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12篇
  免费   5438篇
  国内免费   2143篇
耳鼻咽喉   221篇
儿科学   1872篇
妇产科学   855篇
基础医学   7581篇
口腔科学   528篇
临床医学   11502篇
内科学   12347篇
皮肤病学   386篇
神经病学   4329篇
特种医学   31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319篇
综合类   13932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4761篇
眼科学   829篇
药学   7362篇
  79篇
中国医学   7442篇
肿瘤学   1760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1057篇
  2022年   1391篇
  2021年   2893篇
  2020年   2744篇
  2019年   2254篇
  2018年   2167篇
  2017年   2375篇
  2016年   2440篇
  2015年   2454篇
  2014年   4720篇
  2013年   5099篇
  2012年   4247篇
  2011年   4558篇
  2010年   3580篇
  2009年   3317篇
  2008年   3405篇
  2007年   3571篇
  2006年   3201篇
  2005年   2916篇
  2004年   2649篇
  2003年   2431篇
  2002年   2099篇
  2001年   2018篇
  2000年   1666篇
  1999年   1438篇
  1998年   1310篇
  1997年   1424篇
  1996年   1143篇
  1995年   1108篇
  1994年   1060篇
  1993年   809篇
  1992年   813篇
  1991年   706篇
  1990年   564篇
  1989年   544篇
  1988年   533篇
  1987年   442篇
  1986年   427篇
  1985年   595篇
  1984年   501篇
  1983年   298篇
  1982年   443篇
  1981年   333篇
  1980年   297篇
  1979年   222篇
  1978年   182篇
  1977年   172篇
  1976年   155篇
  1975年   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91.
[目的 ]提高对乳腺病血管像的认识 ,进而提高对乳腺良恶性病的诊断率。 [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病例 1 0 0例 ,从乳腺体检中发现或经追踪观察为乳腺轻度增生的病例 2 0 0例乳腺 X线影像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乳腺恶性与良性病变在血管像上有一定区别 :1血管像增粗。血管像横径大于2 .0 mm为增粗 ,乳腺恶性病变有 76例 ( 76.0 % ) ,良性病变有 40例 ( 2 0 .0 % ) ;2血管像增多。血管像条数多于 3条为增多 ,乳腺恶性病变有 61例 ( 61 .0 % ) ,乳腺良性病变有 46例 ( 2 3.0 % ) ;3血管像增大。弯曲度小于 1 5 0°血管像迂曲明显 ,乳腺恶性病变有 83例 ( 83.0 % ) ,乳腺良性病变有 42例 ( 2 1 .0 % ) ;4血管像走行特点。呈花瓣状 ,恶性病变有 33例 ( 33.0 % ) ,良性病变有 2例 ( 1 .0 % ) ;呈残端状 ,恶性病变有 34例 ( 34.0 % ) ,良性病变有 3例 ( 1 .5 % ) ;呈放射状 ,恶性病变有 1 3例 ( 1 3.0 % ) ,良性病变有 1例( 0 .5 % )。 [结论 ]掌握乳腺病血管像的特征 ,可以帮助确定乳腺病病变性质 ,提高对隐性癌和微小癌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从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92.
运动对血压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对血压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单盲设对照组及运动组各36例,运动后3个月复查血压、血糖、血脂岛素、血脂及体重指数。结果:3个月后复查血胰岛素及血脂,测体重指数及血压,血脂岛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性,收缩压、舒张压运动组与运动前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运动能使血压下降,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993.
广西壮族人群血清HBsAg阳性与 ABO血型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人群血清HBsAg与ABO血型分布之关系。方法 采用卡方(x^2)检验方法与Woolf统计方法对578例HBsAg阳性携带者血清的ABO血型分布及男女性别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男性携带者血型呈O>B>A>AB型分布,女性携带者呈O>A>B>AB型分布。A、B、O和AB血型人相对危险率分别为1.1531、1.0458、0.9238和0.7365。结论:血清HBsAg阳性携带者与ABO血型间存在一定关系且与性别有关,尤以A型血女性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大,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益气活血类方剂配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气虚血瘀证提供遭药组方依据,总结了益气活血类方剂的配伍规律,提出了以益气活血类方剂的配伍规律,提出了以益气活血法为主要治则,分别配行经气药,滋阻养血药,利水化痰药,浊阳散寒药达到气顺血调、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夜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方法 :6 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必须同时具备夜间血压增高 )随机接受氨氯地平 5mg或左旋氨氯地平 2 .5mg(各30例 )治疗 4周。用 2 4h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前后血压的昼夜节律变化。 结果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显著 ,但二药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均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 结论 :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有夜间血压增高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疗效好 ,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996.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在新生儿几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观察3组新生儿血清sICAM-1水平。脐血组:34例正常新生儿脐血。对照组:25例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败血症组:33例治疗前(入院第1d)及有效治疗后7-18d(出院当天)的败血症新生儿。结果:血清sICAM-1水平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败血症组治疗前明显增高,治疗后略有下降,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与阳性之间比较,不同程度败血症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无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sICAM-1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但不能评判疗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用白细胞介素2(IL-2)激性的外周血(APB)和脐带血(ACB)及骨髓(ABM)单个核细胞的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的影响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在体外同时检测APB和ACB及ABM培养上清,对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用集落培养法,检测这3种上清对骨髓粒-单细胞集落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加入APB和ACB及ABM培养上清,对正常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以及粒-单细胞集落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无显著的影响。结论:应用IL-2对自体干细胞移植物进行体外净化时,培养上清对正常造血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在急性低压缺氧条件下,大鼠血脑屏障通秀性的变化特点,为阐明低压缺氧作用下脑功能障碍的可能机理及临床上特殊病例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生理学依据。方法:选择在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000m急性低压缺氧暴露组。实验组动物于低压舱内,以20m/s的速率上升,至5000m,停留5hm,而后以20m/s的速率下降至地面;出舱后立即经心脏灌注硝酸镧固定液,开颅取脑,制成切片,置透射电镜下观察。结果:急性低压缺氧暴露5h后即刻,即可见镧颗粒通过大鼠脑皮质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沉积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浆内、细胞核膜上以及血管周围,弥漫性地分布于脑间质细胞间隙,并附着于神经细胞膜上,而对照组大鼠,镧颗粒仅滞留于大脑皮层的毛细血管腔内。结论:5000m以上低压缺氧连续暴露5h,可引起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这可能在低压缺氧导致脑水肿的发生以及脑功能障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确定临床上特殊病例的治疗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心导管术后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及其处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心导管术后的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心导管术后有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院1996年1月-2000年1月共完成各类心导管术508例,发现外周血管并发症28例(5.5%),其中局部血肿22例,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静瘘1例,静脉血栓形成2例,动脉血栓形成1例,股神经功能障碍1例。所有并发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 心导管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不可忽视。但只要及时处理。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腺梗豨莶萜二醇酸降压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采用血流动力学方法 ,观察腺梗莶萜二醇酸对家兔的降压作用、心率减慢作用及其对全血及血浆粘度的影响。结果 :腺梗莶萜二醇酸十二指肠给药能使家兔 ABP、L VSP、± dp/ dtmax、HR、DBP都呈下降趋势 ,降压速度与剂量呈正性相关 ,并使家兔全血粘度 (低切、中切、高切 )下降。结论 :腺梗莶萜二醇酸是腺梗莶降压的有效成分 ,使全血粘度降低 ,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