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自然裂伤与分娩中会阴侧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31例进行研究,并分为研究组(会阴侧切)和对照组(自然裂伤),分娩42d后比较两组产妇第二产程、产后相关并发症、肌电位及盆底肌力。结果:排尿困难与压力排尿失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性生活障碍与会阴伤口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二产程(1.05±0.53)h,对照组第二产程(1.03±0.64)h,第二产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1,P0.05)。研究组肌电位(2.81±2.65)μV,对照组肌电位(2.89±2.79)μV,肌电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2,P0.05)。两组产妇产后42d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_c=1.083U,P0.05)。结论:会阴侧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损伤较大,易发生性功能障碍与会阴伤口疼痛,选择该术式时应严格把握指征。  相似文献   
52.
选择150例孕囊直径〈3cm的健康正常早孕妇女,自愿口服Ru486配伍Misoprostol终止早孕随访,完全流产率84%,完全流产组用药前经期明显比不完全流产和失败组短;两组流产后月经恢复状况无显著性差异。但二得流产后首次月经的经期都明显比用药前长,周期恢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3.
200例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初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的社会心理和生物学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SCL - 90分别于产前、产后一周进行评定。结果 分娩前后SCL - 90的 10个因子中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间存在明显差异 ;分娩前后抑郁因子得分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但与国内常模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产妇的心理状况与父母关系、情绪控制、陪同分娩、产后出血、新生儿哭闹、丈夫对婴儿态度、产后亲友支持因素存在相关性。结论 分娩前焦虑较分娩后的发生率高 ,分娩前后抑郁症状有一定的连续性 ,早期干预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分期健康教育对初产妇住院期间的作用.方法 将460例初产妇按日期分为两组,单号为对照组不实施分期健康教育;双号为观察组,根据引导期、分娩期、产休期三期的特点,对住院初产妇实施分期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疼痛感、滞产、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助产士在一对一责任助产的过程中,实施分期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产科难产率,确保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初产妇知信行评价体系构建对产褥期妇女负性情绪及母婴照护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2018年1-6月治疗的92例产褥期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知信行组,每组各4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知信行组接受知信行评价体系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比较2组妇女负性情绪和母婴照护能力。 结果 产后42天,知信行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t=11.457,P<0.001; t=14.440,P<0.001)。产妇的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及母乳喂养、社会角色转变能力明显高于常规组(t=19.792,P<0.001; t=16.483,P<0.001; t=30.078,P<0.001)。 结论 知信行评价体系指导下健康教育,能够显著减轻初产妇的负性情绪,提升初产妇产褥期母婴照护能力,值得在产褥期初产妇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6.
摘 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全身麻醉对剖宫产初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重庆市合川区妇幼保健院收入的 100 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 尼复合异丙酚,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比较两组产妇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 结果: 麻醉诱导前,胎儿娩出后 5 min,两组产妇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 者麻醉诱导后、胎儿娩出后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均低于同时间观察组产妇的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各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平稳,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新生儿 1 min、5 min Apgar 评分、脐动脉氢离子浓度指数(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初产妇行剖宫产术时,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行全身麻醉能保证术中各项指标平稳,且对新生儿无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初产妇阴道分娩时会阴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0年11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顺产初产妇360例,按照会阴损伤程度分为会阴轻度损伤组(n=245)和会阴重度损伤组(n=115),对两组产妇年龄、会阴压力、助产士经验、第二产程时长、产前体质量指数、是否镇痛分娩、胎儿估计体质量7个影响因素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并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验效果。结果 会阴轻度损伤组初产妇的产前体质量指数、是否镇痛分娩、第二产程时长、会阴压力、胎儿估计体重、接生助产士经验均优于会阴重度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初产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当最佳界值为0.352时,敏感度为0.809,特异性为0.845。结论 本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为助产士在临床中预测会阴损伤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训炼对初产顺产产妇产后排尿率、尿流率、尿道口疼痛等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产科门诊初产妇6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0例,对照组在产后给予健康教育督促排尿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组在产前60天开始给予指导下的规律功能锻炼,选取顺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在产后4~6小时观察排尿率和尿道口疼痛症状,1周后监测尿流率,观察膀胱逼尿肌肌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产妇有无差异。结果对照组193例顺产产妇产后排尿率为71%、出现尿道口疼痛分别为:无痛31例、轻度疼痛113例、疼痛明显49例;实验组211例顺产产妇产后排尿率为93%,出现尿道口疼痛分别为:无痛87例、轻度疼痛99例、疼痛明显25例,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肌肉功能训炼能显著提高初产顺产产妇产后排尿率、改善尿流率和尿道口疼痛,对初产产妇产后尿潴留的预防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及产后疼痛、出血的影响,提高分娩质量。方法:选择合适的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焦虑、疼痛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产妇S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产前及产后24h,观察组产妇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24h、48h及72h,观察组产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及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自然分娩初产妇的焦虑负性情绪,减轻分娩后疼痛,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青年初产妇下尿路功能的远期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09年2月来我院分娩的健康初产妇175例,将其按照分娩的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n=95)和剖宫产组(n=80),采用ICIQFLUTS调查初次分娩5年后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两种分娩方式的初产妇下尿路功能,尿流率采用Laborite Spindle View TM尿流率仪进行检测。结果 1阴道分娩组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剖宫产组,达最大尿流率时间短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阴道分娩组尿频、夜尿增多、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腹压排尿、间断排尿、排尿踌躇、混合性尿失禁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急发生率高于剖宫产组,急迫性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尿失禁组年龄、体质指数高于非产后尿失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两种生产方式青年初产妇5年后均有较高的下尿路症状发生率,年龄及体质指数为产后尿失禁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