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6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79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114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5篇
预防医学   53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Polyamidoamine (PAMAM) dendrimers are used for many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toxicological risks of several PAMAM‐based compounds are still not fully evaluated, despite evidences of PAMAM deleterious effects on biological membranes, leading to toxicity. In this report, we investigated the toxicity of generation 0 PAMAM‐coated gold nanoparticles (AuG0 NPs) in four different models to determine how different cellular systems are affected by PAMAM‐coated NPs. Toxicity was evaluated in two mammalian cell lines, Neuro 2A and Vero, in the green alga 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and the bacteria Vibrio fischeri. AuG0 NP treatments reduced cell metabolic activity in algal and bacterial cells, measured by esterase enzymatic activity (C. reinhardtii) and luminescence emission (V. fischeri). EC50 value after 30 min of treatment was similar in both organisms, with 0.114 and 0.167 mg mL?1 for C. reinhardtii and V. fischeri, respectively. On the other hand, AuG0 NPs induced no change of mitochondrial activity in mammalian cells after 24 h of treatment to up to 0.4 mg mL?1 AuG0 NPs. Change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a of AuG0 NP in the mammalian cell culture media may indicate an alteration of NP properties that contributed to the low toxicity of AuG0 NPs in mammalian cells. For a safe development of PAMAM‐based nanomaterials, the difference of sensitivity between mammalian and microbial cells, as well as the modulation of NPs toxicity by medium properti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designing PAMAM NPs for applications that may lead to their introduction in the environment. © 2012 Wiley Periodicals, Inc. Environ Toxicol 29: 328–336, 2014.  相似文献   
42.
目的:建立厦门市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数据库,分析不同来源菌株的同源性关系。方法203株菌株的基因组DNA经SfiⅠ酶切、脉冲场电泳后,利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图谱。结果203株菌株可分成149种不同的PFGE型,91.13%(185株)的菌株具有独特的带型,同时也有少数带型包含的菌株数较多。对于日常监测中分离得到的菌株,PFGE分型结果与水产品的种类、采样时间基本无相关性,79个菌株可分成74个PFGE带型;从历年食物中毒应急监测中分离得到的菌株,其PFGE型相对较少,124株中只有76个PFGE型。应用Bionumerics计算D值为99.81%。结论建立了厦门市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数据库,为本市副溶血性弧菌的监测和疫情的应急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45.
创伤弧菌是人类三大致病弧菌之一,能够通过食源性传播或者伤口感染导致发病,近年来全球发病率逐步升高。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已有上百株创伤弧菌全基因组序列在国际公共数据库公布。这些数据为创伤弧菌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并促进了对该病原菌遗传多样性、传播和致病机制的认识。本文从基因分型、种群结构和重要毒力因子3个方面对创伤弧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创伤弧菌感染、进化和防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6.
摘要:目的 调查福建省1962-2005 年不同流行时期、不同流行血清型的O1 群埃尔托型霍乱弧菌
(EVC)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探讨霍乱弧菌(VC)不同毒力基因特征与霍乱流行能力的关系。方法 运用
PCR 扩增技术,检测1962-2005 年69 株(稻叶21、小川48) 霍乱患者分离株的犮狋狓犃基因, 同时进行
犮狋狓犅、狋犮狆犃、狉狊狋犚、犺犾狔犃毒力因子的古典型(犆犾)和埃尔托型(犈犾)基因亚型的扩增;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分析不同毒力特征菌株的流行能力。结果 69株O1群霍乱弧菌犮狋狓犃基因阳性62株,犮狋狓犃基因阴性的菌
株均不同程度地携带有其他各相关毒力基因;各毒力因子古典型和埃尔托型的阳检率分别为犮狋狓犅60.9%
(42株)和72.5% (50株),狉狊狋犚37.7% (26株)和72.5% (50株),狋犮狆犃4.35% (3株)和69.57% (48
株),犺犾狔犃65.22% (45株)和79.71% (55株)。犮狋狓犅 犆犾、狉狊狋犚 犆犾基因以及菌株同时携带狉狊狋犚 犆犾和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稻叶型(阳性率分别为38.1% 、0 和0) 和小川型(阳性率分别为70.8% 、54.2% 和
35.4% )菌株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均<0.05)。犮狋狓犅 犈犾、狉狊狋犚 犆犾、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1962-
1964年、1978 年、1994-2000 年的小川型3 个不同流行时期(阳性率分别为犮狋狓犅 犈犾:100.0% 、
100.0% 、44.8% ;狉狊狋犚 犆犾:0、0、89.7% ;狉狊狋犚 犈犾:100.0% 、87.5% 、58.6% )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犘均<0.05)。犮狋狓犅 犆犾、犮狋狓犅 犈犾、狉狊狋犚 犈犾基因的阳性率在1980-1986 年、2005 年稻叶型两个不同流行
时期(阳性率分别为犮狋狓犅 犆犾:13.3% 、100.0% ;犮狋狓犅 犈犾:100.0% 、66.7% ;狉狊狋犚 犈犾:93.3% 、50.0% )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均<0.05)。结论 福建省1962-2005年O1群霍乱菌株不同程度地携带有相关的
毒力因子;各毒力因子埃尔托型基因片段的检出率均要高于古典型,以狉狊狋犚和狋犮狆犃基因的差异最明显;
相对于稻叶血清型,小川血清型更容易整合古典型的犮狋狓犅和狉狊狋犚基因片段;犮狋狓犅和狉狊狋犚基因的类型和不
同血清型霍乱菌株的流行能力有相关性。
关键词:霍乱弧菌;毒力基因;PCR;等位基因
中图分类号:R1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1 0041 05  相似文献   
47.
