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给予阿米卡星(100μg·mL-1)损伤或MnCl2(2μg·mL-1)保护,于24,48,72,96 h时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HSP70 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HSP70蛋白表达。结果:阿米卡星损伤HK-2细胞后,细胞增殖显著减少,LDH释放量、NAG含量、MDA含量增加显著,SOD活力明显下降,HSP70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与对照组比,P<0.01);给予MnCl2干预后,HK-2细胞的细胞增殖明显有所恢复,LDH释放量、NAG含量、MDA含量有所下降,SOD活力有所增加,HSP70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有所下降(与损伤组比,P<0.01)。结论:阿米卡星的肾脏毒性与HSP70的表达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对阿米卡星(AMK)与苯唑西林(OXA)合用健康者和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微量微生物法测定AMK血、尿药浓度。结果:单用与合用AMK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健康者体内AMK单用与合用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10(0.55±0.22)和(0.42±0.03)h-1(P<0.05),t1/2β(2.11±0.16)和(3.00±0.41)h(P<0.01);AUC(54.7±3.90)和(69.15±4.91)μg·h·ml-1(P<0.001);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AMK单用与合用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K12(0.06±0.26)和(1.06±0.10)h-1(P<0.05),K21(1.47±0.64)和(1.84±0.22)h-1(P<0.05)。K10(0.71±0.05)和(0.54±0.04)h-1(P<0.05),t1/2β(1.62±0.19)和(2.22±0.09)h(P<0.01),AUC(39.92±4.20)和(51.53±3.00)μg·h·ml-1(P<0.001)。结论:健康者和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OXA对AMK的药代动力学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唐晓君 《四川医学》2012,33(3):448-449
目的观察丁胺卡那封管治疗双腔静脉管感染的疗效。方法将双腔股静脉管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单纯丁胺卡那封管治疗感染,另一组采用丁胺卡那封管联合静脉抗生素治疗感染;比较两种方法对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的疗效。结果单纯用丁胺卡那封管治疗双腔股静脉管感染疗效可靠,与加上全身静脉用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用丁胺卡那封管是临床上治疗双腔股静脉管感染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探讨阿米卡星 (丁胺卡那霉素 )对幼儿的耳毒性损害。方法 实验分三组 ,A ,B组为患有较严重的感染性疾患的 1~ 4岁儿童 36例。其中A组 18例使用阿米卡星 1d 1次 ,B组 18例使用 1d 2次 ,对照组 18例为正常儿童。三组分别追踪测试听觉脑干电反应 (ABR) ,测得客观听阈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药后A组有 4例异常 ,B组有 8例异常 ,追踪 1年后仅B组有 2例未恢复正常。结论 幼儿使用阿米卡星每天使用 1次 ,听力损失发生的可能性比每天使用 2次小。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阿米卡星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SAP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抗感染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7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致病菌清除率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PaO2/FiO2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致病菌清除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CPIS评分和PaO2/FiO2均好于治疗前,在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NIHSS评分在观察组明显降低,在对照组降低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米卡星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作为SAP的辅助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帮助促进肺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8.
例1,男,30岁。因"呕吐腹泻5h"就诊于一社区门诊,诊断为胃肠炎,应用阿米卡星500万U静脉滴注(静滴),静滴完毕后约1h,在输用维生素C及维生素B6过程中突然出现面部、四肢骨胳肌强直收缩伴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故由"120"车接入我科。查体:T 37℃,P 82次/min,R 20次/min,BP165/9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语言欠清,抬入病房,查体合作。  相似文献   
29.
Summary 36 pharmacokinetic studies of amikacin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bronchial diffusion of amikacin in 9 children with cystic fibrosis, 3 to 15 years old. Amikacin was administered i.v. according to a variable dosage regimen. Four children without cystic fibrosis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s. The mean half life was 1.1, the volume of distribution averaged 0.26 l/kg, and the mean plasma clearance was 131 ml/min/1.73 m2, which no differed from that of the controls. The mean peak plasma concentration was always above the MIC but its level depended on the unit dose: 18.5 mg/l, 25,95 mg/l and 31,46 mg/l for doses of 5, 7.5 and 12.5 mg/kg, respectively. Between consecutive amikacin infusions, the plasma level was above the MIC for 21% and 46% of the time after the 5 and 7.5 mg/kg doses. The maximum concentration in sputum between H1 and H2 was always below the MIC, except after 15 mg/kg. The ratio AUC sputum/AUC plasma was between 0.028 and 0.61, and it increased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 of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No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on hearing, or vestibular and renal function.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suggest more appropriate dosing regimens.  相似文献   
30.
烧伤高代谢期家兔丁胺卡那霉素药物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0只家兔烫伤前和烫伤后静脉注射丁胺卡那霉素(10mg/kg)的药动学资料比较的结果表明,20~30%体表面积三度烫伤后1周、2周和3周家兔的丁胺卡那霉素血浓度均明显降低;药动学参数也均表现为:半衰期(T1/2)缩短、分布容积(V1和Vd)增加、清除率(CL)增加和曲线下面积(AUC)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