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因内在的再生能力差,外在环境存在的抑制因素,轴突难以再生.本文将从中枢神经病变的病因、用于中枢神经修复的细胞移植治疗、干细胞基因治疗、中枢修复的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对中枢神经修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
鼻唇沟皮瓣在鼻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唇缺损修复重建的一种方法 ,评价鼻唇沟瓣修复鼻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2例患者应用鼻唇沟瓣修复其鼻唇部组织缺损.缺损部位包括鼻背、鼻尖、鼻翼、鼻面沟、上唇及下唇等 ,最大缺损面积约3.5 cm×4.5 cm.皮瓣沿鼻唇沟走行方向设计,蒂宽1.5 cm,长度根据缺损范围确定,长宽比例不超过31.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外形恢复满意,皮瓣质地、色泽均与周围皮肤接近,触痛觉及温度觉存在.鼻唇沟瓣取材方便,供区瘢痕隐蔽,畸形不明显.结论 鼻唇沟皮瓣是鼻唇缺损修复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3.
肝胆管结石640例外科治疗及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总结了1984年6月至1998年12月手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640例。其中左肝管、右肝管和左右肝管结石分别为269例(42.1%)124例(19.3%)和247例(38.5%)。357例合并胆管狭窄,占56.0%,276例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术治疗,占43.1%。结果手术死亡14例,手术病死率为2.2%,术后残石率29.8%。肝切除术后残石率(7.8%)明显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骨上段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术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5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胫骨上段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术后的血运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52例中48例皮瓣全部存活;3例边缘坏死合并水泡,经换药治愈;1例部分坏死经植皮治愈。全部病例经3~18个月随访,均恢复行走功能。结论严密细致的观察和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面部体表肿瘤手术切除后缺损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均采用手术切除方法,治疗修复26例颜面部体表肿瘤.后遗缺损经局部松解不能直接闭合,根据部位,缺损大小设计以下邻近皮瓣或岛状皮瓣修复:V-Y滑行瓣12;颏下岛状皮瓣3块;眼睑轮匝肌皮瓣3块;眶上血管肌皮穿支瓣3块;颞浅额前支血管蒂岛状皮瓣2块;耳前窄蒂侧颌颈皮瓣3块.结果 自2000年2月~2006年6月,本组临床治疗26例,除2例皮瓣远端有少量表皮脱落,经换药愈合外,余例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接受放疗4例.随访2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且皮瓣切口大都选择在面侧部、发际、鼻唇沟等顺皮纹处,外观无明显影响,功能外形恢复满意.结论 根据面部外形解剖特点,采用带血管蒂或皮下组织蒂邻近皮瓣或皮肤筋膜窄蒂皮瓣是修复颜面部体表肿瘤切除后缺损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本文介绍了以单片机为中心构成的全自动可编程真空牙科烤瓷炉。该装置不仅具有自动清洁,夜间保温等功能,而且升温速度可按要求随意调整,真空度高,可打印出工作程序,在牙科义齿修复领域为医院开展金属-烤瓷修复体工作提供了一种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带蒂颊脂垫修复口腔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应用带蒂颊脂垫修复腭部、颊部、磨牙区的组织缺损,以及用于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结果 共治疗患者32例,术后3~4周颊脂垫表面完全上皮化,两个月后其表面与正常口腔粘膜基本相同,所有颊脂垫均得到成活,成功率达100%。结论 颊脂垫在口腔颌面部占有重要的解剖位置,移植后成活率高,临床上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是口腔内组织缺损后进行修复时不可多得的良好供区,在临床应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感觉神经移位一期联合修复尺神经高位(肘关节以上)损伤,手内在肌组织学变化及吻合口神经病理学变化。方法选用成年雄性猕猴6只,以上肢为研究单位,6只动物双侧上肢随机分为3组,每组4侧上肢。 A组(实验组):于上臂上段切断尺神经,再重新端端吻合。于远端切断桡神经浅支,移位于腕部与尺神经(外膜开窗)作端侧吻合。 B组(对照组):于上臂上段切除尺神经3 cm,两断端分别折叠结扎,腕部处理同A组。 C组(对照组):上臂部尺神经处理同A组,腕部不作神经移位。观察术后猴尺神经所支配的手内在肌萎缩程度。取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猴尺神经支配的手内在肌端侧吻合口、端侧吻合口以远的神经干及小鱼际肌组织,做成切片,光镜下观察其显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术后12个月观察到A组雄猴手内在肌恢复自主活动,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不明显;B组术侧手内在肌肌肉萎缩,程度较C组轻;C组术侧手内在肌肌肉明显萎缩。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A组神经纤维数量、密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B组术后神经纤维数量、密度达到一定数值后无明显变化,但未见肌肉出现变性坏死现象。 C组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减少,肌纤维数量亦明显减少,最终大部分肌纤维萎缩伴玻璃样变,间质出血,肉芽组织形成。结论感觉神经移位能有效防止手内在肌萎缩、变性、纤维化,为高位损伤修复后的尺神经的再生、长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18例鼻中隔大穿孔(直径≥15 mm)患者,鼻内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间断缝合,明胶海绵贴敷固定,术后观察修补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全部随诊6个月至1年,17例完全修补成功,术后半年复查移植物全部成活;1例在术后半年复查时残留有小穿孔(直径为2 mm),门诊在局麻鼻内镜下重新创建新鲜创面后对位缝合,换药2个月后完全愈合。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黏膜补片在口腔黏膜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17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口腔黏膜缺损,观察其愈合及修复效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结果全部补片均完全成活,效果满意,无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口腔黏膜缺损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