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69篇
  免费   5640篇
  国内免费   4478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儿科学   1724篇
妇产科学   760篇
基础医学   11904篇
口腔科学   1277篇
临床医学   5591篇
内科学   9732篇
皮肤病学   934篇
神经病学   4049篇
特种医学   14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423篇
综合类   13426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283篇
眼科学   1111篇
药学   5174篇
  11篇
中国医学   1662篇
肿瘤学   851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716篇
  2022年   1209篇
  2021年   2237篇
  2020年   1961篇
  2019年   1849篇
  2018年   1721篇
  2017年   1885篇
  2016年   2179篇
  2015年   2250篇
  2014年   3389篇
  2013年   4456篇
  2012年   3546篇
  2011年   4265篇
  2010年   3474篇
  2009年   3498篇
  2008年   3770篇
  2007年   4068篇
  2006年   3857篇
  2005年   3613篇
  2004年   3263篇
  2003年   2820篇
  2002年   2456篇
  2001年   2245篇
  2000年   1889篇
  1999年   1567篇
  1998年   1374篇
  1997年   1123篇
  1996年   820篇
  1995年   711篇
  1994年   530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p53基因突变与肺癌发生的早期遗传学损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进行肺癌与p53基因关系的系列研究过程中,发现1例支气管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和1例原位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p53蛋白表达检测,结果发现支气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组织中有明显的p53蛋白阳性染色细胞,从而进一步证实了p53基因突变可能是肺癌发生的早期遗传学损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3例肝移植术后PTLD行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TCR、IgH基因重排检测,同时复习其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3例中,2例位于肝门部,1例位于肝动脉旁淋巴结。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梗阻性黄疸。病理诊断例1为单形性T细胞PTLD的周围T细胞淋巴瘤,例2、例3为单形性B细胞PTLD的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重排检测例1 TCR阳性,例2、例3 IgH阳性。3例EBV免疫组化染色均阳性。行再次移植降低免疫抑制剂用量并配合抗病毒、抗CD20单抗和化疗等治疗,例1、例3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4个月死于淋巴瘤复发和肺感染,例2随访11个月无瘤生存。结论PTLD是肝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和临床特征。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有关,需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993.
北京新发现的人偏肺病毒N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新近从北京地区发现的人类偏肺病毒 (humanmetapneumovirus ,HMPV)N蛋白编码基因的特征。方法 从经RT PCR检测HMPV阳性的临床鼻咽洗液标本中进行HMPVN蛋白全基因扩增、克隆至pUCm T载体中并进行测序 ,与GenBank中的多株HMPVN蛋白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进化树分析。结果 经扩增并测序 ,标本BJ1816和BJ1887N蛋白基因全长为 1185bp ,编码 394个氨基酸。BJ1816N蛋白基因与国际上第一株HMPV分离株NDL0 0 1和GenBank中其它的多株HMPV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86 .2 %~ 99.0 %和 96 .2 %~ 99.7%。BJ1887N蛋白基因与以上进行比较的各株HMPV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86 .6 %~ 97.0 %和 96 .4 %~ 99.5 %。BJ1816和BJ1887之间N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 86 .6 %和 96 .4 %。提示BJ1816和BJ1887分属于HMPV的两个不同的基因进化簇。结论 从基因水平进一步证明新近发现的婴幼儿肺炎的新病原确为HMPV ,提示北京地区婴幼儿中同时存在两个不同进化簇 (即基因型 )的HMPV感染。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克隆并分析抗溶藻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mAb)VH及VL基因。方法: 从分泌抗溶藻弧菌独特型mAb的杂交瘤细胞株 (AL1 )中提取总RNA。利用RT- PCR技术,克隆抗溶藻弧菌独特型mAbVH 和VL基因, 并将其重组入PMD18 Tvector中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VH基因序列全长为369bp, 编码 123个氨基酸; VL基因序列全长为 339bp, 编码113个氨基酸。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及Kabat库分析, 二者均符合小鼠IgGV区基因的特征, 含有 4个框架区 (FR), 3个抗原互补决定区 (CDR)及两个抗体特征性的半胱氨酸残基。结论: 抗溶藻弧菌独特型mAb的VH和VL基因的克隆成功,为抗溶藻弧菌独特型mAb基因工程疫苗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山东省潍坊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1号染色体基因扫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1号染色体进行扫描,查找精神分裂症的关联位点。方法在1号染色体上间隔10cM(厘摩)遗传距离,选择了31个微卫星遗传位点,用DNA混合池的方法对11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19名正常对照者的DNA样本分别混合后进行基因组扫描。经卡方检验分析,对比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峰型比率的差异。结果在D1S2878遗传位点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东省潍坊东部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群体中存在与1号染色体的关联区域。  相似文献   
998.
IL—6转基因表达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IL-6基因导入大肠癌细胞HT-29,建立了目的基因转导株HT-29IL-6细胞,该转导株接种子裸鼠皮下后,与非转导株相比,长出肿瘤的时间延后,最终瘤径明显较小,而且移植瘤标本镜下可见大量的核固缩,核染色质加深,核断裂等凋亡细胞,用携带IL-6基因的重组逆转病毒液感染大肠癌细胞Lovo后,仅以1.25μmol/L的VUMON-26(简称VM-26)即可诱导该转染株发生明显凋亡,而  相似文献   
999.
人们生活的环境中物理因子的影响无处不在。物理因子对人神经系统的影响也是十分的突出。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但是方法各不相同并且只是在生物整体或器官水平上的。膜片钳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生理技术,通过该技术研究物理因子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以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揭示物理因子作用下神经系统的某些重要的生理功能。文中回顾了国内外物理因子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方法和现状,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膜片钳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膜片钳技术在研究物理因子对神经系统影响中的可能应用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Intracellularly persistent group A streptococci (GAS, Streptococcus pyogene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recurrent tonsillopharyngitis and antibiotic treatment failure. As a supplementation of the published in vitro data, conventional bacteriology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was performed on material from 29 adult patients of a German army hospital with anamnestic signs of recurrent tonsillopharyngitis. Pre-surgery tonsil swabs and the surgically removed tonsils were examined with respect to growth of aerobic bacteria in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antibiotics with exclusively extracellular activity. Under such antibiotic selecti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GAS were cultured from specimens of 13 and 3 patients, respectively. In every material GAS-positive by culture methods, the intracellular location of the penicillin-susceptible GAS isolates was confirmed by immunohistologic examination of tonsillar sections using a GAS-specific IgG antibody. The three intracellular GAS isolates were typed by emm gene sequencing and could be associated to types M6 and M49 (two isolates). The bacteria were serially passaged on sheep blood agar, and semiquantitative mRNA analysis from virulence genes was performed using bacteria of the 4th and 25th passage after isolation. An M-type-specific pattern of virulence gene expression and different gene expression levels in relation to the passage number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