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69篇
  免费   5640篇
  国内免费   4478篇
耳鼻咽喉   396篇
儿科学   1724篇
妇产科学   760篇
基础医学   11904篇
口腔科学   1277篇
临床医学   5591篇
内科学   9732篇
皮肤病学   934篇
神经病学   4049篇
特种医学   14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3423篇
综合类   13426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283篇
眼科学   1111篇
药学   5174篇
  11篇
中国医学   1662篇
肿瘤学   851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716篇
  2022年   1209篇
  2021年   2237篇
  2020年   1961篇
  2019年   1849篇
  2018年   1721篇
  2017年   1885篇
  2016年   2179篇
  2015年   2250篇
  2014年   3389篇
  2013年   4456篇
  2012年   3546篇
  2011年   4265篇
  2010年   3474篇
  2009年   3498篇
  2008年   3770篇
  2007年   4068篇
  2006年   3857篇
  2005年   3613篇
  2004年   3263篇
  2003年   2820篇
  2002年   2456篇
  2001年   2245篇
  2000年   1889篇
  1999年   1567篇
  1998年   1374篇
  1997年   1123篇
  1996年   820篇
  1995年   711篇
  1994年   530篇
  1993年   355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25篇
  1988年   85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5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38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4 毫秒
81.
47例原发性乳腺癌多药耐药MDR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多药耐药MDR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47例乳腺癌组织及15例正常对照(包括5例乳腺纤维腺瘤、10例癌旁组织)MDR1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癌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46.8%,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ER、PR状况、绝经与否无关.对照组中无MDR1基因表达.[结论]乳腺癌MDR1基因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化疗耐药的评价指标,能否作为判断预后的独立指标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凝血栓蛋白l(THBS1)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与大肠腺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方法 THBS1基因甲基化状态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结果 大肠腺癌、癌旁组织中,THBSI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率的差异有显著性(X^2=5.93,P=0.025);老年患者肿瘤组织中THBS1基因甲基化率明显商于非老年患者(X^2=5.68,P=0.017),直径≥3cm的肿瘤组织中THBSl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直径〈3cm的肿瘤(X^2=4.16,P=0.041),C期和D期肿瘤组织中THBS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A期或B期肿瘤(X^2=8.04,u=2,P=0.018)。结论 THBS1基因甲基化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有关,肿瘤以老年、晚期和直径较大的肿瘤多见。  相似文献   
83.
胃癌组织p16基因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检测 p1 6基因蛋白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分布特点 ,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53例胃癌组织及 35例癌旁组织进行 p1 6蛋白的定位观察 .结果 各病理类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均有 p1 6基因蛋白表达 .阳性率分别为 62 .3% (33/53)和 88.6% (31 /35) ,阳性细胞的棕黄色颗粒主要位于细胞核 .胃癌 p1 6基因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在统计学上无差异 (P>0 .0 5) ;而与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在统计学上有差异 (P<0 .0 5) .p1 6蛋白阳性者 5年生存率 51 .0 %高于 p1 6蛋白阴性者 2 0 .0 % (P<0 .0 5) .结论  p1 6基因缺失和表达水平的改变与胃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检测 p1 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辅助临床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推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4.
人原发性肝癌中p16基因表达及CpG岛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探讨人原发性肝癌中 p16基因 m RNA转录水平变化与其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的关系 ,及其在肝癌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狭缝印迹杂交检测 2 0例人原发性肝癌及相应的癌旁、远癌组织及 2例正常人肝组织中 p16基因 m RNA表达水平 ,以甲基化特异性 PCR分析各组织中 p16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的甲基化状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例人原发性肝癌中 14例 (70 % ) p16 m RNA水平比远癌组织显著降低 ;13例 (6 5 % )显示 p16基因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 ,其中 84 .6 % (11例 )伴 p16 m RNA转录水平降低。结论 人原发性肝癌中存在高频率的 p16基因表达失活 ,其主要机制可能是启动子区 Cp G岛甲基化抑制了基因的转录 ,在人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意义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5.
