力、公平公正、真诚、多方面考虑、客观的特征值分别为30.307,5.515,3.811,3.751,3.527,3.2...  相似文献   
802.
目的:了解大学生复杂性创伤后应激症状(CPTSS)的现状,探究童年创伤经历、人际信任与反刍对CPTSS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问卷、中文版国际创伤问卷、人际信任量表和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669名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的CPTSS整体水平较低,其中男生水平低于女生,独生子女水平低于非独生子女;童年创伤经历可以直接正向预测CPTSS,也可以分别通过人际信任和反刍正向预测CPTSS,还可以通过人际信任经反刍的多重中介作用来正向预测CPTSS。结论:人际信任和反刍可能是大学生童年创伤经历影响其CPTSS的重要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803.
目的 探讨轮值夜班护士昼夜节律改变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以及疲劳感与工作疏离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10月选取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8名轮值夜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昼夜节律类型量表、疲劳量表、护士工作疏离感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结果 职业倦怠量表测评评分为(56.55±11.01)分,昼夜节律类型量表中的灵活性/刚性分量表测评评分为(13.80±4.95)分,困倦/活力分量表测评评分为(21.31±6.82)分,疲劳量表测评评分为(9.22±3.46)分,工作疏离感量表测评评分为(48.61±9.15)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疲劳、工作疏离感及职业倦怠量表测评评分与昼夜节律类型量表中的灵活性/刚性分量表测评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r=-0.198,-0.563,-0.521,P<0.01),与昼夜节律类型量表中的困倦/活力分量表测评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275,0.571,0.544,P<0.01)。链式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昼夜节律改变能通过疲劳感和工作疏离感的中介作用对职业倦怠产生影响,且该中介作用包含了三条...  相似文献   
804.
目的 探讨炎症性肠病患者患病过程中的疏离感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5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提炼主题。结果 归纳出3个核心主题及13个亚主题:患者疏离的客观表现形式(疾病疏离、人际疏离、自我疏离、劳动疏离、环境疏离)、患者疏离的主观情绪感知(无力感、无价值感、孤独感、厌世感)、患者产生疏离的原因(身体意象障碍、疾病管理过度、情绪心理障碍、社交能力受损)。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存在多维疏离,负性情绪明显且强烈。患者出现疏离感的原因纷繁复杂,未来应制定多维干预策略,以减轻患者疏离感,促进其更好地接受疾病、认同自我、融入社会、积极生活。  相似文献   
805.
目的:了解护生个人痛苦、自我接纳与人际困扰的关系,探讨自我接纳在个人痛苦与人际困扰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校295名大一、大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际困扰总检出率为45.08%;自我接纳在个人痛苦与人际困扰间的中介效应量为0.0771(95%CI:0.0204~0.1492),占总效应的17.09%。结论:应培养护生成熟、理性的共情能力,避免个人痛苦的负面影响;同时引导护生提高自我接纳水平,改善其人际困扰。  相似文献   
806.
目的 探讨医疗政策疏离感对城市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安徽省≥45岁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856份。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建立数据模型,以身体健康、社会孤独感、自评生活质量作为衡量调查对象生活质量的3个指标,分析调查对象的医疗政策疏离感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城市中老年群体的医疗政策理解疏离感(P=0.002)和实施疏离感(P=0.014)对其身体健康呈显著负向影响,医疗政策理解疏离感(P=0.041)、程序疏离感(P<0.001)和技术疏离感(P=0.027)对其社会孤独感呈显著正向影响,医疗政策无意义感(P<0.001)、程序疏离感(P=0.028)和技术疏离感(P=0.002)对其自评生活质量呈显著负向影响。结论 医疗政策疏离感对中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建议从政策宣传、建立“助医体系”、强化执行主体入手,弱化医疗政策疏离感。  相似文献   
807.
目的 探讨初中生焦虑水平与人际信任的状况及两者间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人际交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Rotter的人际信任量表和 Zung的焦虑自评量表对256名阜阳市周边中学的初中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年级、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间在人际信任水平与焦虑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焦...  相似文献   
808.
目的 探讨孕妇身体活动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孕妇身体活动促进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设计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孕妇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采取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3个主题,12个亚主题,即个体层面影响因素(计划的分娩方式、益处和风险感知、妊娠期身体活动知识、妊娠症状困扰、身体活动自我效能感)、人际层面影响因素(家庭支持、同伴支持、专业人士支持)、环境层面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建成环境、社会文化、社区或医疗机构提供的孕妇身体活动促进服务)。结论 孕妇身体活动受多层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应从个体、人际、环境各层面共同干预,从而提高孕妇身体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809.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际问题与依恋风格的关系,以及状态焦虑和自尊在两者关系间的作用。方法:选取大学生484人(男198人,女286人),采用人际问题量表简短版(IIP-32)、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的状态焦虑分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分别测量人际问题、依恋回避/依恋焦虑风格、状态焦虑、自尊水平。结果:女生的IIP-32竞争及SES得分均高于男生,而IIP-32不自信、依恋焦虑得分均低于男生(均P<0.05)。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得分均与IIP-32总分正向关联(β=0.22、0.12);状态焦虑在依恋回避与人际问题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β=0.23、0.09);自尊在依恋回避和状态焦虑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β=-0.09)。结论:大学生的人际问题与依恋风格相关,而状态焦虑在两者的关系间起中介作用,自尊能调节依恋回避与状态焦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10.
目的:考察人际敏感性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探讨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以及自然联结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人际敏感性量表、短式孤独感量表、自杀行为筛查问卷中的自杀意念筛查条目、自我包含自然量表对1411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人际敏感性、孤独感和自杀意念两两显著正相关,自然联结与人际敏感性、孤独感、自杀意念显著负相关。(2)孤独感在人际敏感性和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自然联结在孤独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路径中发挥调节作用。结论:人际敏感性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还通过孤独感间接影响大学生的自杀意念。高水平的自然联结可以削弱孤独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