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7篇
  免费   783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554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959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441篇
内科学   1225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218篇
特种医学   757篇
外科学   1427篇
综合类   1876篇
预防医学   527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776篇
  9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84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85篇
  2021年   374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812篇
  2013年   713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701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507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463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63篇
  2004年   297篇
  2003年   274篇
  2002年   202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 89例 ,时间 5~ 196个月 ,平均 6 8 9个月。复发 5例 ,无死亡 ,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 38例 ,另 5 1例术前怀疑为癌 ,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4 0例 ,最多发生在颈深上、中组和气管食管沟组淋巴结。腺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不同大小的原发肿瘤 (≤ 5mm ;>5mm)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其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对局部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 ,疗效是同样的。建议区分两类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一类良性进展 ,应以保守性手术为主 ;另一类侵袭性进展 ,有不良预后 ,应行积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2.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 131I治疗对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DTC术后随访患者 3组 :1组 2 98例 ,均为术后复发患者 ,分析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因素对复发的影响 ;2组10 8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患者 ;3组 12 4例 ,为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的患者。进行后两组间年复发率对照分析。结果 ① 1组DTC复发患者性别男、女之比(1∶1 5 )和病理类型滤泡状、乳头状癌之比 (1∶4 )均高于文献 (1∶2~ 3和 1∶8) ;原发灶甲状腺癌肿块切除、甲状腺单侧腺叶切除和双侧腺叶切除者复发百分率依次降低 (分别为 4 7 3%、34 2 %和 18 5 % ) ;复发多出现于术后 5年内 (6 5 1% ) ;复发部位以颈淋巴结居多 (2 3 5 % )。② 2组DTC术后 1、5和 10年复发率分别为 4 6 3%、8 33%和 12 0 4 % ,5 3 85 % (7 13例 )发生在术后 2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占 5 3 84 %和 30 77% ;3组 1、5、10年复发率分别为 0 81%、4 0 3%和 7 2 6 % ,5 9例发生在术后 4年内 ,近端和远端复发分别为 5 9例和 2 9例。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DTC首诊年龄、性别、术式、病理类型等对术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DTC术后行甲状腺素替代 1 31 I清除甲状腺剩余组织治疗可改善DTC预后 (延  相似文献   
23.
甲状腺癌是临床和病理易于误诊的恶性瘤之一,高分化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很难鉴别,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和病理诊断标准至今尚未统一。本文根据50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参阅有关文献,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癌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矫正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例(32只眼)甲状腺相关眼病上睑退缩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1例18只眼采用上睑提肌中央腱膜切断术矫正;B组11例14只眼采用上睑提肌和Muller肌延长术矫正。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A组及B组各自术前与术后疗效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有4例6眼,B组有1例1眼上睑回退,经卡方检验,回退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一只眼过矫。结论两种术式均可有效矫正静止期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上睑退缩,但上睑提肌和Muller肌延长术回退率低。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玉树(海拔3700米)正常人58例的甲状腺激素用放射免疫法进行了测定,与西宁地区和平原地区对比,结果说明玉树地区T3、T4值明显或显著低于西宁和平原地区。TSH值又明显或显著高于西宁和平原地区、西宁地区P3、T4和TSH值均明显或显著低于平原。玉树地区藏、汉之间;男、女之间也有一定差异。这可能是高原低气压,缺氧对肝脏代谢的影响,调节甲状腺激素,以求机体对高原坏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26.
A previously undiagnosed thyrotoxic patient was anaesthetised for an emergency Caesarean section. The recovery period was complicated by an acute thyroid crisis resulting in loss of consciousness following an apparently normal recovery from general anaesthesia.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血清保存方法对促甲状腺激素 (TSH)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甲状腺功能正常、异常患者共 10份血清 ,采用不同血清量、不同条件分组保存后测定 TSH。结果 :保存方法对 TSH结果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用于 TSH血清的保存量要多、要密封管口、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28.
硫代葡萄糖甙对碘代谢和甲状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饲喂8%~16%英籽饼日粮,平均每日从日粮中摄入919.42~1416.02mg硫代葡萄糖甙。在连续饲喂120天后,其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滤泡和甲状腺上皮细胞显著增生,细胞质内缺乏分泌颗粒和溶酶体,细胞顶端密集微绒毛;滤泡腔内胶质周边部具有大量吸收空泡,分泌功能旺盛。T_4和T_4/T_3比值明显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若日粮中增加给碘量和服用解毒剂,猪甲状腺的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接近正常,T_4和/T_4/T_3比值亦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29.
步宏  李锋 《华西医学》1991,6(2):234-237
随机选择经长期随访证实的滤泡性甲状腺癌和腺瘤各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5例作为对照。按Ploton的染色方法和Crocker推荐的计数方法分别计算三组每例各50个细胞的Ag-NOR嗜银颗粒平均数,再算出三组各自的AgNOR均数,经统计学检验三者有极显著性差异。可望成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鉴别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0.
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与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在甲状腺腺瘤与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两种疾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 甲状腺腺瘤与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比较 ,甲状腺大小、结节大小、结节内回声及周围回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节边缘晕环及结节内部和周边血流信号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易误诊为腺瘤 ,结节边缘晕环及结节内部和周边血流信号对鉴别诊断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