[目的]诱导C57小鼠建立有效的抗肿瘤免疫.[方法]用基因枪途径给C57小鼠腹部接种含有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质粒,24h后在同一部位注射FBL3肿瘤细胞破碎后的上清液,15d后用3×106个FBL3肿瘤细胞皮下接种攻击.[结果]肿瘤的生长受到抑制,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结论]基因枪途径局部接种含有GMCSF基因的质粒,可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离体大鼠全心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异丙酚组,每组又分为缺血前、缺血30min和复灌30min3个亚组。通过离体心肌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观察心肌c-fos蛋白及c-fo s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前相比,缺血30min及再灌注30min亚组的c-fos蛋白的光密度值及c-fos 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异丙酚各亚组的c-fos蛋白光密度值及c-fos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结论c-fos基因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基因调节。异丙酚可减轻心肌c-fos基因的表达,并可避免或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PTEN基因敲除对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EF1和MEF1/PTEN-/-细胞内ROS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2O2和DPI预处理后AKT激酶的表达变化;采用细胞克隆形成率试验分析细胞对60Co γ射线的敏感性。结果 PTEN基因敲除后细胞ROS水平增加,辐射敏感性降低。H2O2和DPI预处理后影响MEF1细胞AKT激酶活性,但对MEF1/Pten-/-细胞无影响。 结论 PTEN基因敲除阻断了ROS对AKT的介导,AKT激酶持续活化,可能是辐射敏感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Severe myoclonic epilepsy (SMEI) or Dravet syndrome is caused by mutations of the SCN1A gene that encodes 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 alpha-1 subunit. Recently, we generated and characterized a knock-in (KI) mice with an SCN1A nonsense mutation that appeared in three independent SMEI patients. The SCN1A-KI mice well reproduced the SMEI disease phenotypes. Both homozygous and heterozygous knock-in mice developed epileptic seizures within the first postnatal month. In heterozygous knock-in mice, trains of evoked action potentials in inhibitory neurons exhibited pronounced spike amplitude decrement late in the burst but not in pyramidal neurons. We further showed that in wild-type mice the Nav1.1 protein is expressed dominantly in axons and moderately in somata of parbalbumin (PV) – positive inhibitory interneurons. Our immunohistochemical observations of the Nav1.1 are clearly distinct to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our findings has corrected the view of the Nav1.1 protein distribution. The data indicate that Nav1.1 plays critical roles in the spike output from PV interneurons and further, that the specifically altered function of these inhibitory circuits may contribute to epileptic seizures in the mice. These information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pathomechanism of SMEI and to develop its effective therapies.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 观察卡铂碳包铁纳米笼壳聚糖微球 ( carboplatin-Fe@C-loaded chitosan nanoparticles , C - Fe@C-CN )结合磁场在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体内的靶向分布情况和药动学过程。 方法 建立移植性肝癌大鼠模型 40 只为 A 组, 正中开腹行肝动脉插管,按卡铂 5 mg·kg-1 体重注入 C-Fe@C-CN 的生理盐水分散液,以肿瘤组织为靶区施加 0.5 T 磁场 30 min 。分别在给药后 0.25 , 0.5 , 1 , 3 , 6 , 12 , 24 和 48 h 各时间点,每组取 5 只大鼠处死,采集血浆、靶区肿瘤、非靶区肝、肾、脾和肺组织标本,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和组织中卡铂浓度,药物浓度数据用 3P87 药动学程序分析处理,并组织学 观察 C-Fe@C-CN 的在各脏器分布情况。 另 40 只健康大鼠为 B 组,以左肝叶为靶区,给予相同的处理作为对照。 结果 A 组靶区肿瘤组织 <> c max 是 65.21 μg·g-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38.47 μg·g-1 )的 1.7 倍。 48 h 时 A 组靶区肿瘤组织药物浓度是 7.27 μg·g-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3.11 μg·g-1 )的 2.3 倍。 A 组靶区肿瘤组织 AUC 是 906 mg·h·L-1 ,为 B 组靶区肝组织( 421.34 mg·h·L-1 )的 2.2 倍。 2 组药动学参数值相近。病理学观察 显示, C-Fe@C-CN 在磁场作用下聚集于肿瘤细胞间隙中,并可栓塞于部分细小动脉。非靶区肝组织内少见 C-Fe@C-CN 的聚集和栓塞的血管。 结论 C-Fe@C-CN 在体内具有长循环和缓释特性,在磁场的引导下对肿瘤组织具有更强的靶向性,成倍提高肿瘤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延长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