A cholera outbreak began in Haiti during October, 2010.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household-level cholera in Ouest Department showed that the initial clusters tended to follow major roadways; subsequent clusters occurred further inland. Our data highlight transmission pathway complexities and the need for case and household-level analysis to understand disease spread and optimiz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48.
目的了解2012年湖南省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各疫情菌株的病原学特征,分析比较各疫情分离株之间以及与常规监测分离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为追溯传染源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生化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血清学方法生物分型,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2012年从湖南省疫情和监测样品中分离的17株O139群霍乱弧菌均带毒力基因,均为产毒株。在进行PFGE分子分型的17株菌中,有2起疫情酶切图谱完全相同,而该2起疫情与其他的3起疫情以及这3起疫情之间的酶切图谱不完全相同。结论湖南省2012年从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携带率高,是疫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病人和食品中分离的菌株具有高度同源,进一步证实该疫情为食源性传播。分子分型图谱相似率100%的2起疫情传染来源一致,而其他各起疫情之间关联性很小或者没有,传染来源均不同。  相似文献   
49.
目的 针对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临床药师结合药敏结果、药物特性,探讨如何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从抗菌药物选择、抗菌药物特性等方面对治疗方案提供信息和帮助。结果 成功救治了1例创伤弧菌感染患者,为医生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药学技术支持。结论 临床药师要充分了解创伤弧菌的致病特性,选择抗菌药物时充分考虑抗菌药物的特性,为临床这类患者制定用药方案提供参考,体现临床药师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分析广东省2009-2013 年霍乱病例及环境来源O1/O139 群霍乱弧菌病原学特征。方法 选取2009-2013 年广东省霍乱病例来源、环境(水体和海水产品)来源的O1/O139群霍乱弧菌。采用血清分型、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PCR 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方法 , 研究不同来源的霍乱弧菌血清型、抗菌药物敏感性、毒力基因携带以及分子分型方面的异同。结果 2009-2013 年广东省共分离得到各类来源O1/O139 群霍乱弧菌190株(病例16 株, 外环境174 株)。病例来源菌株分为O1 群稻叶型(3 株)、小川型(7 株)和O139 群(6株)3 种菌型;其中10 株ctxA 基因阳性, 2 株小川型菌株携带不完整CTXΦ噬菌体;5 株菌对11 种抗菌药物完全敏感, 3 株对4 种抗菌药物表现出耐受。外环境来源菌株中53 株稻叶型, 22 株小川型和2 株O139 群菌株携带不完整CTXΦ噬菌体;2 株O139 菌株检出ctxA 基因阳性;25 株对≥4 种抗菌药物耐受, 其中有2 株同时对11 种抗菌药物中的7 种耐受, 以水产品中的稻叶型菌株为主(13株)。PFGE分子分型结果显示, 菌株经NotⅠ酶切后的PFGE型别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稻叶型和O139 群病例菌株的带型聚集在同一个聚类中, 小川型病例菌株带型分散在不同的聚类中, 病例来源菌株与环境来源菌株的带型差别较大。结论 广东省O1/O139 群霍乱弧菌毒力基因和遗传特征复杂多样, 菌株多重耐药形势严峻, 需要加强菌株型别变异及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