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5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36篇
妇产科学   202篇
基础医学   328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732篇
内科学   900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23篇
综合类   69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20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354篇
  3篇
中国医学   99篇
肿瘤学   18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53篇
  2020年   20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340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应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ITP患者脾动脉栓塞前后不同时期血小板的变化。结果栓塞后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呈负相关,但PLT恢复正常后,MPV仍高于正常。提示脾动脉栓塞后血小板计数增高的机理不同于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62.
停用雷公藤糖浆精子密度可复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服用及停用雷公藤糖浆后患者精子密度的变化及生育恢复情况。方法 采用WHO的标准,对33例服用雷公藤糖浆的强直性脊柱炎2的精液进行分析,并调查和随访其生育情况。结果 服药期间,33例患者精液检查均 子密度为零或接近零的记录;停药120d以上,精子密度均见显著提高;33例雷公藤糖浆服用者中,13例的妻子有孕育史。结论雷公藤糖浆可致男性精子密度降低至零,停药后可以恢复生育。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45 例冠心病(CHD)患者外周血循环内皮素(ET)、前列环素(PGI2)代谢产物6-酮类固醇-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和白细胞(W BC)、嗜中性粒细胞(PMN)、白细胞介素-2(IL-2)的测定,以了解CHD 患者内皮细胞(EC)的损伤及功能变化,并悦宁定(enalapril)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CHD 患者ET、WBC、PMN 明显高于正常;6-keto-PGF1a则明显低于正常;IL-2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明显低于正常,均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通过enalapril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改善,提示:enalapril对CHD 患者VEC损伤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4.
槲皮素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及DNA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 QUE)对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增生和DNA合成以及对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促RPE细胞增生和DNA合成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细胞计数和3H-胸腺嘧啶核苷(3H-thymidine, 3H-TdR)掺入方法,观察不同浓度(200、100、50、1μmol/L)的QUE和最大浓度的QUE(200μmol/L)在不同作用时间(24-168小时),分别单独或与EGF共同作用时,对RPE细胞增生及DNA合成的影响,排除着色的死细胞,用活细胞计数法判断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结果QUE 200μmol/L具有最强的抑制效应,48小时时抑制效应已明显出现,96小时时抑制达到高峰。与QUE单独作用相比,QUE对EGF的促RPE细胞增生效应能产生更强的抑制。QUE无细胞毒性作用,各实验组细胞活力均在85.00%以上。结论QUE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RPE细胞的增生,尤其是由EGF刺激的增生,并且对培养的RPE细胞无细胞毒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1999,15:27-29)  相似文献   
65.
The effect of early splenectomy and of polychemotherapy with hydroxyurea, busulfan, and alternate bimonthly courses of arabinosyl cytosine and vincristine plus prednisone, was evaluated in 139 previously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CML), consecutively admitted to 18 hospitals from March 1973 to October 1974. Fifty-six patients were splenectomized and 83 patients were not splenectomized. Splenectomy did not influence the duration of chronic and blastic phase, and did not prolong survival. The prognosis of high risk patients was not improved. During the chronic phase, high platelet counts were more frequent in splenectomy group, and five patients developed thrombotic or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5 to 19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median survival of the whole group was 50 months, with 32 of 139 patients (actuarial proportion 30%) remaining alive 72 months after diagnosis, but the slope of the survival curv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historical controls. The results of this trial suggests that new strategies should be developed for the therapy of CML.  相似文献   
66.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异常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异常的关系 ,为将它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孕 6~ 40周的 86例妇女 (包括胎儿正常组 68例、胎儿异常组 1 8例 )的外周血进行单密度梯度离心、瑞氏染色和细胞计数 ,分析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孕周、胎儿异常及胎儿性别的关系。结果 :胎儿正常组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平均数量为 1 4.2 3±1 2 .0 1 /ml,与妊娠周数呈直线相关 (R >R0 .0 5)。胎儿异常组中 ,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平均数量较正常胎儿组显著增加 ,约为 3 8.73± 2 4.97/ml,且与妊娠周数无明显直线相关性。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与胎儿性别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胎儿发生异常时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较正常妊娠时增加。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数量在胎儿正常时随孕周而增加 ,且不受胎儿性别的影响。母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计数可以辅助用于产前筛查胎儿异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CD4细胞计数在经血感染的HIV患者疾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对163例临床确诊的HIV患者CD4细胞计数的检测与其各系统机会感染的发生、临床分期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D4〈200/mm^3与CD4〉200/mm^3时机会感染及临床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CD4〈100/mm^3与CD4〉100/mm^3时相比AIDS的病死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4细胞计数与HIV各系统机会感染、临床分期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检测CD4细胞数可作为监测HIV病程进展的预兆指标。  相似文献   
68.
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8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生精汤(处方:山药、山茱萸、覆盆子、桑椹、黄柏、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熟地黄、何首乌、麦芽、鹿角胶、牡丹皮、当归、甘草)治疗87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3月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每月复查1次精液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密度、活动率、精液形态)的变化及生育情况。结果:治愈12例,显效48例,有效1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8%。治疗前后精液各参数变化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生精汤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能有效改善并提高精子数量、活动力和精液质量,起到生精助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确定高中荧光网织红细胞(HFR MFR)比率的降低是白血病患者化疗中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的早期指标。方法对32例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每天定时采用SYSM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HFR MFR)的百分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BD FACSC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 细胞百分数,观察四种参数的变化。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第3 d(HFR MFR)%明显下降(P<0.01),较早于CD34 细胞、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下降(HFR MFR比这三者平均要早3 d)。结论HFR MFR能够较早地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情况。  相似文献   
70.
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血小板计数(BPC)、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4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50例正常人与108例肝硬化病人的外周血BPC、MPV、PDW、PCT。结果肝硬化病人BPC、PCT低于正常对照组,MPV、PDW则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F=4.63~6.54,P<0.01)。随着肝功能减退、Child-Pugh评分升高,BPC、PCT等明显下降,MPV、PDW明显上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502,P<0.01)。结论肝硬化病人BPC、MPV、PDW、PCT 4项参数的异常与肝脏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有关,肝硬化病人血小板4项参数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