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7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06篇
口腔科学   242篇
临床医学   286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3篇
特种医学   263篇
外科学   2453篇
综合类   98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4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5篇
  9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213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2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33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419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55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1.
骨圈对椎弓根钉系统负载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枚人体皮质骨圈(allograft fusion cage,AFC)斜植融合术中椎弓根钉系统受力分布,并对临床常见断钉原理进行分析,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二三维有限元方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对放置及不放置AFC的脊柱Steffee钢板固定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未放置AFC时Steffee钢板所受最大应力约为放置AFC状态下的4.8倍;椎弓根钉与螺帽交界处所受应力为最大,尤其上位螺钉与靠近椎体侧螺帽交界处是应力值最大点,未放置AFC时椎弓根钉最大应力点约为放置AFC状态下的5.0倍。结论:螺钉与钢板交界区是容易发生断钉的区域,尤其上位螺钉与靠近椎体侧螺帽交界处是最易断钉的部位;椎弓根钉系统放置AFC会明显增强融合节段稳定性,减少断钉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比较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与徒手置钉的精准性。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上颈椎疾患患者20例,获取每位患者颈椎三维CT数据,根据置钉方式不同分为导板组和对照组,分别制作20例等比例3D打印上颈椎模型,导板组使用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模型椎弓根螺钉置入,对照组在透视辅助下徒手置钉。根据椎体是否存在骨折,将导板组内20例模型分为钉道损伤组10例(寰椎骨折与枢椎骨折病例)和钉道完整组10例(畸形与关节脱位病例)。比较导板组和对照组螺钉可接受率、单枚螺钉置入时间差异;比较导板组术前理想钉道与术后实际钉道内倾角差异,对比钉道损伤组和钉道完整组置钉结果差异。结果 导板组螺钉可接受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的79.03%(P<0.05);导板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导板组术前理想螺钉内倾角与术后实际螺钉内倾角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钉道损伤组螺钉突破椎弓根率26.7%高于钉道完整组3.1%(P<0.05)。结论 个体化3D打印导板辅助上颈椎椎弓根置钉在置钉精准度、安全性和置...  相似文献   
93.
黄道文 《河北医学》2000,6(6):504-506
采用切开复位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治疗青壮上股骨颈骨折,减少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方法:在解剖复位的基础上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采用2-3根折灾民工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同期植入带旋髂深血管蒂的髂骨瓣,术后遵循早锻炼,晚负重的康复的原则。  相似文献   
94.
椎弓根定位方法与置钉技术探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X线平片分析关节突、横突及椎弓根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上关节突作定位标志的临床价值。方法 常规X线正位片,测量L1~L5横突中轴线TA、两侧上关节突下缘连线AA与椎弓根中心点连线PC间的距离,〈1mm视为重叠。用AA组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为进钉点,临床手术30例。结果 212例X线片共1060个腰椎,TA、AA与PC的重叠率分别为92.3%和90.2%(P〉0.05)。男女两组间TA(P  相似文献   
95.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主要装置。然而,骨密度的严重丢失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对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下降,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显著增加。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是一种改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术后内固定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有效方法,大量研究证明其能显著增加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但存在骨水泥渗漏等风险。本文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展开分析,对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适应证、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变化、骨水泥增强材料、注入体积及分布进行介绍,并对新型骨水泥材料及螺钉设计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6.
动力加压髁螺钉治疗股骨髁部骨折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结合14例股骨髁间、髁上骨折以动力加压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 DCS)固定。目的:为临床提供应用DCS的实验数据。方法:采用成人新鲜尸体股骨髁部标本,按照AO/ASIF分类,模拟Y形骨折模型,以DCS固定,置于WD-10E万能电子力学实验机上其抗拉伸、抗扭转、抗村缩、抗剪切强度。结果:DCS有较好的固定强度。临床应用14例,随访6个月至1年,优良率为85.71%。结论:DCS适合于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性骨折或脱位42例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X线和CT扫描的测量结果。结果本组随防2个月~3年,椎体高度完全恢复34例,恢复程度>90%,6例,>80%,2例,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术前不全瘫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的结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种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在结构设计上的特点,以期对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的临床应用以及研制和设计适合国人的颈椎前路内固定钢板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应用单枚斜向椎间融合器融合或单侧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有症状的腰椎滑脱症。本组随访21例,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滑脱椎体复位理想,8例Ⅰ度滑脱完全复位,13例Ⅱ度中有7例完全复位,6例仍有Ⅰ度滑脱。融合节段全部获得骨性融合。疗效评价: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联合应用椎弓根内固定和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在治疗腰椎滑脱症起到协同作用,为神经减压后的脊柱提供理想的复位和固定的力量,利于植骨融合,临床疗效满意,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最佳入路及手术步骤。方法:对104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分两组采用不同方法、步骤钻入椎弓根螺钉,并对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技术改进后的方法较传统方法对骨折脱位的复位效果无明显差异,而两者在X线曝光次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技术改进后的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法简单、安全、创伤小、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