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28篇
  免费   632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31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137篇
基础医学   689篇
口腔科学   23篇
临床医学   8489篇
内科学   1048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261篇
特种医学   9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817篇
综合类   17554篇
预防医学   12299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7789篇
  87篇
中国医学   3764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261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551篇
  2019年   551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984篇
  2016年   1140篇
  2015年   1329篇
  2014年   3555篇
  2013年   3641篇
  2012年   4396篇
  2011年   4900篇
  2010年   4406篇
  2009年   3953篇
  2008年   3795篇
  2007年   3544篇
  2006年   2590篇
  2005年   2929篇
  2004年   2232篇
  2003年   2086篇
  2002年   2154篇
  2001年   1353篇
  2000年   882篇
  1999年   637篇
  1998年   317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230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35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进一步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手段上都有很大程度的革新.但是,笔者通过长期的走访调查,还是发现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依然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差、教师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课后作业内容单调以及考试形式缺乏创新和多媒体教学资源使用不合理等,值得所有语文教学工作者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2.
王月春  马波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7):1234-1236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并发贫血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护理对策,为结肠癌并发贫血患者的临床防治及护理提供支持。 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2016年9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324例,按照是否发生贫血分为贫血组(198例)和未贫血组(126例)。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脉管瘤栓、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类型、癌性肠梗阻及低蛋白血症等因素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而确定结肠癌患者并发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结果 单因素结果显示,2组年龄、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脉管瘤栓、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类型、癌性肠梗阻及低蛋白血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脉管瘤栓、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类型、癌性肠梗阻及低蛋白血症是结肠癌患者并发贫血的危险因素。 结论 结肠癌患者并发贫血与患者的年龄、TNM分期、病理分化程度、脉管瘤栓、肿瘤直径大小、肿瘤类型、癌性肠梗阻及低蛋白血症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中要重视危险因素,做好治疗和护理,预防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依然严峻,医院感染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及时解决医院感染防控中遇到的难点,并提出对策,是防止COVID-19疫情在医院蔓延的重要举措。方法针对COVID-19感染防控的难点,结合国家相关规范和医院防控实践,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本文从医院应急防控组织体系的建立、筛查流程的制定、医护防护用品分配、发热患者的处置、应急处置流程的制定、保障一线医务人员六个方面遇到的防控难点与解决对策进行解析。结论面对COVID-19疫情感染防控,各医院应尽早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优化原有的感控工作,并及时解决防控工作中的难点,集中资源开展科学、规范、有序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分析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进行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降低胃造口周围皮下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医院行胃造口术发生周围皮下感染的300例患者,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进行细菌鉴定,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法;分析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病原菌30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81株占27.0%,溶血性链球菌60株占20.0%,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50.0%,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的耐药率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以及头孢唑林的耐药率60.0%;革兰阳性菌中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70.0%,溶血性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均最高,均为75.0%,肠球菌属对青霉素、氯霉素、阿奇霉素以及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较低,尤其是阿奇霉素,耐药率为0。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检出率最高,需根据病原菌的药敏,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感染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状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 调查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期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江岸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6岁儿童,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样本量,WS-RT-3型幼儿智能体检仪测量儿童身高及体重,参照“WHO 0~7岁儿童身高体重评价标准”计算儿童肥胖度(fat, F),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儿童出生情况、适应性行为、饮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父母是否肥胖、家庭月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肥胖危害的了解程度、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等因素;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调查江岸区600名学龄前儿童,其中单纯性肥胖占比14.17%(85例);不同性别(χ2=7.638,P=0.177)、不同年龄(χ2=12.500,P=0.641)的学龄前儿童的肥胖度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组(包括轻度、中度及重度肥胖)与对照组(包括消瘦、正常、超重儿童)在出生胎龄、分娩方式、喂养方式、辅食时间、儿童食欲、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及父母对肥胖危害的了解程度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生体重、适应能力商数(adaptability quotient,ADQ)分级、高脂高热量进食情况、甜食进食情况、进餐速度、户外活动时间、父或(和)母肥胖、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出生体重偏重(OR=1.984)、ADQ分级轻度缺损(OR=1.738)、进餐速度快(OR=3.007)、户外活动时间短(OR=2.061)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略有了解或不了解(OR=1.652)是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患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重视江岸区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针对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应重视出生体重为4.0 kg~及父或(和)母肥胖儿童的单纯性肥胖风险,并积极提升儿童适应性行为,规范进餐速度,延长户外活动时间,提升父母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制不合理医嘱的临床干预措施,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保障。方法对未进行临床干预的静脉药物配制中心4200份静脉输液医嘱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干预。抽取进行干预措施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4200份静脉输液医嘱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不合理医嘱。结果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不合理医嘱335份,其中药物配置不合理112份,占总抽样单的2.67%,不合理药物配伍主要有溶剂选择不合理、药物配伍禁忌以及药物剂量不当等,干预后药物配置不合理由2.67%下降为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充分地利用静脉药物配伍中心平台,尽可能发挥审核医嘱职能,及时纠正临床不合理医嘱,减少不合理药物配置现象,为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3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45-3847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临床情况,探究影响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278例脊柱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脊柱术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性别、椎体骨折情况、伤椎解剖位置、椎体骨折Genant分类、一次性治疗椎体个数、是否抗骨质疏松治疗、穿刺路径及手术时间,记录骨水泥注入量、术前VAS评分、术前骨密度值、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术前Cobb角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收治的278例行PVP术患者中共有50例发生术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17.9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椎体骨折情况、一次性治疗椎体个数、穿刺路径、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及术前Cobb角等因素与PVP脊柱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显示椎体骨折情况、穿刺路径、骨水泥注入量、术前椎体前中柱高度及术前Cobb角是影响PVP脊柱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关注骨折前的临床状况,做好术前准备,在满足手术条件下尽量选择单侧穿刺、减少骨水泥注入量,有利于减少PVP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